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花》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文《荷花》教學反思(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
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并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學生很快就總結(jié)出來了,一種是才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著,我讓學生看著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進行復(fù)述,學生因為有了剛才熟讀的基礎(chǔ),現(xiàn)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復(fù)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后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松了。最后,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tài),還會有哪些姿態(tài)?
有的說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說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于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所以在課后布置作業(yè)時,我把學生分為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采用大家剛才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2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lián)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作者葉圣陶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chǎn)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fā)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完成寫一種植物的教學任務(wù)。
1、隨文識字。本課的9個生字,集中分布在課文的第2節(jié)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句子中,第4小節(jié)作者的想象中,因此識字教學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式。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句子是一句長句,其中又有4個生字。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讀好句子,先學習生字以掃除在朗讀時可能遇到的障礙。每個生字的教學各有側(cè)重,其中“展”重在字形,“破”重在部首,“嫩”重在讀音。另外4個生字“佛、裙、隨、蹈”的教學則比較置后,則先讓學生在反復(fù)的與文本接觸中,讀準字音,而后引導(dǎo)學生在情境中認識“佛、裙、隨、蹈”。這樣的生字教學設(shè)計既能提高識字效率,又能避免由于識字教學的介入而中斷的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2、朗讀體會。本文語言優(yōu)美,在閱讀教學時我引導(dǎo)學生以讀為本,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感悟、積累文本語言。如:教學第二小節(jié)時,抓住這節(jié)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葉多、荷花各種形態(tài)的句子,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引導(dǎo)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chǔ)上讀好這部分課文,熟讀成誦,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在賞讀中培養(yǎng)審美語感。同時遷移到寫一種植物的方法上來。
3、借助媒體。為了更好的使學生與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體會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我借助媒體,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學生與作者一起“看荷花、賞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讓學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從而更好的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例如:課文第二段中三種荷花的樣子。
4、教學不足。學生發(fā)揮想象的余地不多,可能受到媒體和同學回答的影響,在作業(yè)時有點千篇一律。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3
一、重基礎(chǔ),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chuàng)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并布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chuàng)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于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如于老師在導(dǎo)入新課后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F(xiàn)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于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后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于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dǎo)。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dǎo)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后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著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服務(wù)。課程最后于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并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jié)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quán)利,現(xiàn)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chuàng)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逗苫ā返慕虒W為呼喚回歸閱讀權(quán)的閱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教學中于老師介紹了葉圣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致優(yōu)美,耐人尋味。然后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后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于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F(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于老師邊巡視邊指導(dǎo)讓學生讀進去,然后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于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nèi)容批注在旁邊。這里于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xù)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于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后,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么,并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并說到: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于老師繼續(xù)引導(dǎo),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著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贊美的讀出)。于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帶領(lǐng)大家讀了兩遍。此外于老師還引導(dǎo)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guān)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yōu)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后,于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于老師給予指導(dǎo),并范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著想象讀。通過于老師的引導(dǎo)學生不僅自己陶醉在優(yōu)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適當?shù)膭?chuàng)新
適當?shù)膭?chuàng)新或說創(chuàng)新要適當。創(chuàng)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dǎo)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chuàng)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shù)慕y(tǒng)統(tǒng)稱之為張揚的個性,有創(chuàng)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扎實的基礎(chǔ)上追求創(chuàng)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chuàng)新。前面敘述中我們已經(jīng)感覺到了在于老師教學中,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扎實充分的對話,創(chuàng)新思維非常活躍,產(chǎn)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
再如,在教學到有的還是花骨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時,于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花骨朵是怎樣的,有的學生說:含苞未放、含苞欲放,還有的學生道:含苞羞放,這時于老師又豎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貼切,又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這樣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多處,每一處都讓我感覺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這才是課改體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教學。
以上三點是筆者聽課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師的課展示了教學藝術(shù)的無窮的魅力,表達他對閱讀教學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究體會。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4
我在教《荷花》時,先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古詩文讀給大家聽,通過部分同學的介紹,使學生對荷花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播放荷花圖片課件,從孩子們的眼神中不難看出,他們已經(jīng)被荷花的美陶醉了,欣賞后學生們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小結(jié):是啊,荷花的確很美,作者筆下的荷花更美。這樣,以濃郁的氛圍引導(dǎo)學生入境。
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作者用詞精妙。
教師善于引導(dǎo)學生對詞語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不斷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荷花》一文中“冒”這個詞,教師引導(dǎo)學生用換詞的方法,通過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在對這些詞的討論比較中學生體會到:“因為荷葉多,挨挨擠擠的,所以荷花只能從中間冒出來;‘冒’不僅寫出荷葉之多,還顯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抓住關(guān)鍵文字,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的個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神韻。”
讀寫結(jié)合,給學生廣泛的想象空間。
讀是為寫服務(wù)的,在讀的基礎(chǔ)上規(guī)范語言,發(fā)展語言,在理解“冒”的妙用后,教師在此加以引導(dǎo)。
(1)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在干什么?
。2)在理解這么多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時,引導(dǎo)學生想象還會有什么樣的荷花?
。3)教師配樂朗讀聯(lián)想一段讓學生想象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這種做法不但加強了對深文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還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注重讀的訓練。
個別讀、雙人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本堂課都有體現(xiàn)。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5
《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贊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狀、姿勢。第2部分(第5自然段)通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教學本課我緊扣“美”字進行:
一、談話激趣,導(dǎo)入新課。
出示《荷花》圖片,請學生談?wù)動嘘P(guān)荷花的知識和看荷花的感受,喚起對荷花美的回憶,談話后揭示課題。揭示目標。課始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
二、賞圖學文,理解詞句。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xiàn)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dǎo)學習“聞到清香”、“看到葉花”、“想到變成荷花”、“荷花充滿生機”四部分。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這一段教學的著力點引導(dǎo)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dǎo)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后,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么?緊接著又抓住“冒”練習有感情朗讀。最后,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yīng)畫面。第三段的著力點是根據(jù)有關(guān)句子想象美、表達美,使美感進一步深化,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既鍛煉學生想象力,又對第二自然段總分寫法進行遷移,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芍^一舉三得。學習“想到變成荷花”部分,重點引導(dǎo)創(chuàng)新想象不同動物對荷花的不同語言。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做到“圖文結(jié)合”、“情境學文”, “體會情境”、“升華情感”。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6
本節(jié)課后,我反思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啟發(fā)。
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lián)想仿佛偏離了教師的預(yù)設(shè)。簡直成了自由發(fā)言。其實,這自由發(fā)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望外”,因為,這是學生“潛心會文本”的直接體現(xiàn)。
二,語文教學的“預(yù)設(shè)”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yīng)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并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fā)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nèi)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局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gòu)生成為“高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就會出現(xiàn)“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7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致的描寫,體現(xiàn)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以“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lu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本文的教學對象為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能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喜歡閱讀,能展開豐富的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1、抓住閱讀,培養(yǎng)語感,體會“冒”字。
《荷花》這篇文章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文本材料,課文中許多地方都有著深厚的情感流動,因此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的掌握,讓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如何有情感地去體會課文呢?這就要求抓住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詞句進行一定的品讀,研討,深入到文本中去。對“挨挨擠擠、冒、露”這些具有特點的詞語進行分析,來體會荷花的形態(tài),在學習“冒”這個詞語的時候,我讓學生當自己就是荷花,我問學生:荷花荷花你為什么要冒出來呢?學生有的回答:荷葉挨挨擠擠的,我只能冒出來呢。有的回答,我想早點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看美麗的天空。有的則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既是對冒這個字的形象解釋,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2、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仿寫其他的花。
我首先讓學生先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出有三種:一種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的,一種是全開的。接著我又讓學生想象一下,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tài)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呢?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樣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著頭,挺著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到這里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讓學生學會了說荷花。
接著我讓學生想象下,讓你說說其他的花你會嗎?也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tài),好的學生馬上就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怎么說,這時候我告訴他們,也可以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這樣一些思維不開闊的孩子也能夠試著說一說了。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根據(jù)學生情況的不同,擬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其它的花。
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課文角色,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活力。在這篇課文中我讓學生把自己就當成是荷花,然后來進行學習就容易的多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8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lián)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chǎn)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fā)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寫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認為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并說一說,由此展開小組討論學習。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jié)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fù)品讀欣賞后,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這一背誦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更好地抒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但是,課后,當我靜下心來,再次審視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卻發(fā)現(xiàn)了許多遺憾之處。
首先,課文中的兩幅插圖雖然十分精美,但我卻忽視了這一教學資源。只是讓學生簡單進行了觀察。如果在教學中,能適時地讓學生來說一說圖中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荷花。我想學生對荷花的情感定能更上一層樓。
其次,雖然課堂上注重了對語言文字的體悟和訓練,或者說引導(dǎo)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把握,但是缺乏朗讀的指導(dǎo),沒有注重學生的朗讀。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眰湔n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兩個問題:這個“冒”還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字呢?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冒出來?學生懂得“冒”有長、鉆、伸的意義,我又相機讓學生想象這些百荷花冒出來想干什么?引導(dǎo)學生想象荷花不經(jīng)意間鉆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機。學生能有自己的體會,但是我卻忽略了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千篇一律用齊讀的方式扼殺了學生的體會。
最后,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shè)計,必須好好斟酌,應(yīng)該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的更有針對性,更能兼顧全體學生。 我想,只有認真思考,努力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9
這是一篇抒情的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致的描寫,體現(xiàn)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lu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1、談話激趣,導(dǎo)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學生談?wù)効梢杂媚男┰~語形容荷花,喚起對荷花美的回憶。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鍛煉了其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重點詞來體味——重點詞“冒” 《荷花》這篇文章非常適合閱讀,并且學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其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適合學生積累,運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寫荷葉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三個特點——多、綠、圓。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體會,就是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其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研討。在這段話中,雖然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畢竟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須有詳有略,所以,在這段話中,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來體會這個字用得真好!一開始,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那個詞語或那個字你覺得用得特別好?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冒”這個字。接著我問:怎么樣的長出來才叫冒呢?
在我的預(yù)設(shè)之中,學生應(yīng)該會非;钴S,答案也會豐富多彩,例如:高興地長出來,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但是另我沒想到的是,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學生都沒什么反應(yīng),一看這個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么預(yù)設(shè),也沒想到學生會是這樣的反應(yīng)。因此,我只能換一個問題:荷花冒出來是想干什么呢?這下,學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說因為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了,有的說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快速地長出來了,還有的說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來打招呼,很高興地長了出來……沒想到,問題一更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處!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至關(guān)重要,好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體會句子中重點詞把握。
3、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仿寫其他的花。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并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學生很快就總結(jié)出來了,一種是才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著,我讓學生看著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進行復(fù)述,學生因為有了剛才熟讀的基礎(chǔ),現(xiàn)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復(fù)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后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松了。最后,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tài),還會有哪些姿態(tài)?有的說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說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于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所以在課后布置作業(yè)時,我把學生分為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采用大家剛才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10
《荷花》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后用課件呈現(xiàn)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后,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dǎo)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后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tài),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盡快背誦,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后,我讓學生根據(jù)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著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jié)課,我借助美麗的圖片,引導(dǎo)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通用10篇)】相關(guān)文章:
課文荷花案例與反思12-18
課文《稱贊》教學反思03-29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11-14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11-13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11-05
課文《背影》教學反思11-03
課文《鄉(xiāng)愁》教學反思08-11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11-14
課文觀潮的教學反思11-13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