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網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網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又進行了一周的教學,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記錄和反思,以記促思,以思促教。
思效,我通過第一單元的習題答疑課,發現幾堂課線上教學課講完,學生的差異很明顯,有些同學平時課堂積極連麥,習題的整體準確度就明顯較好。教學中我比較注重科學實驗,但是通過練習和答疑發現,很多學生并沒將實驗和結論相關聯,比如有一道題“( )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正確答案是一定濃度,但很多學生記住了實驗中不斷加鹽改變了沉浮,所以回答的是加鹽的液體。本來是想通過實驗讓學生對結論印象深刻,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是我教學中對學生引導通過現象去探究結論做的不夠。
思得,及時記錄所得,總結成功之處。《給冷水加熱》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導入,學生們積極連麥,氣氛活躍,緊接著通過實驗現象,與第一單元《沉和浮》的知識相聯系,引導學生提出沉浮現象與重量、體積有關的猜想。然后通過對比實驗對學生猜想進行驗證。整體教學相對流暢,而且引導學生與所學知識相結合。指導老師對于這節課我向學生提出的幾個引導型的問題提出了表揚。教學預設效果也基本達到。
思失,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我課前準備好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的效果也會有一些出入,對于這些不足,我進行反思。還有,在個別課堂上我對孩子的`引導還遠遠不夠,各方面還有待提高。如《液體的熱漲冷縮》一課中讓學生想辦法怎樣讓水在透明管子里的變化看得更清楚,當時已經展示了實驗用具,如果再加以引導學生就可以了解紅墨水的作用。但是我拋出了問題沒有讓學生回答就給出了答案。科學課上對于我向學生提出的關鍵問題,或者學生提出的問題,產生的疑惑,我應該花時間去引導,想辦法和學生一起解決,而不是為了追求教學進度,放棄給孩子充足思考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才能讓學生思維得到發展。
思改,“思”的最終目的是“改”,我和指導老師一起通過對各個教學環節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對自己提出了以下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1、教學方法:注意“啟發法”和“講授法”的運用,關注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2、教學目的:不應該只為了追求知識目標,不要過于注重結論,否則就會表現在當學生回答到點子上時,就馬上肯定。畢竟學生雖然看到相同的現象但他們的表達是不一樣的,要充分尊重學生。科學要引導學生從現象到本質,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對實驗結論的渴望。
3、教學過程: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注意知識間的聯系,避免學生片段性的記憶。注重引導性問題的設置,做好預設。
及時的記下這些得失,爭取日后做到揚長避短,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小學科學網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網上教學反思01-19
網上教學反思10-31
小學歷史網上教學反思07-29
小學歷史網上教學反思11-04
小學語文網上教學反思11-10
《網上呼救》教學反思02-18
網上呼救教學反思05-30
《網上呼救》教學反思06-10
網上搜索的教學反思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