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時間:2021-01-24 13:13:59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方面還很幼稚,有待加強。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向學生介紹我們的介休文化,通過對這些介休風俗的了解,增強對介休文化的熱愛,對介休的熱愛。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包括《愛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風景篇、風俗篇、特產篇五部分內容。

  三、教材分析

  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自編教學講義,教學內容以“了解介休”“愛我介休”為主題,引導一年級的學生學習介休的古文化、認識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跡、了解介休的名勝古跡及風土人情。

  四、教學目標

  1、學習介休的古文化、認識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跡、了解介休的名勝古跡及風土人情。

  2、通過學生誦讀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3、通過對介休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熱愛介休的情懷。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熱愛介休的情懷。

  2、了解介休的名勝古跡及風土人情。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習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自主學習,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習伙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習,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4、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樂趣。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并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的橡皮泥制作課。通過捏橡皮泥這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勇于探索實踐的良好品質。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并學會主動交流、合作分享、實踐創新。

  3、學習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動手中激發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任務:

  充分體現課程活動化,活動課程活動化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為主目標,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個人、小組、班級活動方式,組織好校本課程的實施。

  四、教學措施

  1、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時間以發揮創作空間。

  3、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呈現一個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4、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而且積極的評價,激勵新的創新火花的迸發。

  5、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3

  本學期仍以學校校本課程為依托,以學生發展為主線,以學生心靈成長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施閱讀引領學生精神成長。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活潑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們剛開始小學生活,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對學生進行健康的興趣愛好,誠實守信、尊敬長輩、愛護花草等生活習慣,培養安全意識。

  3、營造吟誦兒歌、童謠的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4、會賞析、吟誦一定數量的經典兒歌。

  5、通過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兒歌的感受,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培養學習兒歌的樂趣和愿望。

  三、教學措施。

  1、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節儉及愛衛生的好品德。

  2、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3、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形式,引領學生從讀詩、背詩、賞詩中培養讀書興趣。

  此外,還要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于童趣。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詩詞的魅力深植于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從小熱愛誦讀詩詞,學會賞析詩詞,從而發自心底的喜歡中國文化,并愿意竭盡全力繼承和發揚中華的傳統文化。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并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想象力力為主的詩詞欣賞課。通過捏學古詩、背古詩、畫古詩情景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三、教學目標:

  1、通過經典誦讀工作的實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文化,多讀多背以加強語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豐富想象。

  2、通過對大量經典作品、詩詞的吟誦和記憶,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活并了展學生的思維力。

  3、能正確認讀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詞,并能夠流利地背誦。

  四、教學安排:

  (1)利用每周校本課的時間。

 。2)利用每天早讀課的.時間。

  (3)鼓勵學生回家誦讀。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充分發揮學校及周圍的資源優勢,挖掘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化發展的課程。本學期校本課程將在上學期開發實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和完善,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培養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學校持續發展目標,把讀書活動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本著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給學生最適應的教育,讓學生最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名既能全面發展,又能突出個性的合格小學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采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改變學習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

  4、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并能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5、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并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于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6、為突出校體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按季節和時令選擇相應授課內容。

  7、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

  三、課程內容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備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現將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1、說說習慣。

  2、尊敬國旗,會唱國歌。

  3、姿勢正確,書寫認真。

  4、良好的站立姿勢。

  5、文明禮貌,微笑待人。

  6、衛生習慣我知道。

  7、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8、正確坐姿我知道。

  9、尊敬老師,友愛同學。

  10、做個認真聽講的好孩子。

  四、課程實施及建議:

  1、課程教學結構:創設情境小組交流匯報表演師生評價

  2、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3、課時安排每周1課時

  4、活動地點:本班教室或根據需要而定

  五、具體目標:

  1、讓學生知道作為中國人必須要尊敬國旗,會唱國歌。

  2、使學生知道正確的書寫姿勢、站立姿勢,了解不良姿勢的危害。

  3、懂得生活中要懂禮貌,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4、能夠建立講究衛生的意識,使學生認識細菌的危害,注意衛生保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知道“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養成今天的事今天做的好習慣。

  6、了解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真正做到。

  7、知道只有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才是一個好學生。明白養成好的習慣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益。

  六、課程實施的有關要求

  1、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使孩子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2、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適當的行為規范。如定班規,制定習慣培養目標。要讓孩子自己說:習慣這么重要,我特別需要形成一個什么什么習慣。要一個一個地定培養目標,甚至兩個月培養一個習慣,一個新習慣,這都很好。

  3、進行形象感人的榜樣教育。用各種教育行動進行榜樣教育,各種各樣的杰出人物都有好習慣。

  4、持之以恒地練習。行為習慣需要持久的訓練,習慣培養有很多技術手段,都可以嘗試,但是有一條,一個行為習慣的形成一定要訓練一個月以上。但是這訓練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進行分析、評估、引導、訓練等等,這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5、及時而科學地評估、引導。用各種方式表揚,引導。

  6、逐步培養良好的班風、校風。如在班級里誰出現了好的行為,在班里就得到鼓勵、支持、欣賞;誰有不良行為出現了,就受到反對、批評。在家庭中同樣如此。這對一個人好的習慣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小學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03-25

小學古詩詞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通用5篇)11-12

校本課程說課稿 我給植物做名片11-02

年度地方課程教學計劃03-15

清明節校本課程教案(精選12篇)03-25

小學語文課程校本化工作匯報01-25

高三英語課程教學計劃(通用8篇)03-11

語文課程教學計劃02-23

課程論文致謝詞范文(通用10篇)05-11

校本課程閱讀教學工作計劃【精選】03-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综合久r在线 | 视频区国产欧美国产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