-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節課是抽象的概念課——“倍”的認識。從課堂教學來看學生學得充實、快樂,比預想的教學效果要好一些,也許是因為教學活動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原因吧!反思課堂教學情況,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中重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課初,我以“機靈狗表演節目”、“看望小動物”這些學生喜歡的情境導入新課,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學習中來,改變了“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在探究性學習里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數學,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此外,重視學生認真觀察、選擇信息、提出并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2、研究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收者,被動地學習,而是能與教師一樣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帶著自己的興趣、需要與客觀世界對話,從而使學習與探究的過程相統一。這在教學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體會倍的意義”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3、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得到體現。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價有:教師評、學生評;評個人、評他人等多種評價方式。這些評價方式的使用對學生是一種促進,它將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課上,我通過及時地組織教學和多次的激勵性評價,整節課學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動中也沒有出現混亂狀態。
4、本節課上多次開展了合作交流活動(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等),但在交流過程中沒有留多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說,有些過急。如果時間再多一些,活動面再廣一些,效果可能會更好。因此,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值得我在今后的新課程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5、此外,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班額較大,我沒能做到關注全體學生,導致個別不善言談的學生沒有得到發表見解的機會。今后,我要對這部分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為他們創造一個施展自己個性的舞臺。
通過教學本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給學生一些思維發展的空間,就收獲無窮的教育信息!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數學《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04-18
《快樂動物》教學反思12-02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04-22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10-17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06-15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04-22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06-19
快樂的動物的教學反思07-09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