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科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植物的根》科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反復閱讀和理解教材、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作用。
2、科學探究目標:觀察植物的根,設計并做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研究植物根的吸水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實驗設計。
本課學習的重點我定位在:學生設計實驗驗證植物根的吸水作用。因為對于根“固定植物”的作用,我們農村的孩子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也無需實驗探究。對于根“吸收養分”的作用,學生可以結合第一單元“溶解現象”來理解。所以在學生猜想根可能有吸水作用的時候,出示實驗材料,讓學生設計實驗來驗證。由于這個實驗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所以在課堂上主要讓學生設計實驗。
二、教學重點的落實
教師首先出示一組給植物澆水、施肥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然后根據這些現象進行猜測,根有什么作用。
接著教師出示實驗材料,讓學生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根的吸水作用。
從課堂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不是非常順利,主要原因是教師將所有的實驗材料都呈現給學生時,學生對有的器材不知道該怎樣用,耽誤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我及時調整了教學方式,效果還不錯,具體如下:
1、首先教師出示:盛水的集氣瓶和一棵帶根植物,為學生怎么做這個實驗。
學生在說到把根浸入水中,注意觀察水的多少的時候,有的孩子就提出這個方法不嚴謹,因為水同時會從瓶口蒸發掉,影響實驗結果。要想把瓶口密封住。
2、教師此時出示:橡皮泥、白色泡沫、棉花團、食用油等,讓學生說說這些材料能幫上我們的忙嗎?
3、水有變化的話怎么標記呢?
孩子自然想到用彩筆劃線或用皮圈做標記。
三、課后心得
實驗材料的呈現一定要和學生對實驗思路的構想同步。教師在備課時著力點應該放在對學生基礎和能力的把握上,教師在課堂上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和接受能力上。課堂三部曲:課前準確定位,課上密切關注,方法隨時調整。
【《植物的根》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植物的根》科學教學反思07-29
大班《植物的根》科學教學設計12-17
《植物的根》教學反思精選多篇12-14
《植物的莖》科學教學反思08-09
科學《植物的莖》教學反思06-23
《植物的莖》科學教學反思08-09
《植物的根》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4-18
小學科學《根和莖》教學反思08-27
科學動物和植物教學反思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