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之藝術節標志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面設計之藝術節標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平面設計之藝術節標志教學反思1
1.Photoshop模塊的教學必須重視知識點及學習主線的設計,控制好學習難度
Photoshop模塊在知識含量,綜合能力要求較以往學習的其它模塊都要高得多,因此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何設計一個較好的學習主線,并選擇合適的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是本模塊教學時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在學習其它一些老師的Photoshop模塊的設計過程中,我發現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整體的學習主線不清,知識點繁雜,老師什么都想講,但結果卻是什么都沒講清楚。雖然某一個部分的教學設計可能比較精彩,但從整體上并沒有構建一個合適的知識結構,學生在深一腳淺一腳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畏難的情緒,最終把Photoshop當成了一件對圖片隨意惡搞的工具。基于這個考慮,自己在這部分主要圍繞層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整體學習難度并不高,最深的內容也不過是蒙板的基本應用(讓人感到有些遺憾的是層的混合模式由于時間關系也沒有涉及)。從教學實踐來看,這樣的教學設計一方面能讓學生的知識框架更系統,容易讓學生掌握圖像美化的基本的思路,另一方面也使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易得到保持,為以后Photoshop更深次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
2.Photoshop模塊的教學必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片素材;
在過去本模塊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學實例中的素材圖片以外,自己曾要求學生準備自己的圖片素材(或通過網絡搜索獲得相關的素材圖片)進行處理,但感覺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準備自己的照片進行處理,搜索的圖片也是各式各樣,缺乏明確的主題,部分甚至把時間浪費在搜索及欣賞圖片的過程中。所以此次教學過程,我針對不同的實例,向學生還提供了多張與制作主題相關的圖片素材,如數碼照片處理課例時,提供了不同類型的多張數碼相片讓學生美化;在海底魔方課例中,提供了世博及奧運的圖片,讓學生進行世博(奧運或其它主題)魔方的制作,如此,學生不但學習興趣得了加強,且制作作品的豐富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在下一輪教學中,現在有素材的數量仍需進一步充實完善。
3.Photoshop模塊的教學必須重視操作演示課件的制作;
由于PS模塊的操作性較強,操作步驟復雜,在老師完成相關的操作演示后,很多學生在操作時仍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老師一一作解答,不但耗時耗力,而且難以照顧到全體學生。因此,在本輪教學中,自己對于操作步驟較復雜的幾堂課都制作了演示課件,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的操作問題。課件的制作使用是Captivate軟件,相較于其它軟件,Captivate在制作演示性類課件時不但時間少(一個課例加上相應的交互及文字內容花了不到半天的時間),而且學生的操作也使用十分方便。
另:Captivate5在中文的支持上比以前的版本好了許多(希望能盡快看到5.5版本下載),操作也更加順手。
4.Photoshop模塊的教學必須重視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
如何將學生系統性學習PS過程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是本模塊設計的難點,自己個人感覺只是把Photoshop一些非常酷的功能介紹給學生對他們并沒有太大幫助(除了讓他們發出驚嘆之聲以外),因此在本模塊的教學過程中,我強調了在日常生活中Photoshop的實際應用,具體到教學設計上,我首先在以往教學內容上增加了數碼照片處理一節的內容,重點介紹了如何對一般數碼照片進行處理,并適當介紹了一些攝影的基礎知識;另外,在相關知識介紹完后,在學生進行不同實例操作時,盡量引導學生利用學習的相關知識完成對自己照片的處理。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仍有幾點問題有待解決:
1.學生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的問題
本輪教學中,學生普通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大,甚至對于數碼圖像的基礎理論知識。本次教學自己嘗試以練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理論部分進行學習,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激發學生對理論部分的學習興趣的問題仍需思考。
2.學生的美術素養普遍不足的問題
Photoshop模塊的學習實際上對學生的美術素養有一定的要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美術素養普遍不足,具體表現為:第一,審美能力的不足,學生對于作品往往是憑個人主觀的好惡進行評價,而很難說出作品具體的優劣。其次,學生缺乏對美術知識的主動運用意識。與學生交流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雖然在美術課中已經學過一些畫面表達的知識,但在圖片處理時卻將它們付之于腦后,完全沒有想到去運用這些知識。因此,如何將美術知識融合在在Photoshop模塊的教學中仍需思考。
3.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
本學期,學生文理分科教學以后,部分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動力下降明顯,上課的投入程度減弱。究其原因,大概有二,第一,主科的學習壓力加大,學生的學習精力無法顧及本學科;第二,學科沒有真正的評價方式。
平面設計之藝術節標志教學反思2
一、總體教學的階段性
平面設計教學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教學,第一為入門階段,在第一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剛接觸到平面設計,不懂此學科如何學習,如何上機實踐,所以教師就必須象帶小孩子一樣,多引導,多分析,多輔導,詳講,細說,讓學生輕松快速入門;第二為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學生有一定的平面設計基礎,但他們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教師就必須多引導,精講多練,教給他們實例的設計思路,讓他們在引導下上機實踐,并完成作品,注意這個階段是個過渡時期,不能全包辦,也不能全放手,應多給他們發展的空間,為他們多設計些與實例相近的提高作品,讓他們去擴展性的發展自己。第三為提高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平面設計的基礎相對比較扎實了,教師可以給學生作品,讓他們獨立找出設計思路,多實踐,獨立完成作品和創新作品。
二、每次課的教學模式
在入門階段,結合我們學校學生,理論基礎差,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可以低起點,嚴要求,內容簡單,操作性強為宗旨。采用觀察、分析、演示、實踐、檢查、評價模式。觀察就是讓學生觀察作品的效果圖,思考作品的組成部分,簡單思考各組成的的實現方法;師生共同分析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去分析作品的組成、各組成部分的設計思路、實現方法;演示就是教師把完整作品的制作過程演示給學生看,讓他們學習實現各部分的操作命令、各各工具的應用和小細節操作技巧;實踐就讓學生上機實踐完成作品,教師適當給予輔導,讓每位學生順利的完成作品;檢查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實踐作品完成情況給予檢查,點出作品的不足和給出改進方法,還無形的起到學生學習的作用;評價就是對學生的上機情況給出贊美性的評定,并對共性問題再次分析、講解。
在發展階段,學生有一定的平面設計基礎,可采用分析、學生演示、互助實踐、檢查、評價。觀察分析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共同討論分析,并讓學生歸納出正確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學生演示就是讓學生在正確分析過后,讓尖子生為其他學生演示操作過程;互助實踐就是讓學生盡力獨立完成作業和擴展作業,如果不能完成可以求助其他學生的幫助來完成作業;這種模式中的觀察、檢查、評價和入門模式一樣。
在提高階段,這時學生的平面設計的基礎比較扎實了,可采用實踐創新、檢查、共同分享;在這個階段應給予提高性較高的作業、讓學生多上機多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提高自我技能,教師只是督促性的檢查,然后師生共同分享學生的作品和作品的獨特設計思路,讓同學們共同快速成長。
三、“四個”重視
<一>重視開端興趣的引導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我們中職生來說,學習興趣同樣是他們學習的主導動因。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具備“能源”,促進大腦處于積極活動狀態,促使其產生探究心理和強烈的求知欲,積極動腦思考,所以,學習的開端就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從以下四個“第一節”做起;
1、第一節前言應多和學生溝通,多舉一些貼近生活、學生熟知的有趣實例,并與現實生活中的廣告設計聯系起來,讓他們感受到這門學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引起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例如,開學時學生都購買了牙膏、香皂,讓他們對盒子的包裝進行比較并做出評價,并引導他們說明包裝設計較好的原因,(教師事先備出常見的幾種包裝盒子,便于學生參考。)逐步引導他們了解平面設計Photoshop是做什么的,學習以后有何用途,教師最終讓他們的平面設計技能達到何種水平,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學科還比較有用的,引起他們學習的初步欲望。
2、第一節正課先講實例不講理論,避免以前先學理論比較空洞的內容,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這是一門技能課,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在新學期的開始,以前我們都是先講前言的理論,給我們的中職生一個不好的感覺,(因為他們的文化素質不高,習慣認為上理論課就是催眠曲,所以他們不愛上。)上理論課都一樣沒意思,聽不聽都行,這樣就沒有一個好的開端,以后再去改變學生對這門科的不良印象就很難了,所以,我一般都會對我們課本的內容做一些適當的調整,把第一、二、三章的理論先空著不講,直接講第一個實例《禁止吸煙標志的制作》,先讓學生對實例產生興趣,以后用到了再講理論知識,學生帶問題去學習,這樣有的放有的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也調動了我們中職生的學習興趣。
3、第一節理論課的實例要用通俗、快樂、輕松的語言講解。實例講解要通俗,讓我們的中職生感受到這門學科并不難,有學習的想法,快樂的語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引起學習興趣。第一節理論課最好不要用太多專業術語,讓學生迷茫、不懂,被抽象的理論術語嚇倒。最好采用生活的語言使知識通俗化,讓學生有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為他們以后學習排除“艱難”,從而有想學的念頭。例如“濾鏡”可以比喻為“哈哈鏡”,就是把圖片變形扭曲的過程或操作,還有菜單中有一個“風”的命令,我給學生說:這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玩的游戲,用毛筆多蘸點兒墨水,畫出一條彩水線,然后用口去吹,產生許多長短不齊的水線條,并和這個命令的效果比較,學生就很容易的明白了,同時教師做一次模擬表演,動作幅度稍微有點兒夸張就最好了,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學習情景,讓學生輕松的理解知識,也讓我們的中職生第一節理論課下來有這樣一種感覺:“平面設計還比較容易,理論知識也不難學嗎!”。
4、第一節上機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實例操作,讓學生開始就感受到成功,從操作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引起他們學習這門課的興趣。我們的中職生文化素質不高,但他們的動手能力都很強,操作并掌握技能的能力也很快,但這必須有一個好的開端,他們品嘗到“甜頭”,他們才會去學、想學、愛學,所以,我一般對他們的第一次上機操作很重視,化大功夫去輔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實例《禁止吸煙標志的制作》操作,即使以前不愛學習的學生,我也會耐心的引導并輔導他們完成。通過第一個實例的制作,讓所有學生都有一種不難的感覺,他們努努力還是能完成的,并從中享受到完成作業的快樂,熱愛學習這門學科,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以后上機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平面設計之藝術節標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城市的標志》的教學反思07-29
《設計標志》的教學反思08-29
《我們身邊的標志》教學反思06-29
《安全標志》教學反思01-15
《安全標志》教學反思11-02
《安全標志》教學反思范文03-24
《設計生活標志》教學反思07-04
淺談平面設計教學反思06-27
墨梅之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