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1~20各數的認識這節課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和認識多位數的基礎。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對于11~20各數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她們能一一對應的數數,對數的順序有了比較好的認知,那么,這節課在此基礎上又做些什么呢?在教學中,根據周老師指導的六步教學法,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了本課程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
一:以學定教,培養孩子數感。
根據學生的現狀和發展水平,對11—20各數的數數,我沒有花時間教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預習掌握數數、讀數、寫數,課堂中根據預習內容直接參與數物體個數,如數小棒,又如通過看直尺讀數、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教學的活動,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領悟知識。
二、抓住重點,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在實踐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10個一是1個十”掌握“1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教學時,從“用什么方法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你擺了多少根”這樣一個問題入手,讓學生拿出10根小棒,讓他們自己擺一擺,看看怎樣擺,才能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擺了多少根小棒?讓學生感悟到把10根成1捆,表示1個十的必要性。
三、在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本節課學生通過自學,借助小棒直觀形象的學習教材,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己親身體驗,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把操作、觀察、語言表達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和體驗性。
本節課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
擺小棒的次數比較多,有的學生擺完小棒后依然在玩小棒,沒有及時提醒學生把小棒放好。對數的組成學生只停留在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的階段,如果反過來進行練習,肯定會加深孩子對數的組成的理解。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爭取有大的提升。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1-20各數的認識說課稿11-04
11到20各數的認識練習題05-18
認識11-20各數評課稿2篇01-10
分數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精選11篇)12-23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10-29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03-16
《認識昆蟲》教學反思12-27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8-28
《10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