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教學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字經》教學計劃1
一、整體教學目標
1、通過國學學習,使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如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和端午節)。
2、通過國學學習,培養幼兒團結,孝順,尊老愛幼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身體力行,貫徹實踐。
3、通過國學學習,初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蒙學文化(三字經和弟子規)。
4、通過國學學習,逐步的讓幼兒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培養幼兒誠實、仁愛、智慧、勇敢的個性。
5、通過國學學習,培養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具體教學活動和計劃
第一課:認識《三字經》
學習內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具體活動安排:
一、介紹《三字經》,小百科的來歷。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教”。
三、科學小實驗《性相近,習相遠》。
四、討論好環境的作用及營造。
五、怎么樣做才是專心《弈秋教徒》。
第二課:學習好榜樣
學習內容: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具體活動安排:
一、情景講述《犯了錯誤怎么辦?》。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學”。
三、故事講述《孟母斷機杼》的故事。
四、常禮舉要演習----學會大聲回應別人的呼喚。
五、燕山五子的啟示(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存善心,做好事)。
第三課:珍惜時間
學習內容: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具體活動安排:
一、珍惜現在的幸福(古今的讀書故事)《傷仲永的故事》。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養”。
三、司馬光警枕的故事。
四、常禮舉要演習----學會接受別人的批評。
五、分辨嚴格要求與嚴厲要求的不同。
第四課:要勇于面對壓力和困難
學習內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具體活動安排:
一、學習目的大討論(適應社會、促進發展)。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器”。
三、王羲之練字的故事。
四、常禮舉要演習----學會課堂禮儀舉手發言和起立回答問題(聲音)。
五、故事《兩個娃娃》。
第五課:感恩的心
學習內容: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具體活動安排:
一、猜謎語學“孝”知道造字法會意字。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孝”。
三、黃香溫席的故事,現代怎么來孝親。
四、常禮舉要演習----同學之間如何打招呼(鞠躬或者拱手)。
五、《孔融讓梨》學團結,倆人三足游戲。
第六課:數字的演變
學習內容: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具體活動安排:
一、結繩記事的故事。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文”與字。
三、文化故事“四而酒店”的故事。
四、常禮舉要演習----敲門的禮節和應答。
五、數字的發明和運算器的演進過程。
第七課:做個好孩子
學習內容: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具體活動安排:
一、猜謎語太陽、月亮、和星星活動。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日”、“月”認識造字法----象形字。
三、三才故事----誰的本領大。
四、常禮舉要演習----學會如何禮讓長者(聲音)。
五、三才、三光抱抱團。
第八課:四方和四季
學習內容: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具體活動安排:
一、幫助---迷路的娃娃。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曰”形象記憶。
三、《四季紊亂》故事。
四、常禮舉要演習----遵守交通規則,靠右走,靠左超人。
五、制作指南針,如何辨別東西南北(白天看太陽,晚上看樹影或月亮)。
第九課:五行與五義
學習內容: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具體活動安排:
一、古人巧用“東西”。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仁”。
三、五行忌諱與“走水了”。
四、常禮舉要演習----用餐的禮節。
五、五行與數字和算盤的來歷。
第十課:五谷與六畜
學習內容: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具體活動安排:
一、從對聯說起,五谷豐登人人喜,六畜興旺處處春。
二、誦記所學內容并認識漢字“麥”。
三、伏羲訓六獸(六畜與六德)。
四、常禮舉要演習----愛惜糧食不浪費(聲音)。
五、社稷的來歷與農。
《三字經》教學計劃2
教學目標: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透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3、體會《三字經》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三字經》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奏韻律。)
(4)拍手打節奏,齊聲背誦。
3、質疑釋義。
(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好處。)
(4)小結:只有明白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忙。
三、拓展升華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四、課外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這天學的《三字經》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三字經》教學計劃3
教學內容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教學目標
1. 引領學生誦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過誦讀,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3. 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體會古文凝練、深厚的語言美和抑揚頓挫的音律美。
教學重難點
1. 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過誦讀,引導學生懂得從小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三字經》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書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時孩子的蒙學教材。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三字經》等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可見其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字經》。
二、 理解句意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字經》里的一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2. 指名讀,正音。
3. 小組交流字詞的意思,以及對句子的理解。
4. 教師組織交流,重點點撥。
三、拓展閱讀
1. 朗讀相關典故,幫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義。
《蘇洵壯年好學》
2.你還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請給大家講一講。
(齊白石、越王勾踐、劉邦、吳承恩)
3.讀讀下列與本文相關的古詩詞,說說你的感受。
長 歌 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四、總結延伸
只要我們能堅持珍惜時間,刻苦勤學,就一定能成才的。讓我們牢記這幾句話,背誦今天所學的《三字經》。
【《三字經》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字經教學計劃01-13
《三字經》教學計劃范文03-09
《三字經》教學計劃4篇11-14
安全三字經07-26
讀書三字經心得10-23
《三字經》教學隨筆08-05
閱讀《三字經》有感01-16
讀《三字經》有感11-14
三字經讀書心得11-26
讀《三字經.》有感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