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風車的故事》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風車的故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牛頓從因做風車不會講道理而受到同學嘲笑中受到教育,發奮學習,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的故事。
課文先講了牛頓小時候愛做手工,對這一點,主要抓住了文中的幾處重點語句及詞語。如:“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在講到這一點時,出示小黑板:
他停下來看。
他停下來仔細看。
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
這樣看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其中的不同,且“仔仔細細地看到什么程度呢?”學生也很快知道了“幾乎忘了回家”,以此看出牛頓那種入迷的程度。
而在講述這一課時,我主要是以牛頓思想的變化,在課文中主要是牛頓幾次心情變化為主線講起的,讓學生去體會牛頓的心情。在這里,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參與其中,抓住“滿臉通紅”、“難受極了”、“沒有流一滴淚”來說: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淚?他此時會想些什么呢?這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文。
2、在課堂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教育機智。
課堂上,教師的教育機智的水平的'高低是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教育機智主要體現在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當有的學生問到:“牛頓能做出風車,為什么卻講不出道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前面課文中說的“成績不好”理解,教師要抓住這一良好的機會進行學習態度的教育。教育學生從小要養成認真、刻苦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要善于掌握課堂進程,控制教學節奏。
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安排生字教學時沒有控制好,以至生字教學占用了半節課的時間。在學生講解生字過程中沒有,我沒有及時恰當的給予引導,以至有的同學講解的又煩瑣又緩慢,以至耽誤了教學時間,沒有按時完成后面的教學內容,所以我在以后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做風車的故事》教案及練習12-13
課文《做風車的故事》片斷賞析08-22
《戰風車》教學反思12-23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12-13
我學會了做風車作文3篇03-17
《范仲淹的故事》教學反思12-13
小貓的故事教學反思12-17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旋轉地風車》09-23
火車的故事的教學反思10-09
小班故事教學反思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