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和紙船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箏和紙船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幸聆聽王震男老師的《紙船和風箏》,帶給我暖暖的幸福感。從課堂一開始到結束,課堂都充斥著學生與老師的幸福感,洋溢著溫暖的氣息。
幸福從何而來,幸福來自朗讀。王老師從一開始的讓孩子帶上開心的心情來進入我們的課堂學習。王老師緊緊抓住“幸!保踝x時便讓孩子說一說對“標一標”、“讀一讀”、“想一想”,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初讀要求。孩子們帶上三個要求,認真地,仔細地,大聲地讀課文,讀完一遍再讀第二遍,給那些速度較慢的孩子以足夠的時間,這樣每個孩子對初讀的體驗都能較滿足。
隨著課堂的深入,王老師對朗讀的指導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但是其間任何的讀都離不開松鼠和小熊帶給我們的那種幸福。它們得到了別人的祝福,樂壞了,“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他樂得!薄八墒笠话炎プ★L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他樂得。”王老師讓孩子通過觀察小熊和松鼠的表情、動作將他們那種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通過視覺的沖擊,孩子們自然有所感觸。在這基礎上,王老師巧妙地將課前談話中日積月累的詞語作為示范,引用其一!靶⌒苣闷鸺埓豢,樂壞了,他樂得眉開眼笑。”這樣一來學生表達的欲望真正被激醒。瞧,孩子起立說得有滋有味,還有那原生態的動作。正是王老師給了孩子們一個個臺階,讓孩子們沿著扶梯拾階而上。有過這么豐富的體驗,學生讀好“樂壞了”的句子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王老師同時還引導孩子體驗高興時的語氣,速度一拉快,高興勁兒就更不用說了。
幸福從何而來,幸福來自師生的互動。王老師的聲音是那么親切,與學生的互動是那么和諧,儼然是班主任與自己班級的學生。我想,那是因為王老師一上臺給學生,給在座的老師的感染,是親和力幫了忙。學生一直處于暖暖的幸福感中,我們在座的老師也被這種幸福感染著。
“祝幸!保@種幸福在山頂與山腳之間;“幸福從何而來”,在那潺潺的溪水中,裝在漂流的紙船里,系在高高飄蕩的風箏上。
幸福從何而來,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站在學生的立場,更多地關注學情,與學生拉近距離,讓學生感覺教師是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能夠更大程度地融入課堂。謝謝王老師帶給我這種幸福的體驗。
【風箏和紙船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風箏和紙船教學反思02-13
《風箏和紙船》教學反思范文07-02
《紙船與風箏》教學反思06-26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12-03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02-22
《紙船和風箏》的教學反思06-23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06-26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07-04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