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

時間:2021-01-18 14:20:30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獲成長,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借鑒國內外綜合課程的成功經驗,依據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的六大主題,面對兒童生活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所涉及的社會領域也不是單一的實際,我們采用主題板塊相對獨立,“同心圓”交叉遞進的方式建構教材體系。

  2、我們采用跨學科,融匯綜合的教材編寫模式。

  3、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把握了三條原則:一是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為選材的直接依據,適當拓展;二是在標準的框架的選取相應的兒童生活事件,使內容標準生活化、情景化;三是內容選擇上并不是將兒童生活簡單翻版,具有既源于,又高于生活(引導生活)的特點。

  4、針對學習對象從童年中期向少年期過渡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教材內容的呈現,通常采取小切口,層層深入的方式,給學生親切自然的感受。

  5、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每個單元前面設置了單元頁,對該單元學習內容,以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的形式進行概括與提示。

  本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1——3)課,我是陽光少年;第二單元(4——6課),我和長輩之間;第三單元(7——8)課,我愛你,中國;第四單元(11——13)課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共41課時。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共有5個班,其中大多數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能孝親、敬長、關心他人,積極向上,自主參與品德課教學活動,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同學合作交流,等等,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習慣還不能適應品德課的教學,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不能與大家很好地交流與往等等,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予以指導和糾正。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樹立自信心,懂得做人要自尊、自愛、自覺抑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2、體驗家庭生活中長輩對自己的呵護,熱愛自己的家庭和長輩,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具有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尊重理解他人的生活態度。

  3、感受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熱愛祖國,感受人民與軍隊的魚水之情,懂得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體驗兩岸人民血濃于水的真摯感情。

  4、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認識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團結的紐帶,形成熱愛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行為與習慣: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抑制吸煙、酗酒、迷戀游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行為。

  2、能主動分擔家務勞動,盡力為父母分憂,正確處理與長輩的矛盾。

  3、逐步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4、在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愛好,加強某一方面的練習,培養一項文化特長。

  (三)知識與技能:

  1、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個人身心健康。

  2、學習關心、照顧家人的具體做法,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和父母長輩之間的矛盾。

  3、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了解我國的自然概況,臺灣是我國不分分割的一部分,我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4、初步了解我們祖先的生活,了解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創造的文化成就和勞動者創造的成果。

  四、培優、促中、轉差目標:

  1、對于優生,鼓勵他們敢于創新,全面發展。

  2、對于中等生,要多引導,多鼓勵,引導他們敢于與大家合作交流,逐步提高。

  3、對于學困生,要及時發現和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吸煙、酗酒、迷戀游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遠離毒品,感受長輩對自己的呵護,有家庭責任感;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熱愛、學習中華文化。

  2、教學難點:了解自己的特點,學習反省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抑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習關心、照顧家人的具體做法,初步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熱愛、學習中華文化。

  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認真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轉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優化教學過程。

  3、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指導學生選擇更優的學習方法。

  4、根據學生實際,充實教學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加強專題研究。

  整合課程資源,提高課堂實效。

  七、教學進度表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2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欲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他們但缺少社會經歷。

  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五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四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走進家庭深處,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

  2、引導兒童進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國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現歷史的“人化”,引導兒童走進歷史。

  4、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

  5、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引發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

  四、教材重點難點重點:

  “我們的民主生活”和“我愛祖國山和水”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系,讓他們從這種關系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對祖國山河了解,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五、教學措施

  1、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相互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2.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3. 進上步加強本課程開放式教學方式的課題研究,通過藝術、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景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過書面、口頭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5、為了使學生真正體味本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就力求盡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六、課時安排

  略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21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3篇)03-14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課件05-16

《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7-14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總結03-14

品德與社會教案課件05-12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8篇03-11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期末測試題02-03

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 孝心獻老人說課稿11-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