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兩只笨狗熊》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兩只笨狗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學著分析角色特點和歸納主題。
2、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故事錄音《兩只笨狗熊》。
2、實物“面包”一只、毛絨玩具雄兩只(一大一小)。
活動過程:
1、出示毛絨玩具,語言導入:
――瞧,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它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一天,哥倆出去玩,會發生什么事呢?
2、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錄音:
――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干面包是怎樣變化的?(演示實物面包,幫助幼兒理解)
(2)結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幼兒學習對話,理解新詞:(將故事中插問)
――大黑小黑撿到一塊干面包,它們倆是怎么說的?
狐貍分干面包時說了什么?兩只笨狗熊又是怎樣回答的?
3、討論理解,歸納主題:
(1)設問討論:
――為什么狐貍沒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樣的孩子?狐貍呢?
(2)歸納主題:兩只笨狗熊不會互相謙讓,才會受騙上當。
(3)討論友好相處的方法:
――如果你們是大黑、小黑,會怎樣做?
(4)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小朋友想得方法可真棒呀?我們不能學兩只笨狗熊,我們要做一個互相謙讓的好孩子對嗎?
活動反思:
《兩只笨狗熊》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兒童故事,通過故事可以讓幼兒懂得遇到問題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總是依賴別人,養成與同伴互相謙讓的好習慣。
開展活動時,第一個環節讓幼兒聽故事錄音,讓他們對故事有初步了解。接著第二個環節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同時在這個環節中請幼兒們說了大黑.小黑和狐貍說的話,大部分都可以掌握,在第三個環節討論后,幼兒們積極發言,但時間不夠,不能讓幼兒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表演熟悉故事內容,孩子們都很積極參與,但不能讓全班幼兒參加,導致有些幼兒失望。在以后的活動設計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爭取做的更好。
【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兩只笨狗熊》】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后羿射日》09-22
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天氣預報》09-22
小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過橋》09-22
大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天生一對》09-22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昆蟲》09-22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1-19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1-19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及反思10-19
小班語言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歌唱老師》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