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2-05-18 12:13:3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1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學生學習過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進行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較容易掌握。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卻是個難點。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在教學除法豎式時,必須規范。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即運用商不變的方法把小數除法轉化成整數除法后,怎么書寫才能使計算準確率更高一點?事先我也進行了考慮。讓學生明白,小數除以小數的關鍵在于轉化,即把除數轉化為整數。如何轉化,要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先把除數的變成整數,為使學生看得更清楚,我要求學生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移在豎式上,移動的位數取決于除數的小數位數,除數有幾位小數,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然后在旁邊重新列一個豎式,然后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進行計算。

  在作業反饋中,我發現學生計算錯誤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算理的理解不夠,應該多讓學生來交流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我改學生的作業時發現,很多學生移動小數的位數錯誤,導致了計算思路不清晰,影響計算結果!而商不變的性質是小學中高階段很重要的性質,它對于分數的學習也至關重要,但真正能把這個性質弄懂弄透,并不容易,很多學生不能體會這個性質的內涵,當利用商不變的性質解題時,其實是將小數除法的計算過程進行簡化的,但是當被除數和除數發生相應的改變后,學生的思路跟不上,造成計算失誤嚴重。

  二、學生整數除法的基礎打得不牢,特別是商中間有0這種類型,它既是除法的重點,也是難點,可能是前面的教學有疏忽的地方。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夠時忘記在商的位置上寫0,再拉下一個數。還有部分學生用余數再除一次。

  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做題老是丟三落四的,不是忘了打小數點,就是忘了商0,或者是忘了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小數除法是比較復雜的,懶與計算,動手太少。

  四、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原來的小數點對齊。在完成豎式的過程中,個別同學書寫不認真,數位對不齊。這也是部分學生錯誤的原因之一。

  以后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強化了對算理的理解,每次做完題都讓學生來說說每一步計算的理由,表示的是幾個幾除以幾,或是幾個十分之幾除以幾;

  二、總結列豎式的過程進行細化:

  1、移動除數的小數點,移動幾次變成整數。

  2、被除數也移動同樣的位數。

  3、在商的位置上標上小數點,與被除數對齊。

  4、用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突出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夠時先在商的位置上寫0,再落下一個數繼續除。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2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小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小數除以整數這一部分學生掌握好了,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就容易很多。學生在這個部分學習的重點是理解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只有學生理解這個性質,學生在把除數變成整數時才會有意識的把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另外在學習豎式計算時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書寫格式。在上過這一課時時,我班主要出現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把除數變成整數,導致在計算中生硬地模仿例題,例題除數是一位小數,擴大十倍變成整數,在練習中學生遇到除數是兩位小數的也是擴大十倍,然后計算。

  2.有的學生對商不變性質理解不夠,錯誤地認為遇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只要把除數變成整數就可以了,不注意把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

  3.還有的學生知道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但在計算時認為小數點對齊,就是和原來的小數點對齊,不知道和擴大后的小數點對齊。

  4.在要求學生用乘法驗算時,學生搞不明白到底被除數和除數是擴大后的還是擴大前的,在驗算中用商乘擴大后的除數。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3

  本課是在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地基礎上,重點學習“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通過作業情況的反饋來看,學生對于一個數除以小數錯誤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能順利的移動小數點。通過移動小數點把除數變成整數,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也都能順利完成,關鍵是后進生總是忘了同樣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或者移動得次數與除數不一致。雖然他們知道除數與被除數的小數點移動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來的,但是他們在做作業的時候,就忘記了。

  二、在完成豎式的過程中,數位對不齊。這也是部分學生錯誤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數點位置不對。

  采取的措施:探究算理,“循理入法,以理馭法”,以“用”引“算”,“以算促用,以算強用”

  總結列豎式的過程進行細化:1.“一看”——移動除數的小數點,移動幾次變成整數。2.“二移”——被除數也移動同樣的次數。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3.“三算”——用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要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被除數末尾添0繼續除。突出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夠商1時要在商的位置上寫0占位。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學習自認為有一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第一,學習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二,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會算嗎?自己先試試。”

  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思考出現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對一些細節處理得不夠明確,比如:給0.544÷0.16列豎式時,當除數和被除數擴大到它的100倍時,原來的0和小數點沒用了就應該劃去,課堂上的板書這一點做到了但沒有強調,結果一部分學生在練習時沒有劃掉0.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5

  本節課內容是小數除法的重點,關鍵在于要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一、驗證猜測,明確探究目標

  引人新課的小猴分桃故事有兩個目的:一是回憶商不變規律,二是以舊引新,由整數除法得出的性質將其推廣到小數除法。之所以是“猜測”,是因為我并沒有讓學生說明理由,學生不假思索地立即舉手回答,也說明他們是憑直覺判斷。

  二、巧設“階梯”,樹立探究信心

  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學生把自己學習的過程作為認知的對象,理解、總結自己學習的全過程,掌握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就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去嘗試、探究、歸納、總結,掌握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為此,教師適時指導,采取多種形式,設計適當的坡度,架設必要的橋梁,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明確方向,越過障礙,樹立探索信心,形成探究學習的能力。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找出規律:根據商不變規律,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我適時點撥:我們轉化的關鍵是要把什么數轉化成整數?除數是一位小數時,把除數和被除數擴大多少倍?小數點怎樣移動。通過觀察分析,學生進一步明確:轉化的目的,是把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繼續提問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位數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轉化時被除數會出現幾種情況?這時學生的認識已形成了能力,很快總結出了三種情況。

  針對學生理解知識的特點,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探究過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當學生在探究學習活動中遇到困難時,適時加以點撥,指導學生進行探索與思考,這樣,不僅使學習活動順利進行,而且使學生充分體驗到解決問題后的成功喜悅,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自主探索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總之,有針對性地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并啟發學生根據需要適當加以重組知識結構,可以有效地促進思維的發展,不同思維方式的溝通,有利于原有知識和新知識的融合,抓住要點明確地揭示新舊法則的異同,并使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切實體驗到這些異同,可以有效地促進新舊法則的精確分化,有利于認知結構的調整與重建。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挖掘學生合作探究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6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又是難點,它在計算教學中處于關鍵地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數的變化而變化”。

  本節課的教學自認為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1.教學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5÷0.85后,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能不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呢?把你的思考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思考出現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件制作符合教學的需要,尤其是豎式的展示過程,把過程呈現的很清楚,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經過課后反思與老師們的交流,我發現本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1.復習環節應該加入“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本以為學生剛剛學習過“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另外考慮到時間問題,復習環節就沒有加入此部分內容,出現了在新授環節學生計算不夠熟練。為了本節課的學習,建議在復習環節加入兩道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沒有徹底講清楚“除數為什么要轉化成整數”。本節課,我也比較注重“除數為什么轉化成整數”,但還出現了部分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以致于在練習環節學生先把被除數轉化成整數,再把除數轉化成整數,理解錯誤。

  3.在處理“12.6÷0.28”時,環節處理不是很合理。本節課在處理“12.6÷0.28”時,我是直接把豎式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做,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我高估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生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建議,此環節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

  4.時間把握不夠好。本節課,在講解算理的時候用的時間比較多,占去了本節的的大部分時間,在處理練習環節用的時間比較短,最后也沒有進行課堂總結,匆匆的結束了本節課。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認識到了自身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逐步改進。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7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內容,正體現了這一點。在教學中,我有以下體會:

  一、把握知識內在聯系,找準新知識的最佳生長點。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較容易掌握。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卻是個難點。而商不變性質正是聯系舊知與新知的橋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在教學中,復習舊知后,我要求學生根據900÷150=6直接寫出90÷15、9÷1.5、9000÷1500的商。這是學習層面的一個飛躍,但卻是有根據、有基礎的飛躍。學生能根據商不變性質來說理,就證明了這個飛躍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只要緊緊抓住商不變性質這根線索,這部分內容就能輕松獲得突破

  二、抓住本質,化繁為簡,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根據商不變性質先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出商,沒有必要計算時在小數點的問題上過多糾纏,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學中一是讓學生在計算前多說一說除數和被除數要同時擴大到原數的多少倍,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幾位。二是多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口算練習。使學生習慣于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

  三、在練習中錯誤較多,將學生的錯誤案例作為新教學資源。

  學生在練習中產生的錯題讓學生找錯改正,效果大于讓學生做書上改錯題。讓同學們判斷,分析,訂正即對新知的鞏固練習,又起到學生間互相幫助效果,學生印象更深。通過學生自己學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分析,自己得出了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后面練習發現效果很好。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相關文章:

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教學資料01-13

國標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說課稿 一個數除以小數11-04

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04-24

《小數的讀法》教學反思04-09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01-15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04-15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5-06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4-13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15篇04-21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mⅴ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