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輔導班教學計劃(通用5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為了以后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輔導班教學計劃(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輔導班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ㄒ唬⿺蹬c代數
1、第二單元“有理數及其運算”
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乘除,乘冪運算,以及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有理數運算。
2、第三單元“字母數字”
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數,實現從數字到公式的飛躍。然后介紹了代數,代數的值及其相關概念,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相似項的概念、相似項的合并規則、去括號加括號規則。
。ǘ┛臻g與圖形
1、單元1“豐富的圖形世界”
通過生活中熟悉的圖形進行研究,包括圖形的形狀、構圖、屬性、展開和折疊、圖形的橫截面、圖形的方向視圖等。
2、第四單元“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
識別線段、光線、直線、角度、平行、垂直等相關概念,利用尺子、三角形、量角器、圓規等幾何工具,從事折紙、建模、畫角度、線段、平行線、垂直線、制作拼圖、設計圖案等活動。
(3)統計與概率
1、第五單元“一維線性方程”
本文主要介紹方程和一維線性方程的相關概念,求解方程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2、第六單元“生活中的數據”
通過對報紙上數據的分析,學生可以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并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3、第七單元“可能性”
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事件的發生有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學術狀況分析
這個班有一個學生,是女生。從性格上看,學生性格內向、靦腆;從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基本可以努力學習,但缺乏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數學基礎較差。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提高。
三、教學措施
。ㄒ唬┱J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拓展教材內容,認真聽課,批改作業,認真指導,認真做試卷,讓學生學會認真。
(二)激發學生興趣,向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味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維題,激發學生興趣。
。ㄈ⿺祵W建模,課件演示。讓學生樂在其中,樂在其中。
(4)開展教學實驗,
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豐富的圖形世界在兩個半期復習中穿插復習
第二單元有理數及其運算2課時(10月16日、10月23日))
第三單元字母表示數1課時(10月30日)
半期整理與復習1課時(11月6日)
第四單元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1課時(11月13日)
第五單元一元一次方程1課時(11月20日)
第六單元生活中的數據1課時(11月27日)
半期整理與復習1課時(12月4日、12月11日)
第七單元可能性1課時(12月25日)
期末總復習2課時(1月8日、1月15日
輔導班教學計劃2
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結合我校實際,利用每天下午的趣味輔導時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科技活動,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與內容。讓學生走進科學。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體驗科學的空間,使學生呼吸到科學就在身邊的氣息。活動以室內實驗、戶外觀察、家庭材料展示、知識交流的形式展開。
一、本學期實驗二室的計劃主要分三部分:
1、可操性實驗的培訓。提供實驗室器材,學生獨立完成由簡到繁的實驗操作,在實踐中感受應用科學。
2、科學知識普及。由學生提出感興趣的領域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探討有關科學常識、科學方法、戶外探險生存知識的學習。
3、戶外科學觀察實驗。接近自然,發現自然,關注生存狀況,通過周期較長的觀察,把科學滲透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態度和方法的養成,鍛煉毅力。四、主題科普知識培訓。
二、科學趣味輔導二室活動具體安排。
。ㄒ唬┑谝恢堋
1、實驗器材的認識(實驗室及儀器室)。
2、生活自救知識。
(二)第二周。
1、玻璃實驗器材的使用知識及操作(試管、酒精燈、燒杯及鐵架臺組合使用方法)。
2、實驗自救知識。
。ㄈ┑谌堋
1、水的沸騰實驗(獨立選材、組裝、實驗)。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野外)。
(四)第四周。
1、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性質(認識集氣瓶、試管夾)。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城市旅游)。
(五)第五周。
1、空氣占據空間實驗(認識水槽)。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識別危險動植物)。
(六)第六周。
1、顯微鏡的認識和使用——觀察微觀世界和物質構成。
2、地震自救。
。ㄆ撸┑谄咧。
1、給污染水質過濾的實驗(組裝鐵架臺、錐形漏斗、攪棒、燒杯)。
2、火災自救。
(八)第八周。
1、熱空氣實驗(自制熱汽球、孔明燈)。
2、環保篇(廢舊材料再利用)。
。ň牛┑诰胖。
1、葉綠素的提取。
2、植物篇:認識植物基本構造。
。ㄊ┑谑。
1、制氧實驗(學習實驗組裝)。
2、自然篇。
。ㄊ唬┑谑恢堋
1、制氧實驗(獨立操作)。
2、機械與工具篇。
。ㄊ┑谑。
1、標本的認識(昆蟲、礦物、動物、蠟制、泡制等)。
2、能源篇。
(十三)第十三周。
1、自制簡單的標本(植物、昆蟲等)。
2、動物篇(動物與環境)。
。ㄊ模┑谑闹。
1、植物篇(認識校園植物)。
2、葉畫標本。
。ㄊ澹┑谑逯。
1、氣象單元(空氣)。
2、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ㄊ┑谑。
宇宙知識。
。ㄊ撸┑谑咧堋
地球知識(地球儀)。
三、期末興趣組成績展示方法:
1、在科學樓層展出活動照片。
2、周三由選出的代表在科學節目中展示實驗操作。
3、在展板上展出實驗作品(如:葉畫、標本、熱汽球等。)
在校園進行戶外調查活動。
輔導班教學計劃3
一、教學思想:
深入推進和貫徹《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改變學習方式為目的,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二、教學目標:
1、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掌握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的知識點。
3、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知識梳理,適時的進行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鉆研新課標,掌握教材,編寫好“教案”。
2.認真備課,爭取充分掌握學生動態。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階段的總體備課工作,對總體教學情況和各單元、專題做到心中有數,備好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好每節課的教案為上好課提供保證,做好課后反思和課后總結工作,以不為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3.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充分用足用好每節課時間。愛因斯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結合教學內容,選一些與實際聯系緊密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解決,教學組織合理,教學內容語言生動。相盡各種辦法讓學生愛聽、樂聽,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落實每一堂課后輔助,查漏補缺。
全面關心學生,這是老師的神圣職責,在課后能對學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解答學生在理解教材與具體解題中的困難,指導課外閱讀因材施教,使優生盡可能“吃飽”,獲得進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時掃除學習障礙,增強學習信心,盡可能“吃得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發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5.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深化兩極生的訓導。
8.落實幫教措施。
總之通過做好教學工作的每一環節,盡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教學質量,盡量達到每個孩子都能提分的目的。
輔導班教學計劃4
一、教學目標:
科學組趣味實驗三班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所以首先培養他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通過趣味實驗的學習,去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于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通過活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進一步培養他們在實驗中與同學團結協作的能力。
二、教學任務:
1、通過趣味實驗班的學習使學生增加對科學課的認識和了解。使學生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2、使學生通過做實驗、動手、室外采集、面授觀摩等形式,掌握基礎的科學知識。
3、注重使學生把所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4、注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與人協作完成科學實驗的能力。做到學生打基礎培養興趣,培養鞏固、拔高,提升這些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培訓方式:
1、教師面授示范指導。
2、學生動手操作實驗。
3、師生互動。
4、室外采集。
5、實驗觀摩。
四、教學進度:
(一)三月份:歡迎新成員,通過豐富多彩的實驗和游戲引起他們的興趣。通過種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做折紙和小船等活動的探究實驗。
第1周:
。1)種植大蒜和黃豆,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能力。從種子萌發時,通過栽培植物來探究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做植物的向光性實驗。
(2)紙的實驗:通過動手做簡單的包書皮,用手折紙飛機,做小本子等關于折紙的實驗。在中間穿插有實驗競賽和游戲,引起他們的興趣。
第2周:
加深折紙實驗:在上一周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各種折紙實驗。
第3周:
關于水的實驗:沉浮實驗,用橡皮泥和鋁箔做各種形狀的小船,并穿插進行比賽。
第4周:
在上一周的基礎上,把珍珠綿放入水中,觀測它的沉浮情況。用扎帶做一只竹筏來觀察浮力的大小。(在上面放重物)。
。ǘ┧脑路荩
在前面沉浮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潛水艇實驗。進行吹泡泡實驗。根據天氣情況,掌握傳統的做風箏的方法和使用風速風向計。
第1周:
小游戲實驗:認識水做吹泡泡實驗,并穿插進行比賽。根據前面做小船的基礎,進行潛水艇實驗。
第2周:
做風箏:用簡單的材料報紙、竹條、棉線、膠水做簡單的.風箏。本周以搭支架連接為主,強調小組配合。
第3周:
做風箏:本周以裝飾風箏和用不同種方法來制作風箏,進一步強調小組協作。
第4周:
做風速風向計:能夠會做風速風向計,通過風速風向計來識別方向。在室外進行實際操作。
。ㄈ┪逶路荩
進行小車探究活動,會進行溫度計實際操作。從做關于土壤的實驗,使學生了解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樂于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第1周:
學生自己帶來各種車的玩具和老師準備的玩具進行關于探究小車的游戲實驗活動。比較小車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2周:
冷與熱:認識溫度計識別刻度、會實際應用。
第3周:
了解土壤親近大自然。到室外觀察校園中的土壤,花盆中的土壤等。比較不同土壤的滲水性探究活動。從而激發學生保護土壤的行為。
第4周:
測樹葉面積:收集不同的樹葉,進行測量樹葉面積的實驗探究。實驗前,要先在室外進行收集樹葉的活動。
(四)六月份:
學習制作各種測量工具,使學生成為“關心天氣”的小專家。進行葉畫、雨量器、磁鐵、聲音的實驗活動。進行以茶葉為主題的探究活動。
第1周:
做葉畫:收集不同的樹葉,拼出不同的圖案。
第2周:
做雨量器:讓學生自制雨量器并學會實地測雨量。
第3周:
磁鐵實驗:會使磁鐵小車動起來。通過簡單實驗讓學生了解磁鐵的相關性質。
第4周:
進行茶葉探究活動。通過文字形式,看、聽、摸、聞等觀察方法來進行豐富多彩的匯報會等。聲音的傳播實驗。
。ㄎ澹┢咴路荩
鞏固、提高、展示趣味實驗所學內容。
第1周:鞏固折紙動手操作。
第2周:復習所學的實驗動手操作內容,進行展示。
展示形式:親手種植植物、各種折紙制作展示、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各種小船、學生制作的各種測量工具的展示、以探究茶葉為主題的匯報會等。
輔導班教學計劃5
科學趣味計劃的制定根據新課改的宗旨、理念、目標等,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一、教學目標:
。ㄒ唬┛茖W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
2、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包括進行交流,參與評議及提出質疑等)。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于探究與發展周圍世界奧秘的欲望。
2、珍愛并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
4、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ㄈ┛茖W知識:
1、通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2、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對一些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
3、了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
二、教學方式:
通過觀察、試驗、制作定活動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三、展示方式:
作品展、圖片展、制作成科學節目等形式。
四、教學過程:
(一)材料: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進行簡單的小制作。
1、第一周:紙和塑料的學習,進行簡單的廢物再利用的小制作。
2、第二周:玻璃和木頭的學習,進行簡單的廢物再利用的小制作。
3、第三周: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建筑模型等。
(二)浮力。
1、第四周:浮力的認識,制作小船的科學探究活動。(帆船、動力小船等)。
2、第五周:重力的認識,制作降落傘等科學探究活動。
3、第六周:彈力的認識,制作拉力器、彈簧稱、弓箭等科學探究活動。
4、第七周:反沖力的認識,制作各種小車的科學探究活動。
5、第八周:綜合以上活動進行交流等活動。
(三)時間。
1、第九周:認識時間、感受時間,制作水鐘、沙鐘的科學探究活動。
2、第十周:進一步認識時間、感受時間,制作擺鐘、蠟燭鐘的科學探究活動。
3、第十一周:復習光與影子的相關知識,制作影子中等科學探究活動。
4、第十二周:綜合以上活動進行交流、總結、展示等活動。
。ㄋ模﹦又参锱c環境。
1、第十三周:認識常見的動物,觀察并制作小動物的棲息等探究活動。
2、第十四周:認識常見的植物,制作各種標本、葉畫等科學活動。
3、第十五周:學習并會用顯微鏡觀察的科學活動。
4、第十六周:交流、總結后,制作生態瓶的科學探究活動。
五、備注:
1、有部分活動計劃的時間是一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延續至兩周。
2、動植物的觀察活動是一個長期的活動,應此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插在每月的活動中。
【2021輔導班教學計劃(通用5篇)】相關文章:
輔導班教學計劃01-21
輔導班教學計劃14篇01-21
輔導班教學計劃-教學工作計劃01-25
輔導班招生啟事12-08
暑假教輔導班社會實踐報告(通用5篇)07-30
輔導班招生簡章09-07
初中輔導班招生啟事09-11
輔導班教師聘用合同09-02
2021平安夜輔導班送學生獨特祝福語11-23
小學暑假輔導班招收簡章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