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育專業實施教學計劃2篇
篇一:學前教育專業實施教學計劃
一、招生對象和學制
本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學制三年。
二、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通過“創造型就業與社會同步化職業技能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成為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組織管理和教學能力,并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幼教工作者。
(二)人才規格
1、德育方面
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智育方面
畢業生應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管理學、幼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其它方面
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有一定的文化藝術修養和音樂、美術、舞蹈技能。
三、知識結構及能力要求
(一)知識結構及要求
1、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有關幼兒教育的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專業理論知識。
3、掌握從事幼兒園教學工作的有關教學方法、編寫教案等專業理論知識。
4、掌握進行教學工作所必需的音樂、美術、舞蹈、鍵盤、口語等幼兒老師五項基本功的專業基礎知識。
(二)能力結構及要求
1、具有一定的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制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的能力。如: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制能力,調控應變能力,適應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具備一定的音樂、舞蹈、鍵盤、口語、美術等幼兒教師基本技能。掌握保教技能,演示技能,音樂技能,繪畫技能,制作技能等。
3、具有創新意識和立業創業能力。
四、課程設置
(一)文化基礎模塊
1、德育
(1)職業指導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和職業理想教育。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以此規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為順利就業、創業創造條件。
課程教學總體目標:使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
(2)職業道德與法律。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課程教學總體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哲學與人生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馬克思認義哲學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務是幫助學生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看待自然、社會的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發展中的基本問題,樹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程教學總體目標: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人生發展關系密切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生發展重要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人生的健康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2、 語文
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
教學內容與要求:
閱讀與欣賞
正確認讀并書寫3500個常用漢字。
能使用常用漢語工具書查閱字音、字形、字義,正確區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話朗讀課文。
篇二:學前教育專業個人教育實習計劃
一、專業基本信息
1.專業標準名稱:學前教育
2.專業代碼:160100
3.學制:全日制三年制中職
4.所屬系部:中專部
二、培養目標
培養與現代社會及未來要求相適應的,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具備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熟練掌握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知識和相關技能、較系統地掌握幼兒教育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實踐能力,立足于幼教工作第一線的學前教育師資。
三、培養規格和要求
(一)思想政治素質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掌握馬列主義、思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和政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遵紀守法。
3.熱愛幼兒,熱愛學前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具有良好的誠信品質和敬業精神、責任意識。
4.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艱苦奮斗精神。
(二)能力規格
1.掌握從事幼兒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及規律,掌握開展幼兒教育和保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幼兒教育研究的一般知識。
3.掌握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所需要的體育、藝術基本知識和相應的技能技巧。
4.掌握計算機和網絡知識與技能,具備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能力,并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
5.能正確、規范地使用本國語言,英語水平達到專業畢業生標準,并具備較好幼兒英語對話交流能力。
6.具備良好的歌唱、即興伴奏、幼兒舞蹈表演與編排的能力。
7.掌握良好的繪畫與手工的能力。
8.具備良好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與設計的技能。
9.具備良好的幼兒游戲指導與設計的技能。
(三)知識規格
1.具有本專業領域所必備的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
2.掌握幼兒身心發展基本規律、幼兒教育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
3.掌握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所需要的體育、藝術知識。
4.掌握學前教育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并能夠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5.掌握幼兒衛生保健基本常識和相關知識。
(四)公共素質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性,善于交流和與人協作。
2.能較熟練地操作計算機、運用Office辦公軟件,能運用網絡搜集、處理各種信息資源。
3.具備較強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能完成與專業面向相關的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普通話水平達二級甲等以上,能用較標準的普通話與人交流。
4.英語能力達到中職職教育專業國家統一標準。
四、就業面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各地、市、州、縣的各級各類幼兒園及其學前教育機構,從事學前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畢業規定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且各門功課達到及格以上水平,普通話水平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實習成績合格,體檢合格,方能畢業。
六、專業課程簡介
(一)專業基礎課程
1.幼兒衛生學
本課程講授0--6歲嬰幼兒的發育和健康,及對其產生影響的外界環境,保護兒童健康,增強兒童體質等問題,讓學生掌握0至6歲嬰幼兒的發育的基本規律,及影響嬰幼兒健康成長的外界因素。
2.幼兒心理學
幼兒心理學是本專業必修的學科課程。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幼兒在認知、情感、意志、動機、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特點。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學前兒童各方面的心理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掌握應該采取的教育措施。
3.幼兒教育學
幼兒教育學是本專業必修的學科課程。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包括學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使學生掌握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形成學前教育先進的教育觀念,掌握學前教育的教育教學以及幼兒園管理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一定的教育教學管理技能能力。
4.幼兒文學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了解幼兒文學的基本理論,激發對兒童文學的興趣,使學生領會并掌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并體驗兒童文學的創作規律和鑒賞特點;了解并熟悉兒童文學的各種文體;熟悉各歷史發展階段上的重要作家、作品。著眼于兒童,立足于審美,學會兒童文學創作、欣賞、批評和閱讀指導。
5.樂理
基礎樂理在音樂專業各科中居重要地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為其它音樂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并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教育能力和自身的音樂素質有重要作用。
(二)專業技能課程
1.鋼琴
本課程是讓學生掌握鋼琴彈奏的正確方法、概念和基本技能,初步熟悉不同類型的鋼琴作品,并能即興配彈一般的伴奏,以適應學前音樂教育的需要,以集體授課為主,學生個別回課,輔以適當的講座。
2.舞蹈
本課程以學習幼兒基本舞蹈訓練、幼兒基本舞步和學習優秀幼兒舞蹈作品為主,從模仿優秀幼兒舞蹈作品到練習獨立創作過程。通過本課程學習,解決學生的基本體態,培養學生靈活、協調的舞姿、技能,掌握從事幼兒教育所需的舞蹈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3.美術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職業技能,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審美水平及創造力,使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職業技能,具備基本的圖形表達、教室美化等教學輔助手段,并能在未來的教學中得到運用和發揮。
4.聲樂
主要講授科學的發聲方法及如何掌握歌唱呼吸、聲區統一、吐字清晰、共鳴腔運用等。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獲得聲樂理論知識,對發聲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較清醒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為演唱、教學等工作服務。
5.視唱練耳
是一門以組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技能為中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為目的而設置的音樂基礎課程。它通過視唱、
【前教育專業實施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計劃實施03-25
教育實習前的總結05-26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計劃03-30
幼兒教育專業教學計劃03-31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計劃06-24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計劃12-10
專業建設的實施計劃12-07
教育實習前準備的個人總結06-21
對孩子入托前的教育有哪些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