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掛飾》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掛飾》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掛飾》教學反思1
本課意在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美的東西可以用來再組、加工,成為與眾不同的小掛飾。故課前我就布置了讓孩子收集彩色紙、吸管、麥稈、果核、果殼、鈕扣、貝殼、小石子及針線等材料。在本科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將收集到的東西隨意的用針線串起來,展示給大家看好不好看。從而使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穿在一起都好看,引導孩子再觀察、討論:像紙片這樣的材料需要進行什么樣的加工串起來才好看?小石子等較硬的、無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辦法連起來?
《小掛飾》一刻鐘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有這樣的描述:通過學習初步了解小掛飾的制作方法。技能目標較熟練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對各種廢舊材料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所以在講授《小掛飾》一課時,讓學生在歡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受剪紙的快樂,在通過自身的實踐、感受、交流,掌握剪紙技巧,通過比較、動手,掌握因物象形的拼組形成掛飾的成功感受,成為本課學習的主要引導方法。其實教師的直觀演示制作會給孩子起到啟迪的作用,并且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取得了成功。
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的孩子知道把自己做的最好的作品送給自己的師長朋友,讓自己的親人一起來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這一點引領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增加關注孩子情感的培養的環節。
《小掛飾》教學反思2
這節課也是一節手工課,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前,我就進行了精心地設計,力爭使課堂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達成目標。
1、導入課時,激發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我戴上各種制作好的小掛飾,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直觀的認識。隨著課件中各種各樣小掛飾圖片的播放,學生發出了一陣陣的贊嘆聲。然后,我通過語言,激發孩子進行的欲望。在孩子都想要來試一試時,我讓孩子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
2、學生嘗試,發現問題。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一開始我沒有教孩子怎樣制作,而是讓孩子自己發揮原有的經驗和想象自己嘗試,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孩子們興奮地開始制作了,但是不一會兒,問題就出現了,很多孩子不會打扣。通過演示講明方法,再次激發了孩子制作小掛飾的興趣。
3、小組合作,完成創作。我剛演示完,孩子們就小組合作開始動手制作小掛飾了。這種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孩子們共同探究制作的方法,相互協助,培養合作精神。
4、在展示環節我讓學生將做好的小掛飾佩戴在身上或者頭上到臺上來隨著輕松歡快的音樂自由展示。學生們興奮極了,非常自信的展示了自己的創作,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熱情的掌聲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們已經能夠掌握了制作方法,同時我還發現,孩子們也創造了一些方法。這節課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分析這節課,我覺得主要是:導入課時部分,我通過實物展示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自己進行嘗試,嘗試中發現了問題。帶著學生的問題,我針對性地教學生制作的方法,再讓孩子小組合作,完成創作,這樣學生就容易掌握了。另外還須加強色彩的指導,這是我今后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小掛飾》教學反思3
本節課一開始,先設疑: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漂亮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看看?然后把我自制的小掛飾掛在黑板上,戴在脖子上、手上,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個個躍躍欲試。在制作的過程中,簡直出乎了我的預料,有的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的項鏈等掛飾非常對稱,確實給人美的感覺,有的學生能夠把我講的方法綜合運用。
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大膽地贈送給老師或者好朋友,增強了學生與他人的感情紐帶關系。
本節課不足的地方是有個別學生動手能力差,一節課也沒有制作出一件小掛飾,對這樣的學生要耐心輔導。
【《小掛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掛飾》教學反思06-28
《小掛飾》的教學反思04-04
《小掛飾》教學反思07-30
小掛飾教學反思范文02-06
《小掛飾》教學反思5篇09-02
小掛飾教學設計11-26
《小掛飾》教學設計09-09
《小掛飾》教學設計01-29
《小掛飾》教學設計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