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麻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麻雀》教學反思1
剛拿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被文章新穎的構思和優美的文字所吸引,之后就被老麻雀的精神感動著,因此毅然決定上這篇課文。
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想了好幾個方案,但是在實施起來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最后選擇了從找老麻雀保護小麻雀這種偉大的母愛精神的句子著手,讓學生自己感悟和體會為主。學生門的感悟和體會都很深,而且非常完整,尤其讓我驚訝的是,學生的朗讀超乎了我的想象。可以說,從他們的朗讀中,我真正找到了語文的魅力。
再重點感悟和朗讀老麻雀的母愛精神后,我總覺得課文還不夠完整,怎樣才能把對麻雀和獵狗的描寫也引入到課堂中,在前面做鋪墊,顯得比較死板,穿插在中間又顯得比較亂,最后決定放在后面,以“小麻雀為什么不飛,不逃走”這個問題切入,自然不牽強,又可以讓學生重新到課文中去自主探索,這樣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學習思維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尋找朗讀比較后,發現對于小麻雀和獵狗的描寫原來是一種對比,自然而然的體會到老麻雀的勇敢精神。最后通過小練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1、教師的講和感悟還是占了很大的部分,雖然我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感悟和體會,但是不知不覺中扶著學生走的成分還是占了一大部分的,特別是理解“象一塊石頭似的”我急著讓學生說出速度快,居然自己把它比喻成一把箭,掩蓋了學生的想法,代替了學生的思維。
2、沒能巧妙的抓住課文中的意外生成,產生的情感共鳴。在課文的最后,學生都能體會到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母愛精神。但是對于人間的'母愛,人間的各種真愛,沒能體會出來。我想,是否可以把我在課上寫的最后一段話的其中一句“我想,愛比死或比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有它,只有愛,才維系著生命,并使它充滿活力。”直接展現出來,其實整篇課文要達到的情感高度就是這樣一種精神――愛比死或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是遺憾,在課堂上沒有抓住這個點,錯過課堂上本該可以擁有的精彩。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說明我在設計教案時,對教材內容沒能夠吃透,對教材外的意外生成,也沒能夠去好好的把握。
這些足一說明在教學中我存在很大的問題,還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自己語文的課堂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麻雀》教學反思2
讀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確實被老麻雀那種偉大的母愛精神所感動。我反復地思索著:小小的生靈竟然有人性之愛?!我選擇了本課上研究課,就是因為感動。課堂伊始,從“課文動畫,激情導入”到“初讀課文,初步感知”到“細讀感悟,合作探究”再到“精讀課文,感悟思想”的每一個環節,無一不是為了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而設置的。在教學的同時,我注意體現以下兩點: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由于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為了提高學生評議朗讀的質量,教師應相機教給學生一些評議方法。比如:評議別人的朗讀時,先評優點,再論不足;先看是否做到正確流利,再看感情處理;從整體效果到局部語句;先自己讀一讀,與他人比較后再作評議;根據語句的意義,評議朗讀時輕重緩急、語氣語調是否恰當;推敲重點語句,從而確定朗讀時重音、停頓等是否合適,等等。掌握了評議的方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才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是語文實踐,“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自由、愉悅、和諧的實踐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多讀、多動、多思、多說、多聽,盡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學《麻雀》一課中,從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我都引導學生自已讀,自已學,自己匯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從找老麻雀、小麻雀、獵狗的特點,到發現老麻雀救小麻雀時的矛盾的表現,再到體會“一種強大的力量”。整個過程,老師僅僅起到點撥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麻雀》教學反思3
先說課,再上課,然后教后反思。說實在話,中小組織的這次青年教學比武活動搞得真是實實在在,教者沒有嘩眾取寵,組織者也沒有留于形式。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通過活動對我幫助也很大。在這兒,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簡要的回顧與反思。
首先,對學生的了解。因為是借班上課,學生完全陌生,一堂課下來,覺得要上好一堂課,在上課之前應該對所教學生作必要的交流了解。今天,在這個方面,自己感覺做得欠缺。教學過程的順利展開,執教老師必須要考慮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等。課前“閑聊”,我本想讓學生背誦古詩,然后教師小結,以這樣的形式進行。后來臨時改成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理話:你最喜歡上什么課?盡管是課前談話,我覺得這個話題較好,學生有話可說。這樣在說話過程中師生關系就能漸漸融洽,為課堂教學的正式進行提供了比較的氛圍,也為課堂教學作了一些鋪墊。
其次,關于談話揭題。在說課的時候,我也提到,一開始,我想以學生秋游動物園,見到自己哪些喜歡的'而有趣的動物作為話題導入:有一只并不起眼的麻雀;后來,又考慮以韓紅的歌曲凄涼的《天亮了》引入,擔心歌曲會“喧賓奪主”,因此,最后根據《麻雀》一文作者寫于1870年左右,距今約130多年的時間,結合本文揭示的人文內涵給人的啟迪等方面考慮,決定用談話導入:有一只麻雀它已經活了130多年了,你相信嗎?作為話題導入。課堂實踐下來,我覺得還是達到了我的預設要求,這一話題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同時也為后面的主題揭示作了一個鋪墊吧。在這里同時也暴露了自己在備課過程中一個疏忽的地方,那就是既然提到了麻雀活了130多年,那我應該事先準備一些有關動物壽命方面的信息。特別是麻雀,一般情況下能活多長,以此來顯示本文麻雀的不一般。
第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我覺得初讀課文時,對學生初讀課文的要求不能太多。因此,我在一般預習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這一次在讀的要求上,我稍作調整,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及心情變化,這是為下一教學環節(品讀第4、5自然段)作準備。對于這一要求的調整,在課堂實踐中,我覺得應該是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我有意識地抓住一名叫陸玲玲的學生,這位學生的讀的過程中,在遇到讀不準的字詞時,能自覺地查閱字典。我結合本文中“搖撼、嗅、扎煞”等詞語的教學,教育學生,預習課文要養成認真朗讀的習慣,在讀不準的情況下,要不怕麻煩,能運用工具書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這樣一個教學臨時處理,對陸玲玲,對其他的學生都是有益的。當然,在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我也發現自己缺乏必要的點評及朗讀指導,這在后面的理解閱讀過程中同樣體現出來,這應該是自己的不足之處,今后應努力之。對課文內容的整體了解,我著重通過簡要的板書來體現:
從而讓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說到板書,上完課才知道,在板書設計上,還有一個大大的,紅紅的“愛”字沒有及時進行板書。這大概是緊張的緣故吧。同樣是這個原因,在學生對全文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后,為了渲染氣氛,結果在課堂上,我把準備好的幾句鋪墊的導語給遺漏了,這些導語是這樣設計的:為了可憐的小麻雀,盡管獵狗虎視眈眈,可敬的老麻雀還是毫不猶豫地飛了下來,落在了獵狗的面前;為了可愛的小麻雀,盡管獵狗兇殘成性,勇敢的老麻雀還是無所畏懼地飛了下來,落在了獵狗面前;為了自己的可憐又可愛的孩子,盡管獵狗如怪物一般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可偉大的老麻雀還是不計后果地飛了下來,落在了獵狗面前
第四,關于抓住重點段中的重點詞句,細讀感悟。課堂教學下來,總體感覺比較凌亂。教學設計本想抓住:“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等句子展開,教師點撥并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然后教師總結:老麻雀后悔嗎?老麻雀有拯救自己孩子的能力嗎?沒有。因為誰都知道,面對它的是一只龐大的如怪物般的獵狗,跟獵狗斗,這無疑是以卵擊石。雖然這樣,為了小麻雀,老麻雀準備著一場搏斗,準備著一場力量懸殊的搏斗,準備著一場沒有懸念的搏斗。多么可敬的老麻雀,多么偉大的老麻雀,為了自己的孩子,老麻雀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結果教學中,這一重要環節,沒有把握好。品讀文章,給人的感覺大概是蜻蜓點水;同時也沒有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我想這應該是我今后課堂上努力改進的重要方面。
最后,關于說話片段的設計。“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沒料到(),沒料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冷場”,我當時挺納悶:為什么學生會說不上來呢?后來我發現,在出現說話內容時,應考慮學生的能力,降低難度,讓說話內容逐個出現為好。這改動雖然是較小的,恰恰說明我在備課時還沒有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上好一堂課,真的不容易。通過這一次教學實踐活動,我覺得平時應克服“眼高手低”的習慣,踏踏實實,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麻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麻雀》教學反思06-18
《麻雀》教學反思11-07
《麻雀>教學反思01-07
《麻雀》教學反思01-06
麻雀教學反思范文07-04
《麻雀》的教學反思范文07-05
《麻雀》教學反思范文01-23
《小麻雀》教學反思06-14
《麻雀》教學設計及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