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1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節內容,是在一個數除以整數基礎上的延伸。所以在教學中最關鍵的就是用轉化思想把它轉化成一個數除以整數來計算。
本學期第三代導學案的使用一直在摸索改進中。前段時間導讀單在課前批改,更正,上課時再交流,總覺有點重復,而且一交流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又完不成,本節課我進行了改進,上課不再交流,直接展示導讀單中例題的核心內容,提問重點知識,然后進行分層訓練,學生演板,向大家講解計算過程,下面的同學可以對講解提出質疑。講解的.重點放在分層訓練的第一題,教師的角色知識只是引導學生把沒有講明白的地方再講明白,真正講不明白的讓其他學生補充,如果沒有人補充,就在抽查下面的同學,看是否真正學明白。就這樣一節課下來,不到40分鐘就進行完了這堂課。評課時回想起來,這節課確實做到了吧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讓學生說,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學生有時說的不完整,甚至表達不太清楚,但是只要學生敢說,學生總會有進步的。
這節課雖然學生說了,但總覺說的還不夠,下面的學生交流還太少,特別是分層訓練第一個題,雖然提問了幾個學生,但沒有讓同桌交流是一大缺憾。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全體,所以小組交流、同桌交流切不可少。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2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學生學習過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進行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較容易掌握。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卻是個難點。而商不變性質正是聯系舊知與新知的橋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在教學中,復習舊知后,我要求學生根據214.5÷15=14.3,利用商不變的規律直接寫出21.45÷1.5、2.145÷0.15、0.2145÷0.015的商。這是學習層面的一個飛躍,但卻是有根據、有基礎的飛躍。學生能根據商不變性質來說理,就證明了這個飛躍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只要緊緊抓住商不變性質這根線索,這部分內容就能輕松獲得突破。
在教學除法豎式時,必須規范。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即運用商不變的方法把小數除法轉化成整數除法后,怎么書寫才能使計算準確率更高一點?事先我也進行了考慮。讓學生明白,小數除以小數的.關鍵在于轉化,即把除數轉化為整數。如何轉化,要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先把除數的小數點畫去,為使學生看得更清楚,我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小數點上打上小叉,再把被除數的原有的小數點打上小叉,向右移動,移動的位數取決于除數的小數位數。除數有幾位小數,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通過一些課后練習及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鞏固方法。
在計算的過程中,除數和被除數小數點位置的確定是一個難點,部分學生容易出現錯誤,適時引用兒歌可以幫助學生較好的突破這個難點!巴庖茙,里移幾;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補零要牢記;上下點點要對齊!
在作業反饋中,我發現學生計算錯誤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能順利的移動小數點。通過移動小數點把除數變成整數,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也都能順利完成,關鍵是后進生總是忘了同樣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或者移動得次數與除數不一致。雖然他們知道除數與被除數的小數點移動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來的,但是他們在做作業的時候,就忘記了。
二、在完成豎式的過程中,個別同學書寫不認真,數位對不齊。這也是部分學生錯誤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原來的小數點對齊。
四、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夠時忘記在商的位置上寫0,再拉下一個數。還有部分學生用余數再除一次。
現在反思其中的問題,覺得教學中在商的小數點的處理上沒有具體的細化分析和引導,學生的理解也沒有真正到位。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出現了紛繁的錯誤也就再所難免了。因此,只有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去思考設計教學,不能以為一些問題能很簡單的生成。教學從學生的新知生長點上去展開重點引導,在學生的迷茫處給與及時地指點,這樣或許效果會好許多。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3
今天,我上了一節《一個數除以小數》。從基本理念、教學構思、操作過程等方面去審視《一個數除以小數》的備課、教學教過程,發現了不少值得深思、改進的問題。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夠,從備課到講課,因為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生怕重難點不突出,生怕學生不能較為熟練地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和技巧,生怕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追求40分鐘以內的'所謂知識的完整性太多的顧慮,導致產生前怕虎,后怕狼的心理,縮手縮腳,該放手做的事情不敢理直氣壯地去做,走不出傳統教學模式的影子,影響著新課標、新理念的實施,特別是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
一、一個數除以小數計算方法的依據是商不變規律,又牽涉到小數點移動規律,又想從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引入,導至復習時面面俱到,時間用得太多。有點本末倒置了。
二、 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時,存在操之過急,包辦太多的現象。
本來,通過例5的學習,學生已經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的算理是“商不變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能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完全可以由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不必要把這個過程總讓教師“扶著走”。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4
本節課內容是小數除法的重點,關鍵在于要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一、驗證猜測,明確探究目標
引人新課的小猴分桃故事有兩個目的:一是回憶商不變規律,二是以舊引新,由整數除法得出的性質將其推廣到小數除法。之所以是“猜測”,是因為我并沒有讓學生說明理由,學生不假思索地立即舉手回答,也說明他們是憑直覺判斷。
二、巧設“階梯”,樹立探究信心
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學生把自己學習的過程作為認知的對象,理解、總結自己學習的全過程,掌握學習方法和解題策略。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就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去嘗試、探究、歸納、總結,掌握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為此,教師適時指導,采取多種形式,設計適當的坡度,架設必要的橋梁,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明確方向,越過障礙,樹立探索信心,形成探究學習的能力。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找出規律:根據商不變規律,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我適時點撥:我們轉化的關鍵是要把什么數轉化成整數?除數是一位小數時,把除數和被除數擴大多少倍?小數點怎樣移動。通過觀察分析,學生進一步明確:轉化的目的,是把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繼續提問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位數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轉化時被除數會出現幾種情況?這時學生的認識已形成了能力,很快總結出了三種情況。
針對學生理解知識的特點,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計探究過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當學生在探究學習活動中遇到困難時,適時加以點撥,指導學生進行探索與思考,這樣,不僅使學習活動順利進行,而且使學生充分體驗到解決問題后的成功喜悅,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自主探索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總之,有針對性地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并啟發學生根據需要適當加以重組知識結構,可以有效地促進思維的發展,不同思維方式的溝通,有利于原有知識和新知識的融合,抓住要點明確地揭示新舊法則的異同,并使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切實體驗到這些異同,可以有效地促進新舊法則的精確分化,有利于認知結構的調整與重建。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挖掘學生合作探究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5
本節課的學習自認為有一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第一,學習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二,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會算嗎?自己先試試。”
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思考出現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對一些細節處理得不夠明確,比如:給0.544÷0.16列豎式時,當除數和被除數擴大到它的100倍時,原來的'0和小數點沒用了就應該劃去,課堂上的板書這一點做到了但沒有強調,結果一部分學生在練習時沒有劃掉0.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6
本節課的學習自認為有一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第一,學習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二,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會算嗎?自己先試試。”
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思考出現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對一些細節處理得不夠明確,比如:給0.544÷0.16列豎式時,當除數和被除數擴大到它的100倍時,原來的0和小數點沒用了就應該劃去,課堂上的板書這一點做到了但沒有強調,結果一部分學生在練習時沒有劃掉0.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7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小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小數除以整數這一部分學生掌握好了,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就容易很多。學生在這個部分學習的重點是理解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只有學生理解這個性質,學生在把除數變成整數時才會有意識的把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另外在學習豎式計算時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書寫格式。在上過這一課時時,我班主要出現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把除數變成整數,導致在計算中生硬地模仿例題,例題除數是一位小數,擴大十倍變成整數,在練習中學生遇到除數是兩位小數的也是擴大十倍,然后計算。
2.有的學生對商不變性質理解不夠,錯誤地認為遇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只要把除數變成整數就可以了,不注意把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
3.還有的學生知道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但在計算時認為小數點對齊,就是和原來的小數點對齊,不知道和擴大后的小數點對齊。
4.在要求學生用乘法驗算時,學生搞不明白到底被除數和除數是擴大后的還是擴大前的,在驗算中用商乘擴大后的除數。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8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又是難點,它在計算教學中處于關鍵地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數的變化而變化”。
本節課的教學自認為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1.教學時我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將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小數除以整數)進行學習,注重“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課堂上注意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比如,列出算式7.65÷0.85后,問學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能不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呢?把你的思考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思考出現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件制作符合教學的需要,尤其是豎式的展示過程,把過程呈現的很清楚,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經過課后反思與老師們的交流,我發現本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1.復習環節應該加入“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本以為學生剛剛學習過“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另外考慮到時間問題,復習環節就沒有加入此部分內容,出現了在新授環節學生計算不夠熟練。為了本節課的學習,建議在復習環節加入兩道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沒有徹底講清楚“除數為什么要轉化成整數”。本節課,我也比較注重“除數為什么轉化成整數”,但還出現了部分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以致于在練習環節學生先把被除數轉化成整數,再把除數轉化成整數,理解錯誤。
3.在處理“12.6÷0.28”時,環節處理不是很合理。本節課在處理“12.6÷0.28”時,我是直接把豎式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做,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我高估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生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建議,此環節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
4.時間把握不夠好。本節課,在講解算理的時候用的時間比較多,占去了本節的的大部分時間,在處理練習環節用的時間比較短,最后也沒有進行課堂總結,匆匆的結束了本節課。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認識到了自身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逐步改進。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9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一個數除以整數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例5與例6聯系緊密,而且例5的后面沒有“做一做”,教材都放在了例6的后面了。于是我有了例5與例6一起講的想法。
課堂上我用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講完例5的7.65÷0.85(被除數的小數數位與除數相同)。我觀察了一下學生的狀態還可以,于是就接著把例6的12.6÷0.28(被除數的小數數位少于除數的小數數位)講了。這樣做練習的時間就少了,等到下午的自習課上,相應的問題就出現了。現在回想起來,例6的教學時我和學生都努力了,可是時間已到了一節課的后半部分了,學生的興奮勁已過,部分學生已感到累了,所以學習效果一點也不好。何況這部分內容是小數除法的難點。
為了彌補我的錯誤決定,今天我要好好為學生再講例6。期待著學生更好的消化小數除法突破例6的學習難點。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 10
今天,本著常態課的思想,給年段老師上了一節課。從基本理念、教學構思、操作過程等方面去審視《一個數除以小數》的備課、教學教過程,發現了不少值得深思、改進的問題。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夠,從備課到講課,因為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生怕重難點不突出,生怕學生不能較為熟練地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和技巧,生怕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追求40分鐘以內的所謂知識的完整性……太多的顧慮,導致產生前怕虎,后怕狼的心理,縮手縮腳,該放手做的事情不敢理直氣壯地去做,走不出傳統教學模式的影子,影響著新課標、新理念的實施,特別是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
一、一個數除以小數計算方法的'依據是商不變規律,又牽涉到小數點移動規律,又想從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引入,導至復習時面面俱到,時間用得太多。有點本末倒置了。
二、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時,存在操之過急,包辦太多的現象。本來,通過例4和例5的學習,學生已經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的算理是“商不變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能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完全可以由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不必要把這個過程總讓教師“扶著走”。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反思08-02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反思03-07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反思04-06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反思模板08-28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教學反思范文10-30
《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11-14
《小數除以小數》教學反思06-25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設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