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優秀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1
自開學到現在,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開展了一個月的時間,說實話,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這個詞語并不陌生,但是剛開始我們都覺得無從下手、一頭霧水,好在我們各班任課老師在校長的帶領和指導下,積極地對小組合作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嘗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勢如破竹,蓬勃發展。下面我就說說我在我們班開展合作教學時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首先說說取得的成績。
1.劃定小組,確定小組的成員。我從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性格、身高、視力等多方面綜合權衡,確定小組成員,并為每個成員編號,以便于管理。
2.制定了小組評價機制。任命小組長為記分員,小組長負責根據小組成員在聽講、紀律等方面的`表現給他們相應地加分或者減分。小組長每天給成員計算一次總分,評出一名小組之星。一周結束,計算每個小組所有成員的總分,評出冠軍小組和亞軍小組,給予相應的獎勵。我們班上個周的冠軍小組得分是陽光組,得分是51分。亞軍組是團結組,得分是48分。
3.初步規范了學生的課堂語言,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比以前更規范了,更有集體意識了。比如現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能夠主動地說“我代表某某小組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完畢,哪個小組還有補充”、“請大家跟我看課文的第幾段”等等這樣的規范性語言。4.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識記生字的環節,我讓前后兩名同學互相檢查字詞,一個讀一個聽,或者在小組內輪流開火車讀詞語,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對于一些適合分角色朗讀的課文,先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然后個別小組在全班展示,這樣就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再就是一些有價值的、學生解決起來有難度問題,放手給小組討論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缺乏良好的傾聽習慣。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并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地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課桌碰得咚咚響,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讓學生簡要記錄別人發言的主要觀點,并與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二是開展道德教育,使學生明確不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是一種不禮貌行為,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逐步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2.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化的苗頭,通過課堂觀察來看,小組討論時只有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發表意見,而其他成績較差的成了旁聽的角色。小組交流匯報時每次也是固定的幾個同學起來匯報,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來。
3.合作點的設計還不夠靈活。目前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主要集中在檢查生字認讀情況、交流識字方法、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問題上,4.小組長的責任意識不夠強。經常忘記自己的職責,只顧自己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課堂上有些同學聽講不認真,小組討論時有些同學發言不積極,小組長經常置之不理。就拿每天把小組成員的得分登到墻上的表格這件事來說,老師提醒了就去做,不提醒就不去做,缺乏認真負責的態度。
總之,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自制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較差在低年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我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通過多種方法和形式去引導學生,并持之以很,相信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就一定能取得實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班上的每名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2
自今年春天開始,我校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使我們的課堂煥發出蓬勃生機,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展示在大家眼前。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悄然發生變化,原有的單
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已被打破,出現了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對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意義重大,為學生充分展示并發揮創造潛能鋪設了路徑和舞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與以往以知識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班級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得不到參與機會而處于旁觀、旁聽的被動地位,賦予全體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與權利。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了主動學習和創新的'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固然有很多優點,然而在平時實際運用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處理,找出對策勢必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甚至有負面的影響。例如:我們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均勻,這樣,在一個組里學習水平勢必參差不齊,學習水平高的學生發言的機會要多,部分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怕出錯讓同學笑話,長此以往學生的發展會極不平衡,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還有的同學會出現盲從,迷信學習好的學生,認為,他學習成績好分析的肯定是對的,人云亦云。另外,由于分組教學廣泛流行,被很多教師當作每一節課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無論需要不需要,都要討論,片面追求熱鬧的課堂氣氛,這樣有些不自律的學生借機玩耍,沒有養成動腦思考的好習慣反而學會了課堂起哄,降低了學生對討論的興趣,更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時間一長會給學生的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難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如果這樣就失去了分組學習的初衷,我們本來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現了上述問題,我們的分組合作學習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那么,怎樣才能克服以上問題,增強小組探究學習的實效性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
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中。現在有的課堂學生看上去非常活躍,但它只來自一部分學生,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他們不習慣也不會主動思考,不知從何想,更不知從何說,難于用語言表達,教師要耐心扶助,除教給他們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還可努力創設便于學生思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動腦欲望,逐步形成動腦,動口的習慣,讓學生在小組中敢想,敢做,敢說。
其次,要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并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地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課桌碰得咚咚響,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讓學生簡要記錄別人發言的主要觀點,并與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二是開展道德教育,使學生明確不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是一種不禮貌行為,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逐步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總之,在學生從事小組交流等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一步步的引導學生達到活動目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間的知識、態度、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3
本學期在學校大力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評價方式的前提下,我也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通過這幾周的摸索、體會和反思,我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
一、在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的氛圍中學生上課和老師互動的熱情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了,在以前很多上課從不抬頭,從不發言的后進生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小組爭得榮譽而努力。使這一類學生在課堂中找到了自信和自尊。
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在以前是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的學習,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老師寫什么就記什么,在學習上沒有主動性,某個知識點老師沒講到就從不去思考,學習過程只是被動的記憶,完全沒有自己是思想。在現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思維被啟動了,在思維碰撞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的觀點。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更深刻更全面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在以前的課堂上,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就像是給學生指路,老師憑借自己的經驗給學生指出一條自認為最近、最好走的路,學生或許可以很快的到達目的地,但是由于沒有自己的想法過不了多久就會遺忘。現在通過導學案、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獲得知識就像是給學生一張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出一條到達目的地的路,在學生的探索過程中或許會繞遠路走錯路,但是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路,最不容易被遺忘的路。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探究不斷的嘗試、思考、討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全面的掌握知識。
四、學生在合作探究和展示中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最近兩周到建業外語學校和73中聽課學習的過程中給我最大震撼的是這兩所學校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展現出的能力和自信。一節課可以在老師幾乎全程不參與的情況下由學生自行組織自學、探究、展示、評價整個流程。暫且不說這節課的效果如何,單看從這節課上體現出學生的自信、學生的組織能力、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駕馭課堂的能力讓所有聽課的老師為之一振。反觀我們自己的學生,也許在考試成績上并不亞于他們,但是在成績之外的其他方面卻是遠遠的落后了。以前,我們總是說現在的學生動手能力差,理解能力差,表達能力差,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差,并把這些都歸咎于社會和家長。但事實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也是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只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把考試分數看做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從而忽視并限制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正是改變這種現狀把只注重分數應試教育向重視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轉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這幾周來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摸索和嘗試中我也產生了一些困惑:
一、在73中聽的兩節示范課都出現了教學目標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有一節課更是拖堂了20分鐘。在對這種課型進行嘗試的時候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時間的控制上比講授式教學的難度大的多,一節課的容量也比以前少很多,上課時總是感覺時間上不夠用,也總覺得有很多東西沒有講到,上完課心里總是不踏實。
二、我覺得新的教學模式重視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傳統的教學模式關注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們的長期奮斗目標,而學生的考試成績又是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校當前的生命線。怎樣做才能把長遠的目標和當前的現實結合在一起,怎樣才能既提高學生的素質,又提高學生的成績?
以上是我最近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范文4
從松山聽課回來以后兩個月的時間里,近日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在自己的課堂上要不要將外出學習的課堂照搬到我們的課堂上來呢?這是不是適合我們的課、我們的學生呢?下面是我在近一段時間在歷史課任務分配、問題討論及新授課講課方面的一些實踐和想法。
1、歷史課任務分配實踐。我們可以將一節課的`歷史內容分解成與小組數相同的幾個問題,每組一個或兩個問題,可以教師指派,也可抽簽分派,看哪個組答得最快最準確。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將問題列在黑板上,學生看書、討論歸納后派代表到黑板上將答案板書出來,其他小組到黑板上修改補充,然后教師講評;第二種是教師出示問題后,學生看書、討論,將答案整理歸納,然后派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補充,后教師講評。
2、合作學習的討論實踐。我們可以將每節課中最重要最難理解的問題,讓所有的組都一起討論解決。當然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然后將問題分配給各個小組或者小組自己選擇;二是各組討論歸納答案,一個組先答,其他組補充、糾錯。通過實踐,前一種方式更容易操作,也容易騰出時間來講評。
3、(想法)合作學習中講新授課。我們在上新授課時可以將歷史學習內容分成與小組數目相當的部分,讓各組自由選擇,或者抽簽決定某組講哪一部分內容。任務接受之后,各個小組成員首先要自主學習,然后討論決定采用的講課方式。講課方式可以是推薦某一個人代表全組講課,小組同學給講課者提供自己的建議,講課者在有任務時,可以讓各小組同學分別去完成,講完之后,學生分組進行評議,給出一個分數,并陳述理由,講課者自行評價,最后老師總評。
以上看法僅是我個人的淺顯認識,請大家批評指正。
【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優秀】相關文章:
關于小組合作教學的幾點反思 教學反思12-05
《小組合作學習》優秀教學反思(精選6篇)06-15
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反思05-14
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教學反思07-29
小組合作的體會教學反思06-20
實驗小組合作教學實錄與反思07-05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10-15
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反思范文02-11
關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反思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