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

時間:2021-03-29 11:32:18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一起來看一下吧。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篇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學校生活充滿激情,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 教材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兒童期,這一階段是兒童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他們剛剛進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這一冊的教育內容應當是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打基礎的教育,是學生由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自然銜接。

  本冊教材在“我在成長”教育主題統領之下,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不斷擴大的認知范圍,用社會關系、社會活動、社會環境三條主線,貫穿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等四個不同范疇,并使四個范疇形成彼此互動的關系。

  三、總目標要求:

  1、發展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認同、自我悅納的態度,積極進行自我概念與人格的建構。

  2、通過這個年齡段同學之間經常發生的各種活生生的事例,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展理解,體諒他人的社會認知能力和情感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個同學都有學得好的經驗,體驗和共享學習成功的喜悅;知道成功的學習與個人多種良好素質的關系;獲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做學習小主人的經驗與體會;體驗時間的寶貴,逐步養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懂得學習不僅僅是學校中的'學習,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做事進行學習,學習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初步養成多問、多想的思維習慣。

  5、感知各類社會性活動中存在規則,初步體會規則的雙重作用,經驗規則的制定與修改過程,初步樹立公民意識與民主觀念。

  6、知道常見的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意義,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規會給自己、家人、他人和公眾帶來傷害,樹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學習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電、火、煤氣等的意識,養成相應的行為習慣,遠離危險,珍愛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長。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當受騙,遇事多動腦筋,學會自護自救。不迷戀游戲廳、網吧,不進入對兒童有危險、有傷害的場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結構),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長輩的一些禮節。

  10、體會家庭親情,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關心和了解父母,以恰當的方式孝敬父母長輩。

  1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長輩)的養育。

  12、了解家庭的發展變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記和事件,感受家庭的傳統與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計十三課。課時安排為每周兩課時,每課時40分鐘。教學進度為每課時一課,并在每單元布置進行調查、活動等,在一單元學習內容完成后,安排一課時進行調查、活動等的小結,完成教材上的練習。

  第一單元:家庭 學校和社區

  1、我愛我的家(2課時)

  2、我們的學校(2課時)

  3、我生活的社區(2課時)

  第二單元:我在學習中長大

  1、我學會了(2 課時)

  2、向“誰”(2課時)

  3、做學習的主人(2課時)

  4、大家都在學(2課時)

  第三單元;我和規則交朋友

  1、則在哪里(2課時)

  2、規則有什么用(2 課時

  3、我們給自己定規則(2課時)

  第四單元:我的角色與責任

  1、我是誰(2 課時)

  2、我的責任(2課時)

  3、我能做好(2課時)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篇二

  一、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下冊共安排了三個單元主題,即:“說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畫畫我們成長的地方”“看看我們周圍的商店”。這三個主題將來源于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采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 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教學進度:

  第一周:《這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區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第四周:第一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五周:《移動的畫板》

  第六周:《合作的樂趣》

  第七周:《地圖是一幅畫》

  第八周:第二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九周:復習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購物》

  第十一周:《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

  第十二周:《購物的學問》

  第十三周:第三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十四周:綜合活動

  第十五周:學生社會生活考察活動

  第十六周:復習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6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26

思想品德教學計劃05-14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09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2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1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13

初二思想品德教學計劃04-26

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2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05-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字幕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 | 中文字幕婷婷日韩欧美亚洲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