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設計
一、 班級情況分析(LVE)
二、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千米和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1. 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 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 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 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 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 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四、 教學措施
本冊實驗教材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嘗試。
1、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
2、反映學生的生活內容,提高數學的趣味性。
3、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
4、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
5、注意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06-14
小學數學第五冊的教學計劃04-11
小學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06-15
小學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01-16
小學的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12-16
小學數學第五冊數學教學計劃05-25
小學數學第五冊的教學計劃范文01-07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04-09
小學數學第五冊教學計劃范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