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特長生的培養教學計劃
一、特稱生培養的意義及依據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葉圣陶也曾說過“教會學生自己能讀書。”可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缺乏閱讀方法,尤其是閱讀記敘文的方法。老師教什么,學什么,甚至教師教了也不會。曾經在一次小測驗中,要求學生在文段中找出記敘的“六要素”,全班60人,只有20人能基本答對,有幾個同學一個要素也找不出。有時布置寫一篇記敘文,有一部分同學抄襲作文選,甚至是用讀初一時寫的作文來應付。長此下去必會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素質。那么,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在班里開展了運用說、讀、寫,“培養學生提高閱讀記敘文及寫作能力實驗”活動。
二、培養目的:
掌握閱讀與寫作記敘文的基本特點,提高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能力與水平。著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培養的過程與步驟:
1、準備階段
①與學生學習記敘文有關知識。
②向學生講述這次活動的'內容及要求,讓學生對這次活動有一個初步了解。
③制訂本次實驗活動的內容和時間:XXXX
2、實踐階段:
(1)n
開展堂上2分鐘說話活動。
訓練宗旨:通過說話訓練,使學生對記敘文的要素進一步加強理解,在活動中展示學生語言交流的口才能力,從而達到鍛煉了自己膽量和提高說話技能的目的。
具體操作:每課每次2人,開始階段先由教師出題,如《今天早上我做了些什么》、《今天我遇到了什么難題》,或者同大家講一則笑話,或者把今天自己所見所聞到的事,按記敘文的幾個要素講出來,最小要講三個要素。最后一周難度加大,讓學生自己定一個題目。
(2)進行3分鐘朗讀訓練:
訓練目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熟讀中掌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并從中認識記敘的中心和材料的關系,理解記敘的詳略。
具體操作:每課一人,輪流進行。課前布置學生準備一篇寫人或記事的記敘文(或片斷),讀時要求中心明確讀準字音,掌握節奏,讀出感情,語言連貫,表情自然,動作得體。
(3)設計一個“刊物式”筆記本
訓練目的:不但讓學生學會片斷描寫,還讓學生自己學會設計版面的能力。
操作過程:每個同學準備好一個筆記本,并根據自己的愛好,給自己的“刊物”擬一個名稱,如“晨曦”、“夕陽”、“七色花”、“開心果”等,要求名稱要簡潔新穎。然后讓學生在每一面設計好欄目,欄目中內容規定要有一項是人物的肖像描寫(或語言、動作、心理、場景等描寫),其它的欄目任學生自由選擇,寫上一些名言警句亦可以,寫一首詩亦可以,畫一些圖畫,剪一些紙制花草樹木都可以,但要給人一種新奇、實用的感覺。每兩天一版。
【語文特長生的培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語文特長生培養工作總結12-28
五年級語文特長生培養教學計劃03-29
特長生培養總結02-02
小學五年級語文特長生培養教學計劃03-14
美術特長生培養總結02-16
音樂特長生培養總結02-01
小學特長生的培養計劃03-19
特長生培養計劃總結11-16
特長生培養工作總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