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計劃工作,是指根據對組織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的分析,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要達到的組織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途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二年級音樂教學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五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用教材是國家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版)。本教材針對新課程標準精神而推出的。從教育觀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特點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本冊共分十一個單元主題:《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愛勞動》、《可愛的動物》、《小小音樂家》、《幸福生活》、《美麗的動物》、《過新年》、《農家樂》。
三、教學目標:
1、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2、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四、教學重點: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五、教學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六、教學準備:
錄音機、電子琴、磁帶、圖片、多媒體
七、改進措施:
1、繼續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繼續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學具準備、舉手發言等)作為音樂評價之一,期末采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進行考評。
2、機動靈活的選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設計教學過程,備好每一堂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一切音樂教學活動不強求一致,允許學生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3、課中調動一切教學手段,盡量把課上得生動有趣,真正吸引孩子注意,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后,認真反思教學,寫好教后記,及時改進教學。
4、加強備課和教研活動,認真鉆研教材,精心準備,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與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盡量制造輕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到音樂基礎知識、技能。
5、面對優秀生,多給他們實踐與創造的機會。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多鼓勵,樹立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
6、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7、加強綜合與滲透,即融入其它學科知識,真正體現學科間的的綜合。
二年級音樂教學計劃(二)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它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并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二年級上冊共編成6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欣賞、唱歌、學樂器、歌表演等,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二年級采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為主,生動活潑。
二、學生情況分析
1、二年級7個班,學生為啟蒙兒童,大部分以6周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已經初步養成了學習上課的習慣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教學目標
(一)欣賞音樂的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能通過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情景,體會主題。
3、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
4、能通過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后的印象。
5、能通過聆聽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夠整齊地按要求背唱歌曲;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及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過歌曲的游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能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圖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4、學會紅綢舞、秧歌舞步。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知道音有長短、高低,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2、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3、認識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節奏編創歌謠,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5、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6、能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7、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
8、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9、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為歌曲伴奏。
(四)知識技能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3、認識木魚,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4、通過圖譜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分音符的時值。
四、教學措施及方法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范唱,并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并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著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
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
7、評價可采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就是歌曲教學,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唱姿勢,會用自然和諧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會正確表現歌曲的情緒。
【二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音樂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3-22
二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3-22
音樂教學計劃05-17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小學二年級上冊的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3-22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05-01
音樂教學計劃集合15篇04-12
音樂教學計劃(匯編15篇)04-13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音樂教學計劃通用1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