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

時間:2020-11-12 19:22:4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1

  新課標教材七年級歷史下冊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項教育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

  一是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

  二是增加啟發性和生動性。

  三是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本學年繼續講授中國古代歷史,主要以課為單位,敘述我國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

  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我計劃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練習作為課堂訓練,從而改進評估教學。

  3、組織學習某一歷史人物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培養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問題的能力。

  4、教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切忌死記硬背。

  5、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歷、感受和體驗。

  教材貫穿一些材料閱讀,“想一想”等雖然不是

  教材的正文,卻是教材正文的擴展,實際上是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更自主的學習,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容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實施了愛國主義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時讓學生分組討論,人人參與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師生平等,民主的人際關系,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崇尚個性和主體性,鼓勵探索真理,在教師啟發、誘導下,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給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在擁有發揮個人才智的機會和空間的同時,壓力感又會促進學生去主動涉獵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注意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2

  初一歷史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們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今天制定了這個學期地理教學計劃,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本學期收獲進步。

  本學期我將以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時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書既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學習的學本,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注重啟發性,注意歷史的多方位性、多層次的'聯系和知識的延伸,并注意使學生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和學習技能,以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

  二、學生狀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欲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三、具體思路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學生學得好,以確保考試取得圓滿成功。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復習階段,要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經驗。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四、教學措施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3、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4、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傳統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加強思想教育。

  5、采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地進行改革,探索和創造,進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7、要注意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系,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的來學習歷史。

  8、課堂教學要貼近課程標準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要加大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網絡教學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多角度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時進行輔導。

  五、改進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層次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的學習經驗,在評價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采取補救措施,還可以實際一些比較容易的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學時結合掛圖和資料知道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或結合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感受歷史。

  3、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結合有關內容介紹本地歷史的名勝、旅游勝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互相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教學進度

  略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3

  一、學科分析:

  歷史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綜合文科課程,其價值在于整合歷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學科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培養現代公民應具有的人文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本學科知識產生了興趣,有一定的學習動力。然而,從目前上課反饋的情況看學生底子差,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跟不上教學進度的較多。同時由于教材呈現方式的更新和教材體系的重組,對于理解、分析能力遠遠不夠或欠佳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起來也許會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材分析:

  《歷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有限。因此,與其他分科課程相比,這門課程面臨著學科建設和教材呈現方式改造的雙重壓力。

  四、教材特色:

  1、教材編寫的思路: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導,以地理、歷史學科為基礎,以相關學科知識為背景和支撐。

  基本思路:生活是主題(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異同、生活的問題);時空是框架(時間、空間兩個維度)。

  2、教材內容表述的特色:

  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和基于問題的表述。

  3、教材內容的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觀念)。

 。2)突出能力培養(課題活動、自我測評、綜合探究)。

  五、實施教學總體思路:

  1、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真正“主宰”課堂。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結合教材進行有機教學,活學活用,以發揮課堂最大效益。

  3、要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的具體落實,尤其要強調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的教學,要淡化某些概念的學科規范,力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逐步領悟、構建出有關知識的學科意義。

  4、充分利用遠程資源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教學進度安排:(共約十六周)

  第一——四周:完成第一單元的教學任務

  第五——八周:完成第二單元的教學任務

  第八——十三周:完成第三單元的教學任務

  第十四——十六周:復習備考,期末考試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4

  一、學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四個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么興趣。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79分左右,整體成績比較理想,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人教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征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1)以啟發誘導式教學為主,并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并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略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5

  以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間建立對話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作為新來的老師,我還不是完全了解每個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但從這幾節課的觀察來看,他們的歷史知識還是相對比較薄弱,不了解重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缺乏基本的歷史常識,但由于七年級學生思維敏捷,所以我對提高這屆學生的歷史文化水平充滿了希望,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培優補差,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教學任務及目標

  1、完成七年級下冊所學內容。

  2、提高教學質量,使得期末測試的綜合評價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個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教科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活動的設計無不緊扣隋唐時期的“繁榮”與“開放”。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則僅涉及“民族關系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兩個主題。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教科書對新課標中有關明清時期的五條內容標準進行了歸納和組合。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作用的因素,對學困生既要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學習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

  5、經常向老教師請教、學習。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15篇03-07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計劃04-06

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范文5篇03-22

實用的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教學計劃四篇03-24

實用的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教學計劃四篇03-23

實用的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教學計劃三篇03-23

《雷雨》教學計劃通用范文04-18

歷史教師個人教學計劃五篇03-28

七年級歷史工作總結03-07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