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1-01-25 20:31:31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通用3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讓我們對今后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通用3篇)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1

  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1)班學生總人數為40人,學生基礎不扎實。學生經過七年級的地理學習,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并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2、認真完成學校所安排的教學任務。

  3、讓學生了解中國地理概況,加強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合空間想象能力。

  4、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提高有勝率和及格率。

  方法與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每次月度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6、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互聯網網絡資源,精選優質教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密切聯系實際,體現地理學的實用價值,反映地理學的和社會的新發展。

  二、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共四個班。本學期我任130班和131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從總體來看,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地理能力欠缺,成績差距大。有的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不當,成績不理想。面對八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我決定對成績好的,中等的,較差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的主要內容有: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中第一章講述的是中國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講述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等知識)。第三章講述中國的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布。第四章講述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中中國的疆域,人口,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教材的重點,中國的地形特點和氣候成因是教材的難點。

  四、教學措施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新課標的要求指導教學。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空間。

  2、密切聯系實際,重視地理知識與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

  3、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勇于改革,不斷創新。

  4、開設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家園的情懷。

  五、教學進度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1至3周)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4至8周)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9至12周)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13至16周)

  復習17至19周。

  期終考試20周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并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布特點,了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影響。了解中國自然資源分布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了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布,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布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中國河流與分布,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布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布。

  第四章

  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 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強課后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并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五、課時安排

  六、具體措施

  1、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

  2、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5、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通用3篇)】相關文章:

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04-24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05-14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05-11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05-11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計劃05-07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04-28

八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29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 人口說課11-12

地理教學計劃05-08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05-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开心激情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