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計劃匯總9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那么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計劃 篇1
一、 培訓背景
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1500萬左右。據學前專家介紹,一個人80%-90%的運動技能、語言、認知、領導力、良好的人格等形成都決定于3歲以前奠定的基礎。而目前我國的學歷教育機構還沒有開設專門針對0-3歲嬰幼兒學前教育的專業,使得這個年齡階段的教育人才出現空白。
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于20xx年正式頒布了“育嬰師”這一新職業名稱,并制定了《育嬰師國家職業標準》。經過幾年的發展,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市場得到了迅猛發展。
二、 培訓目標
通過育嬰師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訓練,使學員能夠全面、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嬰幼兒心理及生理發育規律、日常生活照料及護理保健、早期教育及體智能開發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相關操作技能,并科學的對嬰幼兒的飲食、睡眠、動作技能、智力開發、社會行為和人格發展進行教育訓練。
三、 培訓內容
嬰幼兒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特點,嬰幼兒生活照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嬰幼兒生長監測、常見病護理、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處理等日常生活保健與護理的內容,嬰兒語言能力、認知能力、情緒行為能力等教育方面的內容。
四、 培訓課程設置
1.1 職業名稱 育嬰員
1.2 職業定義 主要從事0-3歲嬰兒照料、護理和教育的人員。
1.3 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五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1.4 職業環境室內、外,常溫。
1.5 職業能力特征 有愛心、耐心和責任感;口齒清楚、會講普通話;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強;
動作協調、靈活;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畢業
1.7 培訓要求
1.7.1 培訓教師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育嬰
師不少于80標準時;育嬰師不少于100標準學時;高級育嬰師不少于120標準學時、
1.7.2 培訓教師 培訓育嬰師、育嬰師的教師應具備有本職業高級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或相關專業
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育嬰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或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1.7.3 培訓場地設備 理論培訓場地應具有可容納20名以上學員的標準教室,并配備投影儀、電
視機及播放設備。實際操作培訓場所應具有40平方米和相關育嬰設備(嬰兒床、洗滌用具、嬰兒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圖書、掛圖、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
1.8 鑒定要求
1.8.1 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1.8.2 申報條件
初級育嬰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經本職業育嬰員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 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中級育嬰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育嬰員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育嬰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育嬰員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 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4) 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級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育嬰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職業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后,聯系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育嬰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結業證書。
。2) 取得本職業育嬰員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以上。
(3) 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師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4) 取得本職業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1.8.3 鑒定方式 本職業采用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
1.8.4 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為1:20,每個標準教室不少于2名考評人員;技能操作考核考評員與考生配比為1:5,且不少于3名考評員。
1.8.5 鑒定時間 理論知識考試為90分鐘,技能操作考核采取抽簽方式,每人操作四個工作內容。
1.8.6 鑒定場所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在標準教室進行。技能操作考試在實際操作訓練場地。
教學計劃 篇2
主題教學:圍繞“熱和冷”的主題開展活動,創設機會,帶領幼兒親身體驗夏日的炎熱,激發探索降溫方法,使幼兒與環境之間展開交流和對話,讓幼兒掌握幾種簡單的保護自己的辦法,做個健康活潑的夏日寶貝。
衛生保健: 學習按次序地穿脫衣服、鞋襪;逐步養成按時入睡、獨立睡眠的習慣。午睡時注意培養幼兒正確的睡姿,并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自己疊毛巾毯。午睡室點電熱蚊香,部分幼兒使用驅蚊水,做好防蚊蟲工作。教育幼兒養成不挑食,愛吃蔬菜的好習慣,飯后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擦臉的方法。提醒幼兒每天洗澡換衣,做個健康的衛生寶寶。
日常規范: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坐姿,上課時知道坐端正,說話前會先舉手。課間提醒幼兒開展一些安靜安全的游戲,減少活動量。同伴之間會友好相處,學習一些和別人交往的技巧。教育幼兒要說好聽的話,不說臟話,做個懂禮儀的文明寶寶。
家長工作:向家長宣傳一些健康小知識,組織家長參加健康、教育講座,提高保健意識。充分利用幼兒成長檔案,及時讓老師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同樣讓家長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進一步加強家園溝通。
環境創設:鼓勵幼兒共同參與,創設主題墻面,張貼一些頗具夏日氣息的圖片,如夏天的穿著,夏天生活和活動的場景。制作扇子裝飾活動室。和幼兒一起關注自然角的花卉和動植物,防止暴曬,及時供水。
其他:組織幼兒練習折疊毛巾毯,選出8位選手參加年級里的疊毛巾毯比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小結
六月份我們小班組織了“疊毛巾毯的比賽”,活動是孩子最熟悉的毛毯,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而小班六月份的主題“熱和冷”,通過觀察、感受、操作等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夏天的自然現象,使幼兒了解夏天天氣的主要特征:炎熱;幼兒能將夏季景物及自然特征表現出來,從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使幼兒知道了夏季更要注意個人衛生,不可貪食冷飲等。
而夏季又是各種傳染病多發季節,為此,我們認真做了各種預防措施;顒邮液臀缢g里經常開窗、通風。提醒小朋友在運動后、用餐前、大小便前后都要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每天還要對來園的小朋友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告知保健老師,做到傳染病的早隔離、早治療。
忙碌的一學期即將結束。我們也積極做好了學期的結束工作: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認真進行評估;做好各項工作總結等,為本學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另外爭取將下學期的工作開展得更好。
教學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勞動課。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指導思想:
以陪審樣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家務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5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廚房的膳食方面的3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5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養養種種3篇。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并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鉆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范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采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于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計劃 篇4
通過學習武術,來增強體質、培養意志、注重內外兼修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經常參加武術鍛煉,可以提高人的運動、消化、神經、心血管等系統的功能,武術興趣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通過學習,使孩子們掌握一項運動技能,豐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術興趣班將根據幼兒的實際身體素質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分期進行。
一、 教學目標:
1. 培養孩子對武術運動的興趣,鼓勵參與這項運動。
2. 掌握武術項目的基本動作,并通過參與武術運動的訓練增強體質、提高體能。
3. 了解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自覺地自我鍛煉。
二、 教學內容:
3月份:
第一周:沖拳、架拳、馬步 游戲:老鷹抓小雞
第二周:推掌、弓步 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第三周:弓步摟拳沖拳 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第四周:復習一、二、三周的內容
4月份:
第一周:正踢腿 游戲:長高了變矮了
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 游戲:看誰能追上我
第三周:側踢腿 游戲:接力賽
第四周:復習五、六、七周的內容
5月份:舞蹈:眾人劃槳開大船 健美操小組合
6月份:總復習 幼兒拳完整動作
三、 教學方法及要求:
方法:必須遵循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孩子們的自覺積極性相結合,直觀教學與啟發思維相結合,系統性與武術的興趣教學相結合,鞏固提高與訓練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要求:
1. 準確連貫的完成全套動作;
2. 動作規范,節奏明顯;
3. 熟悉單個動作的名稱。
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如何把本學期的課程上好,讓學生學好就成為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心。我根據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分析情況制定了工作計劃。
二、目標要求: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 繼續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下冊主要學習力學。本冊共分六章。第七章力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九章 壓強 第十章浮力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每章的導入提起了學生對本章的興趣,每章的閱讀指導突出了本章的重難點。本書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充分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新教學理念。
四、學生情況分析;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一些基礎較好、思維靈活、接受性強、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認真做筆記,課前沒預習,課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的獨立完成作業;有的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多;還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
習方法上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各種情況教師要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成績。
五、措施: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生不能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無法形成系統的物理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學期開學起,就要很下功夫培養學生良好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講物理科學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平時教學語言要多變和適當增加幽默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3、加大備課力度。備課備得好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好不好,關系到學生能否學好那堂課教師所授知識。
4、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新問題。
5、想法解決計算題丟分大的問題。
6、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六、教學進度:
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剛接任四年級體育課,本班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差、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還有待提高,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較為薄弱,但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通過從事適宜的運動,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游戲、籃球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滲透法制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由于運動會有隊列比賽,所以每節課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隊列練習。
2、四年級的體育教學的重點主要側重于投擲和跳躍,分腿騰越,沙包擲遠,50米×8或400米跑。
教學難點:
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
四、教學目標
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游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做出單一的體操動作,如滾翻、劈叉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學生能夠體驗并簡單描述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觀察并簡單描述退步或失敗時的心情。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學習領域的各個具體的目標,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快樂的發展。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滲透法制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提高教學措施
1、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4、高年級的學生可采用一些分組輪換的方法,由小組長帶領進行練習,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教學計劃 篇7
一、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交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增強處事能力,促使自身發展。教會學生與同學、教師結伴同行,走過美好的青春,走向幸福的人生。在沖突的學習中化解矛盾,健康成長。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知法,懂法,用法。
二、教學內容分析:
共有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讓愛駐我家,有“相親相愛一家人”和“我門共有一個家”兩課組成,本冊書把學會交往作為主線,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是教學重點,第一單元以與父母交往作為開篇,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第二單元學會交往天地寬,有“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和“掌握交往藝術,提高交往能力”兩課組成,這一單元是要讓學生學會與同學和老師的交往,是上一單元的深化。第三單元在合作中發展,有“合作競爭求發展”和“合奏好生活的樂章”組成,這一單元是前兩個單元的`擴展。第四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有“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伴我們一生的權利”、“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四課組成。
三、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交往,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懂競爭,知合作,能寬讓,講平等,善體諒,誠實守信的人。同時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難點:
對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處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朔娣葱睦。教會學生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掌握交往的藝術。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六、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絕大多數學習比較自覺,學習目的明確,主動性較強,上課精力比較集中,作業能認真完成,這部分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也有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上課精力不集中,講話,不注意聽講,作業又不認真按時完成,教師要多用心。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這一部分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七、實施目標的方法: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4、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第四、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共有七個章節:走進化學世界、我們周圍的空氣、物質構成的奧秘、自然界的水、化學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連同序言,一共25個課題。
二、學情分析
化學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取得好的成績。由于是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所以學生多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要求教師了解學情、因材施教。
三、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具體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ǘ┻^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 :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五、具體措施
。、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
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制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歐姆定律,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自己找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學習科學探究方法。
(2)通過圖象處理實驗數據,培養學生利用圖象分析,研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體驗和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形成尊重事實、探究真理的科學態度。
(2)結合歐姆的故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活動探究。
2、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
【教學難點】
探究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的活動中實驗方案的設計及評估
【教學器材】
每組配:額定電壓為1.5V的干電池3節、導線若干、開關(1個),電流表和電壓表(各1個),滑動變阻器(1個)、電阻3個(5Ω、10Ω、20Ω)
【課前準備】
1、觀察一些電器上的鉻牌。
2、復習電流電壓和電阻,進一步熟悉它們的定義、單位和測量工具。
3、上網查找有關歐姆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引入新課
活動一 改變小燈泡的亮度
給你一個小燈泡(額定電壓3.8V),三個阻值不同的電阻,干電池3節,開關一個,導線若干,怎樣讓小燈泡發出不同亮度的光來。
發現并提出問題:燈泡的亮度為什么會改變?(留言版)
分組匯報:你是通過什么樣的辦法改變了燈泡的亮度?(留言版)
注意:學生可以在網頁的求助站中尋找幫助
學生回答:更換電池或改變電路中的電阻。
問:這說明了什么?(留言版)
分析各種現象引導學生知道改變電池的電壓。
和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讓學生自己動手來發現問題
讓學生成為發現者而不是觀察者
電路設計
完成活動“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1電路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什么關系?
2電路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有什么關系?(留言版)
【實驗設計】
怎樣來研究電壓和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應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變量?(留言版)
(要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要控制電阻不變)
(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要控制電壓不變)
(活動1)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設計電路1:
設計電路2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討論熱烈,想出了兩種改變電流大小的方法
進一步培養
學生在實驗中控制變量的意識,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完成實驗“電流與電阻的變化”
【操作與記錄】
1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請學生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
(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阻值 最大 處。
(3)注意認清和選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 正負 接線柱和量程,用試觸的方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4)閉合開關前檢查電路,確認電路無誤后方可進行實驗。
2.按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填入表
實驗次數 R=10Ω
U/V I/A
1
2
3
3.評估及討論:
根據實驗的結論討論評價方案的優劣。(留言版)
〖思考〗在電路2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么?(改變電阻兩端電壓大小及保護電路)
學生點擊網頁上的動畫,在留言板上概括結論。
4.實驗結論:
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活動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設計電路1
學生回答并思考
學生實驗、觀察、思考,得出結論。并舉例說明。
可通過串聯電路中的分壓原理來解釋。
有的學生會設計圖1,但要求學生用已有的電路來完成實驗,這時電池的內阻分壓可以不講。在這里我們僅從華東變阻器保護電路這一作用來評價 方案的優劣 教師先不評價哪一種方案更好,而是放手讓學生完成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知道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要求學生從實踐中培養分析、探索和判斷能力,深刻領會實驗的科學性、合理性、嚴密性。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學習用圖像處理數據
介紹歐姆 設計電路2
[討論] 選折一個較好的方案來做實驗。
〖思考〗在電路2中滑動變阻的作用是什么?(控制在不同的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1設計實驗表格
2,并進行實驗。將實驗數據填入表2
實驗次數 U=2V
R/Ω I/A
結論: 。
【分析與論證】
〖思考〗1在實驗中,電流與電壓并不嚴格成正比,電流與電阻并不嚴格成反比,為什么?
(因為實驗中有誤差)
2造成誤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電阻發熱、測量次數少、電表讀數、電流表外接等)
[學科整合]物理中的物理
在如下坐標中將表1中數據表達出來
同學們!能將上述兩個結論結合起來,就得到歐姆定律
介紹歐姆生平
二、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表達式:I=U/R
U:導體兩端的電壓,單位:V,R:導體的電阻,單位:Ω,I:導體中的電流,單位:A
要求學生從實驗中找出造成誤差的原因,并說出怎樣來減小誤差。
可將書上的圖像要學生描好后用實物投影儀。可多查閱幾個學生。
學生解答
用圖像進行實驗數據處理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讓學生去發現圖像中的信息,培養學生用圖像分析、研究物理問題的能力
通過歐姆的故事,增強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獻身科學的學習熱情。
教學階段
與時間分配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說明
反饋練習
小結布置作業
歐姆定律的幾點說明:
1同時性:導體的電壓和電流是同一時刻的。
2同體性:電壓和電流是同一段導體的電壓和電流
例:根據歐姆定律I=U/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阻大的導體通過的電流一定小
B 電壓大的導體通過的電流一定大
C 當電壓一定時,電阻大的導體中通過的電流一定小
D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中通過的電流成反比。
【小結】怎樣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怎樣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歐姆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留言版)
【作業】資源與評價 強調在運用歐姆定律計算時,各物理量一定要寫單位,不能物理化.
【板書設計】
第一節 歐姆定律
一、 活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1提出問題
2猜想和假設
3設計實驗
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
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控制電壓不變。
4進行實驗
5得出結論;
二、 歐姆定律
三、 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I=U/R
希望上文提供的人教版高二物理歐姆定律教學計劃相關內容能夠對大家有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
【【精品】教學計劃匯總9篇】相關文章:
【精品】銷售計劃匯總6篇04-25
【精品】銷售計劃匯總7篇04-25
【精品】獎勵通知匯總八篇04-12
【精品】培訓通知匯總9篇03-30
【精品】放假通知匯總九篇03-28
【精品】學生周記匯總九篇03-24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匯總五篇01-15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匯總八篇03-21
【精品】生日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4-16
【精品】識字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