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1
自我感覺總體不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落實到位了。
1、在這節課中我通過兩次的豎式比較,第一次,商是一位數的表內除法筆算和今天新授課中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的比較,在比較中學生更清楚的知道今天的筆算要除兩次,學生戲稱豎式是“兩層樓”了。第二次,被乘數的十位能被除盡的筆算和被乘數的十位不能被除盡有余數的筆算的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突破了難點,從而使學生對筆算除法的方法掌握較好。
2、分小棒的操作,使學生主動地去理解算理,從而了理解豎式的意義。兩個例題,用了兩次的小棒,第一次,使學生明白了筆算除法從高位除起。第二次,學生很有趣的問多了一捆,這多的一捆可不可以拆開來?使學生明白當十位有余數時,和個位合起來再除。這樣就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3、在課中的巡視和反饋看,學生對第一個例題掌握很好,同樣的練習很少有學生錯誤的,但對于第二個例題,錯誤的同學相對比較多,分析其原因,由于例一的負遷移,很多學生以為第一次除好后,十位是歸“0”的,因而在格式發生錯誤。從而說明在課堂中,對于例二,我還是沒講到位,老師點到了,但學生還沒完全的掌握。老師的點撥與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這點該引起我以后課堂教學的重視。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2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是用一位數除商兩位數的延伸,是以一位數除兩位數為基礎的,主要是解決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時,要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的問題。
先復習一位數除商兩位數筆算除法,為學習新知識起到孕伏作用。接著引導學生以小組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習,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能力。在總結法則時,先讓學生討論匯報小結法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構建能力。練習的設計突出有針對性的對容錯的問題進行訓練。
教學調整:
在這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來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但教材編寫進度太快,直接讓學生學習被除數百位不夠除,怎樣處理的筆算情況,學生有困難。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將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劃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讓學生來探究被除數百位夠除的筆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來探究被除數百位不夠除的筆算方法。
從學生的起點出發重組教材
教材中的安排是直接出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白位不夠除)的筆算,教學講究循序漸進,還不會爬,如何會跑?所以這里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在此課之前先出示684除以2讓學生嘗試筆算,以這一題為切入口讓學生理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順序,然后讓學生嘗試百位有余數的筆算,最后讓學生嘗試百位十位個位都有余數的筆算,這樣的處理將難點進行逐一分解,分小步子進行教學,學生容易接受,而且掌握得比較
扎實。教材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但并非“教條”,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合理地,分析教材,改造教材使其成為真正有用的課程資源。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3
上完這節課,讓學生判斷出發算式商是幾位數,在例題中,學生根據觀察被除數312的第一位數比除數4小,應該用被除數的前兩位數除以4,很容易判斷出312÷4的商是幾位數,通過提問“7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學生在交流中體會到“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時,就要用它的前兩位去除,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進一步鞏固算理。本節課中,通過例題于復習題進行比較,這樣在比較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商是三位數還是兩位數的除法,關鍵是商的定位,此外,課堂中要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學生在鞏固練習,家庭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左右為情況完成比較好,豎式格式較為規范,個別學生在寫橫式時漏寫余數,或者是漏寫橫式答案。讓學生進行估算得數是幾位數,或者是讓學生估算得數是幾十多,幾百多,可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確率,練習中還出現了一些乘法的習題,培養學生的注意品質,讓學生在計算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計算時把數字看清楚,豎式的數位對齊,養成計算完要驗算的好習慣,培養計算時要細心,耐心,用心的好習慣。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4
筆算除法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學會了除法算式的寫法,并且學習了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數是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這一課時的內容是一位數除兩位數,商兩位數或者三位數的筆算。力求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過程,了解除的順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初步掌握筆算除法的方法。
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精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嘗試、操作、交流、實踐……,在多種數學活動中學習除法筆算方法,具有以下特點: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為例,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探索42÷2怎樣算。在學生獨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學生通過分小棒,知道結果;交流活動展示了學生探索的成果,也顯示出學生對筆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明確學習內容。通過課件再現分小棒的過程,并以師生對話教師板書的方式,共同經歷筆算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筆算除法的順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接著,請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筆算除法。在這里,先讓學生用豎式計算52÷2,并告訴學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寫豎式”。我們看到,有的學生動手分小棒,有的學生直接寫豎式,每個學生都在認真探索。1分鐘過去了,我請寫完的同學和同桌說一說,是怎樣算的;2分鐘過去了,請學生向全班展示,師生分享著成功的喜悅。展示后,課件動態顯示分小棒和筆算52÷2的過程,并在黑板上再現除法豎式,理順思路,提升了學生對除法筆算過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師特意請學生回憶比較42÷2與52÷2的筆算過程“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突出52÷2的第二個計算過程,即被除數十位上余下的數與個位上的數合并,再繼續除,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的筆算方法。
2.精心安排實踐應用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探索除法筆算方法后,組織幫小動物檢查對錯的活動。全班學生仔細地檢查小猴、小鴨、小花貓和小山羊所寫的豎式,爭先表達自己的檢查結果。在學生檢查糾錯的基礎上,我提出:“你想提醒大家在筆算除法時應注意些什么呢?”此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很認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我們聽到了不同的意見:‘不要忘記寫余數”“數位要對齊,特別是商和被除數的數位要對齊”“要看清楚被除數,在第一次商后,十位上還有沒有余數。如果沒看清,忘記了把題算錯”“橫式不要忘了寫上得數”……。這些來自學生的提醒,真實、親切。幫小動物檢查對錯的活動,既幫助學生加深對除法筆算過程的理解,又使學生獲得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通過這些活動,原本枯燥的計算充滿了活力,學生學的主動而有興趣。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5
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算理、基本的運算思路和豎式寫法。但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想通過分小棒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在教學例1時,通過讓學生動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給2個人,看看每人分到幾根?讓學生想著分一分并用口算說一說怎么算,然后通過課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讓學生用口算說出分的過程;40÷2=20 2÷2=1 20+1=21。接著讓學生嘗試用豎式解決42÷2,我把學生嘗試的豎式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有沒有問題。但是,這正是孩子們所困擾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豎式的書寫方式是他們的困惑,不能把豎式各部分與小棒對應起來,導致孩子們對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樣寫。發現問題后,我趕緊用課件邊演示邊講解豎式每部分表示的意義,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這部分既然是學生的難點,教師要是引領孩子一起學寫豎式,一開始就讓孩子明確豎式寫法,比發現問題再糾正要好。
另外在例1發現問題后,我沒能應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只想著讓學生跟例2對比一下,可能會更容易理解,但結果卻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當時能針對例1進行練習,使孩子能夠及時鞏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為前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后面的練習沒能解決。另外,在導入環節用時也稍長了些,復習的內容稍多了些。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6
新教材中,教材例題的編寫非常精簡,有些知識點的跨越很大,教學“一位數除三位數”時,教材只呈現一個例題(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三位數”只在做一做中出現。而這部分知識難點較多: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試商,正確判斷并計算“商是兩位數或三位數”這兩種類型的題目。這些都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例題教學前,我加入了商是三位數的題目,除了可以加深對筆算除法算理的理解外,還可以與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形成有力的對比。
雖然,通過復習鋪墊、自主探究、交流反饋、對比發現,學生對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除法的算理已經清晰明了,但僅此,學生要想正確計算,還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熟練把握,而那些學習處于中、下等水平的學生,學起來仍很吃力。尤其是商是三位數的情況,學生往往會同時移動兩位來計算,造成了計算上的錯誤。但全班整體掌握較好。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在教學時,一定要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所有知識點,把握編者意圖,并根據班級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造就一節高效的課堂。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加一位數教學反思11-04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反思01-21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教學反思06-15
《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教學反思01-08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教學反思06-22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06-28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04-14
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教學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