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

時間:2021-11-01 20:58:0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1

  質量守恒定律是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學習的唯一的一條定律,《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還要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判斷、分析問題、進行初步的計算,同時質量守恒定律是書寫化學語言----化學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則之一,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自認為這節課雖然上得有點磕磕碰碰,但達到了我預先設計的目標。

  不過由于在課前沒有充分地進行準備,導致課堂上出現了兩次較大的失誤。

  一、宏觀上學生能根據幾個簡單的實驗進行判斷,所以我將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設計一套裝置用于驗證產生氣體的反應的質量守恒,結果學生的反饋情況較差。課后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點因素:

  1、學生對密閉容器中氣體壓強的增大或減小會造成的后果還沒有形成概念。學生在物理中還沒有學到氣體壓強,但在化學中雖然已幾次提到,但學生還不能熟練地加以運用,導致課堂上大多數學生認為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產生氣體的實驗。

  2、問題設置時沒有一個鋪墊,顯得較為唐突。雖然知道這是一個難點,但在問題的預設時沒有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因而導致學生出現“卡殼”現象,雖然經過我的引導,最終得出了答案,但作為一名有經驗的教師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失誤。

  3、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設計。由于考慮到時間不夠的問題,實驗設計應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和設計,可惜顧此失彼,也許失去的是學生的創造力的發揮。

  二、當學生通過一個課件能從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后,自認為將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拓展和歸納是應該的,并在此基礎上,為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我預先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反饋。

  其中根據生成物判斷石蠟的元素組成這道題沒想到學生理解情況不好,只有十五名學生做對該題。說明學生對于質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種類不變還不能馬上理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對書寫這個反應的表達式出現錯誤,導致判斷錯誤。因此,在課堂上我立刻進行了彌補,并在課后再一次進行補充,學生才理解如何來解這類題。這也反映出在前面的教學中由原子種類不變推導出元素種類不變這個過程過于簡單,以及學生對前面知識的理解包括元素概念和燃燒需要氧氣還沒有完全掌握。

  學生的知識是在原有認知水平上逐漸建構起來的。這節課的兩次失誤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有經驗的化學教師,也許備學生比備教材更為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上,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上出一節有質量的漂亮的課,學生才有可能在這樣的課堂中更有效地開展學習。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2

  在本課題之前,學生已經知道了物質經過化學反應可以生成新的物質,但是并沒有涉及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之間的問題。本課題主要通過實驗來探討公演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之間的關系,開始了從生成何各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的過渡,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公演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公演方程式寫和計算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

  學生在實驗探究基礎上歸納出質量守恒定律,這是本課題的重點,運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釋和分析質量守恒定律,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各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從而實現本課題難點的突破。本課題對初中化學乃至今后的高中化學學習都題內容不僅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本課基本上能按照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實施,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體現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2)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讓學生在與同伴、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取對化學的最深感受,體驗到成功之樂,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不少化學問題是從實際中得來的,知道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咱課堂體驗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3

  質量守恒定律是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學習的唯一一條定律,《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還要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判斷、分析問題、進行初步的計算,同時質量守恒定律是書寫化學語言-化學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則之一,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質量守恒定律是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學習的唯一一條定律,《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還要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判斷、分析問題、進行初步的計算,同時質量守恒定律是書寫化學語言-化學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則之一,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由于我對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經驗不足,同時尚無機會聽有工作經驗的老師上過此課,因此我只能通過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以及利用網絡來充實我的教學設計。我在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很多老師在講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時候,大多是按教材的順序,按部就班的進行,因此我就在想,能不能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即先理論再實踐最后理論的順序來講解質量守恒定律一課。于是我就按照上述順序開始進行教學設計,并付諸于實踐。

  一、公開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教學總結和反思,認為自己在公開課中的表現有閃光點,也有不足。其中好的方面表現在一是能大膽創新;

  二、是從復習化學反應的實質出發,通過學生用生活中熟悉的蘿卜和歡團來代替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氧原子和氫原子,把電解水過程中水分子到氫分子和氧分子的過程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三、是課堂氣氛比較好,這源于我和學生平時的關系比較融洽;

  四、是演示實驗示范性比較好,能夠一邊實驗一邊提醒學生接下來需要怎么做。

  不足之處在于:

  一、是有新課程的理念但是還很稚嫩,需要進一步的強化;

  二、是不能放手讓學生去討論,總是在少部分成績較好學生有一點明白是就急于自己宣布正確答案;

  三、是在學生讀出的天平讀數有問題時沒有立即糾正;

  四、是語言表達不夠準確,例如不能說有的化學反應不遵守或者違反質量守恒定律,這樣容易給學生錯誤的暗示;

  五、是出現了學生的答案其實是可行的卻被我否定的情況,雖說否定的的目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導到自己的預設上來,但是打擊了學生的創造力。認識到這個問題后,在下午的課上隨即做了糾正,不能給學生錯誤的導向;

  六、是在評價學生方面還有欠缺,我只知道用簡單的諸如你很棒、回答的不錯等話語,沒有藝術性,起不到既要讓學生有滿足又要讓學生不滿足的作用;

  七、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進行課堂小結,也沒有把它巧妙的以學生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說明在課堂節奏的掌握上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八、是字寫的較差,使得精心設計的板書減色不少。

  我認為這節公開課雖然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經常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爭取做的更好。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4

  上完本節課之后收獲頗多,收獲包括成功之處也包括從本節課發現的問題,但我個人認為這節課總體上還是能夠完成預期教學目標的。首先我認為本節課有以下成功之處:

  一、課題引入讓人耳目一新,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好奇心

  通過華生向福爾摩斯提出的問題(如何知道福爾摩斯抽煙時吐出的煙和氣的質量),一開始就調足了學生的胃口,讓學生對學習本課內容產生了好奇心,同時也為接下來本課要以科學探究為主線的教學過程定下了基調。

  二、重視科學探究和實驗,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和實驗技能

  學生是化學教學的主體,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科學探究是化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是否改變”這一科學探究中來,是我在進行本節課教學設計時的中心思想。第一步通過出問題“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是否改變”后,第二步由學生作出猜想與假設: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減小/增加三種可能。第三步設計和實施實驗由學生分組完成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前后質量測定的實驗以及由教師演示、學生觀察的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第四步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和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歸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進而總結由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參與、突出學生興趣的培養

  在本課中,我特意安排了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來,由學生作出猜想與假設,由學生實施實驗,由學生歸納實驗現象,最后又由學生得出結論。整個科學探究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在實驗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原本上課比較拘束的,甚至默默無聞的學生也“生龍活虎“起來,積極的投入到課堂中來。

  四、精心挑選實驗內容,確保教學過程順利有序

  本課探究的質量守恒定律可以選用的實驗有很多,但如何選擇既能說明問題又能便于學生理解和操作,同時能確保成功的實驗卻也經過了我的一番深思熟慮。最后我選擇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這一實驗作為學生的分組實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1、使學生看到了化學變化的明顯現象(生成一種藍色的沉淀)2、操作簡便,實驗中只有天平的使用,液體試劑的取用等常規操作3、確保實驗能成功,該實驗中沒有氣體的參與和生成,故一般實驗不會失敗。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有待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予以改進。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5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條重要規律。本節的知識將貫穿學生學習化學的始終。因此它的學習與教學顯得猶為重要。

  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制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實驗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原因,能應用它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驗事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化學教學中要向學生逐步傳輸的一種重要思想。

  本節課的學習我將探究學習的方式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與新知識的學習有關的情境中發現問題、做出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并記錄、得出結論、交流分享,突出了探究學習的過程體驗和探究學習方法的運用;課堂學習中我自己認為教師的角色轉換比較到位,教師充當了一名組織、引導者、交流的伙伴,使課堂學習在一種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做到了師生、生生互動,達到了一種師生情感交融、言語共鳴、思維共振的境界。

  本節內容是一節承上啟下的章節,位置很重要,所以在這一節學習以前,我以前面所學的文字表達式為基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來。首先我提出問題:“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是怎么樣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嗎?”學生們不約而同的回答到:“文字表達式。”我心理暗喜,一個好的開頭,于是繼續說到:“那么你們還記得我們所講過的文字表達式嗎?”這次回答沒有上次整齊:“記得!”

  “好,那么接下來我想請兩位同學來聽寫聽寫我們的文字表達式,有沒有哪一位同學愿意上來寫一下啊?”

  我問完了之后,學生們好多都立即低下了頭,因為他們可能沒有記住,但是我沒有氣餒,給一位有上來一試的.學生一個眼神的鼓勵,但是因為可能是膽量很小,所以最后她還是沒有站起來,最后為了給它一次機會,我點了她起來。最后寫的雖然不是很如意,就是有一個反應的生成物的名稱寫錯了。

  接下來我繼續引導他們,從這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我們能從中間獲得什么信息呢,學生說出了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的條件,我及時鼓勵:“對!大家說的很對,這個反應式告訴了我們一個化學反應以及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

  “能!”學生回答的很積極。于是我給他們5分鐘讓他們設計自己的實驗。

  學生匯報自己的設計,這時我就補充他們做的不足的地方。“下面我們就按照你們自己設計的實驗分組做實驗,沒有設計出來的同學一組,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組實驗,你們來和老師一起做一下,看老師設計的實驗能證明什么觀點。做完之后,每一組推選一個人出來匯報自己的實驗結果。”

  學生動手做實驗,老師從旁指導,補充他們做的不好的地方。做完之后,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再從他們沒有想到的地方進行補充。

  最后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分析的都很透徹,特別是第二組的同學做的最好,他們分析了天平前后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產生了氣體的緣故。其實,我們可以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上看,化學反應就是原子的重新再組合,整個過程中原子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我們也可以確定化學反應前后,其質量是不變的。當然其它組做的也很好,他們直接證明了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是相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重要內容——質量守恒定律。”

  板書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

  “通過今天的學習,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相信大家會做的更好。”

  現在回想起這節課,我覺得自己說的并不多,我把許多時間留給了學生,學生發揮的余地較廣,從理解的程度上看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于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可以把這節課的形式推廣應用到其它章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6

  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學生將從質變到量變、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來學習化學。初步熟悉化學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提出假設→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本課時圍繞三維目標展開,旨在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特別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著重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為主要任務,緊緊圍繞這樣的一個設計思路,生活經驗→知識技能→思維品質,生活經驗是基礎,知識技能是橋梁,思維品質是核心。本課的引入從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蠟燭燃燒來引入本課學習,蠟燭燃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生活現象,啟發學生思考。然后在后面的學習強化本節課的知識技能(落實過程與方法),主要對紅磷的燃燒以及鐵與硫酸銅反應的兩個實驗分析,在實驗中注重著重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描述、分析實驗現象、獲得結論的過程。在實驗中更細化了對實驗的可觀察點進行引導,如紅磷的燃燒實驗,引導學生觀察點在于氣球的變化和錐形瓶內紅磷的變化;鐵和硫酸銅的反應觀察點為鐵釘的變化和溶液的變化,強化的觀察點后更利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落點在于從天平的平衡分析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的原因。在不斷地深入分析,在經過前人無數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質量守恒定律這一偉大的定律,是一個普遍規律。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難點在與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和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關鍵詞分析,增強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在從微觀層面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水分解為例,以動畫形式來水分子的分裂過程,非常地直觀,很利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進行分析。課時的最后以蠟燭燃燒后天平不平衡來回應該課時的學習(回顧生活經驗),提出蠟燭燃燒天平不平衡是否違反了質量守恒定律,激發學生的思維,也強化了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對后面所學習的化學方程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7

  今天上了一節課<質量守恒定律>,一直感覺在難點和考點上沒有突破,尤其是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上,學生一直似是而非,這讓我很是苦惱,課堂在學生自主互助中完成的,后來我們一起梳理,學生的狀態也還可以,為什么出現這個現象呢?

  回到辦公室,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直到晚間看學生的時候,校長的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是呀,我們上初中的時候,這部分上課時也不很理解,隨著課程的深入,慢慢的也就越想越明白了,再通過一些練習題,也就解決了!

  由此看出,我們上課的時候,目標完不成,往往是我們目標的定位有問題,要么是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要么是我們對于教材使用上過于死板,對于一些考點和難點的突破上,我們不一定非要這節課一定完成,只要是學生悟不出來的,他們會慢慢消化的,悟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自己用心思考(從悟這個字來看,就是我自己用心),我們老師如果“教會”了學生,學生能會多久呢?

  考點一定要夯實,但不一定這節課來完成!!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8

  一、教學設計理念反思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倡導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本節課我將探究學習引入課堂,在課堂上向學生呈現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突出制定計劃與實驗體驗。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來主動建構知識。上課的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主動探究問題的欲望強烈,喜歡動手實驗,喜歡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用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導教學設計本節課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二、學法指導反思

  經過前面課程的學習鋪墊,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和根據化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對化學實驗充滿興趣,教師所要做的就是點燃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分組實驗。

  在教學中我注重合理引導,對概念中的“參加”、“化學反應“、“全部”、“質量總和”“生成”的關鍵詞語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理解定律,做到概念的自然生成。

  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動起來,動手實驗、動腦思考、動口朗讀,通過多種感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驗科學知識發現過程。

  在教學中我注重多媒體的適時使用,將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把抽象的微觀粒子變成具體形象的動畫演示。使本節課的難點得以突破。利用多媒體增加課堂練習的容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邏輯思維,拓展學生思維的寬度和廣度,加強學生對知識深刻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師生的互動,本節課實現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大膽實踐,落實課標理念,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三、教學過程反思

  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老師的感情。新課的導入起到了預想的目的。

  對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前和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的猜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小組制定方案,先教師不要求實驗內容,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廣闊性,但時間應把握好,否則完不稱對預定實驗方案的設計。對實驗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操作問題,教師要及時糾正,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讓學生知道化學實驗的嚴謹性、科學性。

  實驗結論的歸納,學生很容易得出,但對碳酸鈣與鹽酸在敞口容器中的反應的分析,要及時引導到對概念的深刻理解上來。定量研究的相關知識拓展,應點到為止,不宜作過多的拓展。

  在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教學中,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微觀動畫分析,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原子的質量、種類、數目的不變。

  在課堂練習的環節應著重于對質量守恒定律理解和應用,特別是對關鍵字詞的理解,通過練習,讓學生對概念有二次的認識和升華。

  在課堂小結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總結,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更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轉換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一名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教學在平等民主的氛圍自然進行,做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具體講就是思維互動、操作互動、言語互動、情感互動。實驗的反思與評價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科學態度起到很好的效果。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自覺我在語言方面還需要不斷錘煉,要盡量做到簡潔而清晰,在課堂時間的調控上還需要更多的預設,做到游刃有余。

【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1-12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10-08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12-06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15篇)12-23

初中化學教學反思15篇12-23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12-16

高二化學教學反思11篇11-29

化學平衡常數教學反思10-08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12-26

化學教師高三教學反思12-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 中国老熟女精品久久国产精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午夜婷婷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