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教學反思

時間:2022-06-09 15:04:5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爭吵》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爭吵》教學反思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爭吵》教學反思

《爭吵》教學反思 1

  【教學目標】

  1.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后各自的表現。

  2.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后“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了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了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讀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里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兒”。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ou”,不要讀成“du”的音。

  “終于挨到了放學”的“挨”應讀“a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ai)著我”、“挨(ai)家挨(ai)戶”的“挨”字的音。“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u))”應讀輕聲。“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竟”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三、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并方法,劃分段落,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并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臟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后,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內容: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臟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臟了。“我”很后悔這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后,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四、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么?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臟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么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五、指導書寫

  1.請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這些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怎樣寫才美觀。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范寫比較難寫的生字,如“縮、緣、既”等字。

  3.練習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作業,進行評議。

  【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體會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后有什么表現,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么不同?

  ⑴爭吵:因意見不合大聲爭辯,互不相讓。⑵爭論:各執己見,互相辯論。⑶爭執:爭論中各執己見,不肯相讓。)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么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的,結果怎么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一)研讀第二段

  1、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屏幕板書映示:

  (3)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說法不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

  (4)聯系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學生試讀,評價。

  (6)教師指導朗讀。

  (①句表示生氣,應讀出憤慨的語氣。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應讀出強硬的語氣。③句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語氣也應稍重。)

  (6)師示范朗讀,學生練讀。

  2、研讀爭吵后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1)爭吵后“我”有怎樣的心情?“覺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萊蒂放學后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后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2)“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里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為什么?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4、從安利柯爭吵后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現出來,特別是表示后悔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二)細讀第三段

  1.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于好。邊讀邊想,再議論:“終于挨到了放學”,“終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換成“等”可以不可以?

  (“終于”是經過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里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后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后怎樣應付克萊蒂。)

  2.“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一定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3.今天跟克萊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責任在“我”。可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后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里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么?

  (防御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4)。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么風格?

  (克萊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三)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并說明理由。

  ★“既然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人原諒,更不應該向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1)“第一個伸過手去”是什么意思?“奪過”“折成”又表示了什么?

  (2)議一議,再回答。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父親把“我”手里的尺子“奪過去”“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別錯誤,永遠友好待人。父親的教育應該說是及時的、深刻的。)

  (四)小結讀后感受:

  1、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么?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計】

  15爭吵

  弄臟本子

  “我”爭吵克萊諦

  后悔悲哀

  知錯重歸于好寬容

《爭吵》教學反思 2

  張華梅 今天的這堂課,對我而言算是一堂自我檢測課,它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的諸多不足。現我將本節課存在的問題做了如下反思:

  1、不能有效地控制課堂、把握時間

  從整體來說,這是一堂極其糟糕的課。一堂好的賽講課,它最重要的就是在時間的把控上能夠游刃有余,而單憑這一點,就能證明一個老師控制課堂的能力。很顯然,這一點我沒有做到,也因為這個原因我沒有更好的引導學生體會父親說的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這一難點,這是本課最大的失敗,也是作為一名教師最應反思和更正的地方。

  2、沒有備學生

  在講課前的那兩個小時,我只顧著備教材、備教學目標、備重難點,卻忽視了最應該備的東西—學生。在上課之前,我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會在學過的課文里出現字詞不分前后鼻音等的這些小問題上,也更沒有想到學生會對課文中的目標問題完全沒有思路,從而使整堂課的節奏不能有序進行,浪費了許多時間,更沒有有效地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這一重點。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這和我過分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以及引導的不到位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這堂課會因為我的這些缺點敗得一蹋涂地。

  3、缺乏朗讀的引導

  三年級的語文課甚至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最大的特色就應該是以讀代講,應該讓孩子在反復朗讀文本的基礎上自發地感悟課文中所蘊涵的道理和情感,包括體會人物的的內心世界等等都需要通過朗讀來完成。而《爭吵》一文就是要通過孩子們在反復研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我”和克萊蒂吵架后的心情,以此來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可我恰恰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在這方面上多向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取經。總而言之,這堂課上的漏洞百出,丑態盡顯。

  不過,也就是這么一堂失敗的課讓我認清了一個不足的自己,一個在教學上急需要改變的自己。我希望它能時刻鞭策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

《爭吵》教學反思 3

  《爭吵》是一篇閱讀課文,文中圍繞克萊諦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臟了,于是兩人發生爭吵,最后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教學本課,我除了采用指導朗讀,感悟人物美好品質的方式,還重點就兩人主動提出解決矛盾的原因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課文《爭吵》剛學完,班內就發生了爭吵。

  站在辦公桌前,我正為下節課作著準備,王欽洋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用手捂著耳朵,委屈地說:“老師,袁藝用文具盒打我耳朵。”“打破了沒有?”我連忙轉過身,拿開她的手,仔細一看,只見她的耳窩邊上擦破了一層皮。“他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問問去?”我一手拿著參考資料一手扶著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王欽洋什么也沒說。

  來到教室門前,我把袁藝叫出來,還未開口,他就直視著王欽洋爭辯道:“你也用文具盒打了我的。”“我沒有!”“你和黃澤遠剛才一起抱在我身上。” “我不是故意的!”“你就是故意的!”看著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伸著脖子互不相讓的樣子,我平靜地對袁藝說:“咱們剛學完了《爭吵》,你倆就爭吵起來了,很及時嘛。課堂上咱們討論過,遇到發生爭吵時,應該怎樣做呢?”“想對方的可愛之處。如果是自己錯了,就主動向對方道歉。”袁藝對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進一步和顏悅色地問,“用文具盒打了別人的耳朵就應該向人家主動道歉。”“王欽洋,對不起!”袁藝立刻醒悟過來。“沒關系。”王欽洋回答道。兩個孩子臉上馬上沒有了怒容。

  走進教室,我立刻改變了這節課原打算讓孩子們做課堂作業的計劃,平靜地對同學們說:“剛才,袁藝表現的不錯!學了《爭吵》一課,雖然剛才與王欽洋發生了爭吵,但老師一提醒,立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王欽洋認了錯。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也能這樣做。這節課,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寫一件你以前與同學發生爭吵的事情,仔細回想一下當時是怎樣處理的?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示?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同學們聽了,有的低頭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筆和紙,認真地寫了起來......

  學以致用,將語文教學與具體實踐結合,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爭吵》是一篇閱讀課文,如果沒有遇到類似事情,即使同學們課堂上朗讀的再好,理解課文再透徹,也可能隨著下課鈴聲的敲響而學習暫告結束,然而,正是班內的突發事件,激發了我的靈感。因此,抓住教育的時機,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更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

《爭吵》教學反思 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前提測評—————揭題質疑。

  1、指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后鼻音。

  2、質疑。

  (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讀書,討論解決)

  二、認定目標:教學目標1、2。

  三、導學達標:

  (一)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借機巡視輔導。

  (二)、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請八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

  2、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后鼻音。

  (三)、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么爭吵”。

  ①自讀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萊諦把我本子弄臟,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板書:弄臟本子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么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前提測評: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認定目標:教學目標2、3。

  三、導學達標:

  (一)、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2、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3、學生自讀1—4自然段。

  4、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討論,當克萊諦弄臟我本子后,我為什么報復他,弄臟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詞。

  ③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5、解決“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的句子。

  ①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討論爭吵后我的表現。

  a。“我覺得……多好!”

  b。練讀(讀出后悔的語氣)

  c。指讀

  ③“我記起……怎么也說不出來”。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

  ⑤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么?

  ⑥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這時“我”卻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決“爭吵的結果”。

  ①自讀9—13自然段

  ②請提問的同學回答(重歸于好)板書:重歸于好

  ③指讀9—13自然段

  ④理解“舉起尺子”含義

  ⑤分角色朗讀

  7、解決“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么?”

  ①自讀14自然段

  ②討論: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

  8、請學生把懂得的道理對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說一說。

  (二)、說讀后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么?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后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三、布置作業: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贊許()爭辯()聚精會神()

  2、選擇適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⑴西沙群島()風景秀麗,()物產豐富。

  ⑵()他們笨,()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⑶()在校內或校外,我們()應講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17

  爭論的故事

  講

  兄弟倆爭論不休

  盛老師

  問

  同學們各抒己見

  聽

  贊許

《爭吵》教學反思 5

  《爭吵》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最后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爭吵》一文圍繞“我”和克萊蒂之間因為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情,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

  一是主要抓住我的表現的兩個句子:“終于挨到了放學。我愣住了。”展開教學。自我感覺在教學“挨”時比較成功。我先請學生朗讀,從讀中感悟出此時我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在層層剝繭,平時不覺得時間漫長,今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到底在想些什么?在給“挨”字換詞。第一個學生換了一個“等”,學生馬上有不同意見,認為“等”的心情并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心情,有同學馬上想到了“熬”這個字。在請學生舉例說說自己平時覺得時間難挨的情況。學生也能從不同的情況出舉例,有的說被關在門外等媽媽下班,挨了批評不好受……。最后走進我的內心,朗讀訓練。

  二是讓學生找出描寫爭吵后“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反復朗讀,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為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后引導學生討論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后讓學生齊讀父親的話,說說父親說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主要抓住我的表現的兩個句子:“終于挨到了放學。我愣住了。”展開教學。自我感覺在教學“挨”時比較成功。我先請學生朗讀,從讀中感悟出此時我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在層層剝繭,平時不覺得時間漫長,今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到底在想些什么?在給“挨”字換詞。第一個學生換了一個“等”,學生馬上有不同意見,認為“等”的心情并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心情,有同學馬上想到了“熬”這個字。在請學生舉例說說自己平時覺得時間難挨的情況。學生也能從不同的情況出舉例,有的說被關在門外等媽媽下班,挨了批評不好受……。最后走進我的內心,朗讀訓練。

  對于克萊諦的表現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克萊諦的動作、神態、語言中去體會他對朋友的寬容和友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棒,很會說。

  本課教學任務完成了,但我總覺得學生明白的道理應該在實際生活中實踐和運用。我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實踐。“有錯就改”、“和同學相處要團結友愛、互相寬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老師希望大家根據自己近來的表現,說說準備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都在議論紛紛。我趁機請幾個調皮的男生發言。他們不但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當面向曾經對不起他(她)的同學道歉,對方也有禮貌地說“沒關系”。課堂氣氛十分融洽。我覺得這是意外的收獲也是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爭吵》教學反思 6

  《爭吵》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圍繞克萊諦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臟,字跡也看不清,于是兩人發生爭吵,最后兩人終于和解以及父親對安利柯的教育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

  教學本課,我除了采用指導朗讀,感悟人物美好品質的方式外,還重點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和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讓學生把父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系上下文,談自己的理解。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引導,使學生深刻理解父親的話的意思。引導學生討論文中人物的行為,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寬容、團結友愛。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本課教學任務完成了,但我總覺得學生明白的道理應該在實際生活中實踐和運用。我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實踐。“有錯就改”、“和同學相處要團結友愛、互相寬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老師希望大家根據自己近來的表現,說說準備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都在議論紛紛。我趁機請幾個調皮的男生發言。他們不但承認自己的錯誤,還當面向曾經對不起他(她)的同學道歉,對方也有禮貌地說“沒關系”。課堂氣氛十分融洽。我覺得這是意外的收獲也是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爭吵》教學反思 7

  《爭吵》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課文圍繞克萊諦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臟,字跡也看不清,于是兩人發生爭吵,最后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教學本課,我除了采用指導朗讀,感悟人物美好品質的方式,還重點就兩人主動提出解決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課文《爭吵》剛講完,班內就發生了爭吵。

  站在辦公桌前,我正為下節課作著準備,A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用手捂著耳朵,委屈地說:“老師,B用石頭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沒有?”我連忙轉過身,拿開她的手,仔細一看,只見她的耳窩邊上擦破了一層皮。“他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問問去?”我一手拿著參考資料一手扶著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A什么也沒說。

  來到教室門前,我把B叫出來,還未開口,他就直視著A爭辯道:“你也用石頭打我來。”“我沒有!”“你和C在一起揚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著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伸著脖子互不相讓的樣子,我平靜地對B說:“咱們剛學完了《爭吵》,你倆就爭吵起來了,很及時嗎。課堂上咱們認真地討論過,遇到發生雙方爭吵時,應該怎樣做呢?”“想對方的可愛。如果是自己錯了,就主動向對方道歉。”B對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進一步和顏悅色地問,“用石頭打了別人的耳朵就應該向人家主動道歉。”“我錯了,老師。”B立刻醒悟過來,接著把頭轉向楊杰,真誠地說,“對不起!”“沒關系。”兩個孩子臉上馬上沒有了怒容。

  走進教室,我立刻改變了這節課原打算讓孩子們做《基礎訓練》的計劃,平靜地對同學們說:“剛才,B表現的不錯!學了《爭吵》一課,雖然剛才與楊杰發生了爭吵,但老師一提醒,立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A認了錯。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也能這樣做。這節課,請同學們結合實際,寫一件你以前與同學發生爭吵的事情,仔細回想一下當時是怎樣處理的?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示?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同學們聽了,有的低頭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筆和紙,認真地寫了起來......

  學以致用,將語文教學與具體實踐結合,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爭吵》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如果不遇到類似事情,即使同學們課堂上朗讀的再好,理解課文再透徹,也可能隨著下課鈴聲的敲響孩子學習暫告結束。然而,正是班內的突發事件,激發了我的靈感。因此,依據新課標與實踐結合進行有機教學,應該是我們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爭吵》教學反思 8

  感悟理解課文時,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整體感知,采取了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后怎樣了?然后讓學生自主讀書,通過交流、討論,了解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對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課文中作了詳細描寫。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火了,產生了報復的念頭;吵架后,覺得不安,后悔,覺得對不起他,很想認錯,又覺得太丟人;心里暗下決心,可嘴里又說不出。這些矛盾的心理活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每個學生都經常遇到。我引導學生認真體會,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3、理解重點詞句。“嫉妒、報復、瞟、挨,舉起尺子、撥到、搭”這些重點詞語用得很精妙,把我和克萊諦的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我讓學生反復讀這些語句,談體會,讓學生感受到“我”的后悔,“我”的矛盾,克萊諦的寬容,并對兩個人的行為、心理進行比較,感受克萊諦所表現出來的寬容、友好,表示敬佩

《爭吵》教學反思 9

  《爭吵》一文圍繞“我”和克萊蒂之間因為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情,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本節課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主要抓住我的表現的兩個句子:“終于挨到了放學。我愣住了。”展開教學。我先請學生朗讀,從讀中感悟出此時我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接著讓學生思考:今天“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到底在想些什么?然后再給“挨”字換詞。第一個學生換了一個“等”,另一個學生認為“等”的心情并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心情,他想到了“熬”這個字。再請學生舉例說說自己平時覺得時間難挨的情況。學生也能從不同的情況進行舉例,有的說被關在門外等媽媽下班,挨了批評不好受……。最后走進“我”的內心進行朗讀訓練。

  二是讓學生找出描寫爭吵后“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反復朗讀,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然后引導學生討論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后讓學生齊讀父親的話,說說父親說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對于克萊諦的表現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克萊諦的動作、神態、語言中去體會他對朋友的寬容和友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棒。

《爭吵》教學反思 10

  《爭吵》是人教版第六冊15課。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后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于好;最后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教學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體驗采用下列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氣氛活躍,效果甚佳。

  一、親身體驗理解課文。

  1、理解“爭吵”學生聯系自己生活談與同學的爭吵,導入新課

  生1:上學不等他。生2:懲罰同學的方法

  生3:上課時筆記不見與同桌爭吵。

  2、學生說與同學爭吵后有什么想法?換位理解文中“安利柯”的心理變化。

  3、學生談與同學和好如初的感受來理解“安利柯,再也不了”。

  二、啟發想象,走進人物心理

  1、想象“安利柯”發火怎樣罵克萊諦?

  2、“我在外邊等你”一句在文章中出現三次讓學生想象說這話的心理反應人物品質(寬容,防御)

  3、想象“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笑怎樣的不高興?

  4、引導學生想象怎樣“挨”時間

  三、采用“演一演”體會人物情感。

  1、課文第五自然段描寫了生氣的“克萊諦”神態、語言、動作學生在演示中體會克萊諦的情感。

  2、演一演兩人和好的語段(9——13)在演示中理解“我”的后悔克萊諦的寬容誠懇。

  3、課文最后一自然父親告誡我的話讓學生演示中理解道理。

  四、讀一讀理解人物心理變化

  1、分角色朗讀體會不同角色的情感。

  2、輪讀課文節五自然;體會作者“不安—后悔—矛盾”的心情

  五、“議一議”升華主題,陶冶情操。

  1、我后悔時是因為“克萊諦”的什么品行感染了我。

  2、討論那喜歡文中的什么人:(克萊諦(孝順寬容),安利柯(知錯就改),父親(善于教育嚴格引導))

  3、面對同學對你不友好的言行,你應該如何對待?

《爭吵》教學反思 11

  《爭吵》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15課,這是一篇重點課文。《爭吵》敘述了克萊諦和“我”之間因為作業本不小心被弄臟了而引起爭吵,最終,在克萊蒂的主動認錯下,圓滿解決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課后感覺還是有幾處亮點,所以寫了這篇《爭吵》的教學反思。

  1、在教學《爭吵》這篇文章時,我側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我”跟克萊蒂發生爭吵之后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反復朗讀,用心體會,這種方法使學生感到事情真實具體,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2、我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到,如果自己在與朋友之間有矛盾時,只有多想想朋友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3、最后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父親說的話,并說說父親說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課后反思:上完《爭吵》后,自我感覺這節課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學生也比較積極參與。但在一些問題的引導上還做得不夠明確,三年級學生有點莫名其妙,不知從何答起。另外感覺自己的臨時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對于一些不在意料當中的回答有些手足無措。

《爭吵》教學反思 12

  《爭吵》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是節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爭吵》教學反思。《爭吵》作為一篇精講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我"和克萊蒂之間因為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也是多元的。所以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我采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

  1、誰和誰爭吵?

  2、為什么爭吵?

  3、怎樣爭吵?

  4、爭吵后怎樣了?

  然后學生自主讀書,并通過交流、討論,了解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同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于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為吵架而不安、后悔,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但是有沒有勇氣承認錯誤,教學反思《《爭吵》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聯系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后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應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討論:當克萊諦弄臟我的本子之后,我為什么報復他,弄臟他的本子?通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過的段落。"終于挨到了放學。"這里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還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父親的話散見于課文之中,共三處。可以讓學生把這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把"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允許學生自由談體會,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御。

  最后為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組織課堂討論。如,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么?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有的學生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別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改正錯誤)。總之,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可以的。在交流時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接著讓他們談談《爭吵》中的兩個小伙伴是怎樣的朋友,生活中你的朋友又是怎樣的朋友?你最想交的朋友又是怎樣的呢?通過一系列的討論讓同學們懂得真正的朋友要真誠相待,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在這堂課要結束的時候,我留下作業:寫寫你和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于這樣的文章學生寫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時機非常合適。因為課文寫的就是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語言樸實、真切,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

《爭吵》教學反思 13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我”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背景簡介

  “看到同學們今天個個精神飽滿,老師很高興。于是就很想帶你們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飛機起飛了。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誒,仔細看,這是哪里啊?這個國家的形狀看上去很特別,象只……。”(靴子)

  “其實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旅行開始了。……這么特別的地方就誕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亞米契斯。亞米契斯迫切想與你們這群可愛的中國孩子分享他和《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故事。……其實,我們今天要學的這個故事“爭吵”就是節選自這本書。”

  書課題:爭吵

  1、指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后鼻音。

  2、質疑:

  (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么)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學習生字、詞語

  “故事大意我們已經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這兩位意大利朋友,我們就要先學習生字詞。”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你的手舉得真高,了不起,老師請你來。”

  “女老師帶得真好,老師還想請位男同學當當男老師。”

  “哪組最自信,愿意開火車來讀讀。”(去拼音)

  全班齊讀兩遍。

  “誰能說出‘嫉妒’的反義詞是什么?”(寬容)“高尚、誠心誠意。”

  出示本課生字。

  “寫這些字時,你認為哪個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給它組詞嗎?”

  師范寫難寫易錯字。

  練一練:

  “將自己認為難寫、容易寫錯的字每個在抄寫本上練一遍。”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了解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么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么?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臟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么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3、各自輕讀,要求根據人物的情緒讀出語氣:

  ⑴ 第一自然段介紹故事的發生,用交代的語氣讀,注意句號后的停頓。最后一句“我火了,罵了他一句。”表現我的情緒,讀時要加重語氣。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話,仍然怒氣未消,要表現出“我”內心的不高興。報復:用敵對的行動回答對方。但又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心里想的;聲調不能高,可以通過加重語氣來表達。

  ⑶ 在第一段中,有兩處寫了克萊諦的話,我們怎么來讀呢?讀人物的話應該注意前面的提示語。大家在下面試著讀讀克萊諦的兩句話,讀出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語氣。

  (學生各自練習。指名讀。齊讀。)

  4、練習分角色朗讀。

  二、閱讀分析第三段

  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我們可能會為他們擔心,是不是會打起來。事實怎樣呢?

  1、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于好。邊讀邊想,再議論:“終于挨到了放學”,“終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換成“等”可以不可以?

  (“終于”是經過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里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后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后怎樣應付克萊蒂)

  2、“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一定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

  (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3、今天跟克萊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責任在“我”。可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后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里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么?

  (防御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3)。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么風格?

  (克萊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課文是通過描寫人物(克萊蒂)的神態、動作、語言和語氣等,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的。)

  “我”對克萊蒂的出人意料的寬容和友愛態度做出什么反映?

  (連連說:“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兩個“再也不了”和“高高興興”反映了“我”被克萊蒂的寬容和友愛及重歸于好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因此,十分激動,高興得不得了)

  5、分角色朗讀第三段。

  三、默讀第二段,邊讀邊議,再解答

  這一段主要寫了“我”后悔跟克萊蒂吵架。著重描寫了“我”想向克萊蒂承認錯誤,又覺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靜地反思了一番。過去兩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里再現。正像開頭說的“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

  1、“覺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萊蒂放學后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后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2、“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好”的表現有:幫父母親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們全家誠心誠意的歡迎,特別是父親那么喜歡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里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為什么?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4、倆人吵架快結束的時候,克萊蒂再次提出“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克萊蒂和“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兩個人的說法一樣,意思一樣嗎?再議一議:

  (說法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蒂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只要防御,決不還手就可以了)。

  5、“從他的眼睛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克萊蒂應該不應該“憤怒”?

  (應該。吵架的事,他有理)

  為什么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來平時他們很要好,加上克萊蒂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6、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現出來,特別是表示后悔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可以知道克萊諦心里怎么想?

  (為爭吵難受,爭吵多么不好,要是沒發生爭吵有多好)

  我們朗讀時“不是憤怒”,輕讀;應強調“而是悲哀”。

  7、下面兩人的對話怎么讀,一個是后悔,一個悲哀。那“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等著你!”語氣要顯得無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邊等你!”感情不同了,語氣也變了。

  8、把父親對“我”說過的話再讀一讀:“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覺得父親的話對嗎?你和小伙伴相處是這樣做的嗎?

  四、學習第四段

  1、“不料”是什么意思?

  2、父親把臉一沉說的話,該怎么讀?

  3、指名讀父親的話。

  4、齊讀父親的話。你覺得父親的話講得對嗎?

  (突出:“既然……就應該……更不應該)

  5、輕聲齊讀全段。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在文中再找出有關父親對我說過一些話的句子好好體會一下。共三處。

  “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

  可我心里卻在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六、小結讀后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么?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后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七、小練筆

  【板書設計】

  爭 吵

  1、誰和誰爭吵

  “我”安利柯 克萊諦

  2、為什么爭吵?(1~4小節)

  3、爭吵過程

  4、爭吵結果──他倆和好

  父親的話

  【反思】

  決定上《爭吵》這一課時,很茫然。這是外國作家的作品,寫的是意大利學生之間的爭吵的故事。一開始很怕咱們中國孩子思想認識上與外國孩子存在差異,在理解主人公安利柯的心理變化過程有點困難。而且,這中間也存在著一定的中外文化差異。將教材反復研究,終于定位在“爭吵是發生在兩個小學生之間的故事,跟學生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這一點上。

  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比較殘酷!

  最大的紕漏在于兩節課時內容安排不太合理。第一課時太“清閑”,而第二課時就相對太“忙碌”了點。

  第一課時的導入部分有點拖沓。介紹意大利和作家那塊更適合用于課外拓展。導入可以采用簡潔、明朗式。如:“童年的生活豐富多彩,……在一起共同學習生活的同學難免有磕磕碰碰。而今天我們來看看《爭吵》這個意義深刻的小故事。”

  生字教學一塊基本順暢,較好地結合了漢字的音、形、義來教學。學生落實地較扎實。其實,三年級學生已具備自學能力,故生字詞教學可才用“隨文教學”的方式。這樣教,學生比較不容易疲倦。直接在文章句中學習生字詞,學習效率更高,可以與朗讀結合。

  第二課時,我想講的太多,以至于學習重點不突出。更要命的一點是,兩節課的一個通病,讓學生讀得不夠多。該課的朗讀十分重要,重點之一就是要讀出兩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這對于理解課文是十分有幫助的。

  這節課有沒有什么好的地方讓自己回味一下呢?老師說:“小泡泡里的問題解決得不錯。”這是一點點安慰,也是本人對未來的憧憬啊。

《爭吵》教學反思 14

  上《月光曲》第三課時時,原文有這樣一段話: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了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我問學生:“貝多芬回答盲姑娘的問題了嗎?”

  這下教室里開鍋了,“沒有。”“回答了。”“沒有。”“回答了。”“沒有。”“回答了。”……

  爭吵聲此起彼伏,竟吵得臉都紅了。學生最后等著我給他們做評判。

  我不慌不忙地答到:“既可以說他沒有回答,也可以說他回答了。”

  學生一聽我這答案,都不解。我接著不緊不慢的解釋道:“說他沒有回答,是因為他沒有用言語回答;說他回答了,是因為……”

  學生接答:“我明白了,是在用琴聲作答。”

  師:“說得好,這就像我們前面學的課文里的誰和誰?”

  生:“俞伯牙和鐘子期。”

  師生共同回顧俞伯牙和鐘子期心心相映的句子。

  師:“為什么貝多芬先生不用言語回答而用琴聲作答呢?”

  生:“因為盲姑娘是她的知音。”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呢?”

  生:“因為盲姑娘不認得他,卻能根據他彈的曲子判斷出他就是貝多芬,所以是知音。”

  師:“是啊,貝多芬可不是遇上知音了嘛,所以,他還需要用語言回答嗎?”

  生:“用不著了,知音能相互了解,彼此知道對方心里在想什么。”

  師:“所以他用不著再回答了,因為答案已經在盲姑娘心里了,于是他就說”……

  生接讀:“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到此,爭吵結束了,學生的思想也統一了,更好的是,學生們充分地理解了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有感于遇到了一位懂得他琴聲的知音.說來,我還真感謝這次意外的爭吵。

《爭吵》教學反思 15

  《爭吵》節選自亞密契斯的《愛的教育》,正好寒假里從閱覽室借了一本《愛的教育》,讀了這本書。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于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為吵架而不安、后悔,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但是有沒有勇氣承認錯誤。

  教學時,我聯系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后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把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討論:當克萊諦弄臟我的本子之后,我為什么報復他,弄臟他的本子?通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過的段落。“終于挨到了放學。”這里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 《爭吵》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爭吵教學反思02-12

《爭吵》教學反思01-07

《爭吵》教學反思08-19

《爭吵》教學反思10-18

爭吵教學反思05-21

爭吵教學反思06-09

《爭吵》的教學反思06-09

《爭吵》教學反思06-09

《爭吵》教學反思07-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一码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视频 | 中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