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
初一的音樂課應該怎么進行規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歡迎參考閱讀!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工作任務。
二、工作任務:
1、七年級十個班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每周一節。
2、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包括以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的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初中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而且他們樂于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樂內容會比較感興趣,但由于他們年紀小,對音樂內容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因此,對七年級的學生應該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繼續保持,同時引導他們加強音樂思維,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
五、教材分析:
七年級選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分六單元,安排18課時。
六、教學措施:
1、七年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優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內容,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型。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4、課外第二課堂,本學期計劃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體安排:
第一單元 3 課時 第四單元3 課時
第二單元 2 課時 第五單元 3 課時
第三單元 2 課時 第六單元 4 課時
復習1課時
(共計:18課時)
八、改進措施:
1、轉變教學思想觀念,適應新課程。
2、在備課時,應緊抓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和圍繞感受、體驗情感這兩點來設計教案。課前準備要充分,特別是教具的準備。
3、作好"培優補差"的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優生的音樂特長。
4、在上課時,要多注重與學生間交流;以引導、啟發為主,精講。
5、嚴格訓練課堂常規,切實為每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
6、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九、其它方面:
1、認真參加教研組的集體備課活動,并做好記錄。
2、認真開展藝術社團活動,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特長。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業務學習,認真做好筆記。
4、苦練功,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本學期的計劃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堅持以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培養青少年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學習興趣,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藝術修養,與文化學習相輔相成,讓學生成為建設祖國所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初中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而且他們樂于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樂內容會比較感興趣,但由于他們年紀小,對音樂內容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因此,對初一的學生應該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繼續保持,同時引導他們加強音樂思維,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包括以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我國江南地區、非洲民族民間音樂和西方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音樂感興趣,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2、能夠選擇用歡快、熱烈、輕快活潑、優美抒情、贊美等不同的情緒來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
3、能夠用自然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初步了解變奏曲式、手法,認識變音記號等相關的音樂知識。
5、體驗感受馬林巴、非洲鼓等非洲民間樂器的音色,以及我國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
四、改進措施
1、轉變教學思想觀念,適應新課程。
2、在備課時,應緊抓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和圍繞感受、體驗情感這兩點來設計教案。課前準備要充分,特別是教具的準備。
3、作好“培優補差”的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優生的音樂特長。
4、在上課時,要多注重與學生間交流;以引導、啟發為主,精講。
5、嚴格訓練課堂常規,切實為每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
6、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3
一、教材簡析
本冊音樂教材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義務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它包括六個單元(不同風格的教學內容)和一些附件資料組成。每一單元都有自己的教學主題,如:第二單元“非洲的靈感”就包括《咿唷嘞啦》和欣賞《阿伊亞—非洲的靈感》《尋找朋友》等非洲民族民間音樂。而且每個單元分唱歌、欣賞、實踐與創作三個版塊,其中在第三單元還加入了演奏這一內容;第六單元有音樂創作。附件內容有:“音樂是的我們的好朋友”——小小測試;音樂小網站(五線譜、音符、休止符、拍子、拍號、指揮圖式、民族管弦樂隊等知識);我們心愛的歌;我們喜歡的器樂曲;音樂瞬間(舞臺演出圖片展)。這一冊內容與上冊的結構輪廓大致一樣也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內容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直觀性強。如:要學唱的歌曲,就在此歌曲前畫一個“麥克風”,欣賞曲大都有圖片展示或將旋律線畫出等等。
2、教學內容富有時代感,注重多元化結合;將電視、電影、民族等到音樂送到課堂上,讓人耳目一新。如:有非洲的民族民間音樂、中國的民歌、經典的舞曲等。
3、強調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重視參與實踐。在每一單元的實踐與創作中,各內容具有較大的擴展性,大多是開放題,注重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的難度也會很大,和上學期一樣課時的安排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除此之外就是教具準備了。
二、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初中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而且他們樂于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樂內容會比較感興趣,但由于他們年紀小,對音樂內容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因此,對初一的學生應該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繼續保持,同時引導他們加強音樂思維,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包括以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我國江南地區、非洲民族民間音樂和西方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音樂感興趣,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2、能夠選擇用歡快、熱烈、輕快活潑、優美抒情、贊美等不同的情緒來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
3、能夠用自然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初步了解變奏曲式、手法,認識變音記號等相關的音樂知識。
5、體驗感受馬林巴、非洲鼓等非洲民間樂器的`音色,以及我國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
四、改進措施
1、轉變教學思想觀念,適應新課程。
2、在備課時,應緊抓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核心和圍繞感受、體驗情感這兩點來設計教案。課前準備要充分,特別是教具的準備。
3、作好“培優補差”的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優生的音樂特長。
4、在上課時,要多注重與學生間交流;以引導、啟發為主,精講。
5、嚴格訓練課堂常規,切實為每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
6、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4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 教學目的
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學生聽音提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測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教學準備周
第二周:《在這黃金歲月》
第三周:欣賞《新世紀的夢想》
第四周:視唱、
第五周:《運河之歌》
第六周:欣賞《走進西藏》、《故鄉是北京》、《烏蘇里船歌》
第七周:《喜樂年華》
第八周:欣賞《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樂探究、音樂ABC(認識中國民族樂器)
第十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第十一周:欣賞《長江之歌》
第十二周:《幸福歌》
第十三周:欣賞《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彎》
第十四周:《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周:音樂ABC、音樂探究(認識西洋樂器)
第十六周:復習
第十七周:考試
第十八周:考試
【七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5-06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7-27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8-08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12-19
七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1-08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7-06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4-01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模板02-17
七年級上冊音樂的教學計劃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