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下教學計劃

時間:2023-05-31 12:44:31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品德與社會下教學計劃精品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社會下教學計劃精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與社會下教學計劃精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欲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本年級學生共58人,這是個團結上進、活潑誠實的集體,學生有著良好的思想素質。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但他們缺少社會經歷。

  二、教材說明

  本冊教材包括個3單元、9個板塊主題、19個活動主題,主要綜合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規定的“我是中國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關內容。

  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方式來組織學習內容,充分考慮到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點面結合、由近及遠的編寫原則,選取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三方面內容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利用材料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材設計思路及特點

  1.以單元為主題來構建學習內容。教科書貫徹兒童的學習“源于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的理念,力求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選取他們熟悉、感興趣的、有研究價值的社會問題作為教科書的素材,來構建開放的學習主題。“方便面的來歷”、“天涯若比鄰”、“科技改變生活”是本冊教材的三個學習主題,都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問題,指導學生展開開放的學習活動。教材設置的情境貼近生活,能夠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

  2.重視學生實踐性學習的指導。教科書根據不同學習主題的需要,設計了調查、訪問、參觀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學會以不同的學習方式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會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從而能自主有效地進行探究學習。在調查、訪問的過程中,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大腦思考,捕捉不同的信息,感悟不同的道理,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和參與社會的意識。

  3.重視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幫助學生“學習做人”的學科,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外在的道德規范只有融入學生的價值觀中,教育才具有實效性。教材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設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學生的良好品德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得以實現。教材還注意引導學生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的社會中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選擇自己合理的行為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教學時間和空間具有開放性。教科書設計了許多空白的文本框,引導學生把自己搜集的資料、感想、調查內容等寫下來,這既體現了“使教材成為與兒童進行對話、需要兒童進行創造的文本”的設計理念,也為教師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留下空間。教科書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中的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教科書還注意本課程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使教學時間得以拓展延伸。

  5.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層次性。教科書從單元學習主題的構建到板塊主題的選擇再到活動主題的設計,都遵循了課程標準所強調的“點面結合”的設計思路,從最熟悉的內容導入,然后一步步加深,最后擴展到最前沿最復雜的內容。這樣安排,使得整個教學內容層次清楚,又具有深度。

  6.教學內容具有綜合性。教科書在圍繞單元主題選擇教學內容時,努力體現出課程的綜合性。教科書將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生物科技、通信科技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把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熱愛科學的教育融入其中,通過學生的探究、合作,實現學習內容的自主構建,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的有機統一與整合。

  四、與前后冊教材的關系

  本冊教材是高年級的起始冊,主要安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我是中國人”和“走近世界”中的有關內容標準。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注意與前幾冊內容的區別,從不同的角度選取學習內容,體現“螺旋上升”的設計思路;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注意實地調查、思辯活動等適合高年級開展的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獨立的見解,喜歡質疑,教材就多采用一些說服力強的科學材料,避免說教式的教育。材料的選擇不僅僅限于我國,而是引導學生放眼世界,這就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五、教學措施

  1、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相互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2、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3、通過書面、口頭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4、為了使學生真正體味本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盡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六、課時分配

  略

【品德與社會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6-12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07-03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07-03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1-22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5-11

品德與社會下冊說課稿15篇12-20

品德與社會下冊工作計劃02-22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6-13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4-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V人久久 | 听筒婷婷色色激情五月 | 亚洲222cc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五月天 | 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 午夜au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