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課件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如下是精心為你挑選的小學科學教學課件,歡迎大家踴躍閱讀!
小學科學教學課件
教學目的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準。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質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
3認識到用實驗驗證猜想,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概念。
教學重難點
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質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
學法指導合作交流教具水槽、蘿卜等
一、觀察物體的沉。
1、談話: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哪些物體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體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磚塊和木塊分別輕輕放入水里,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ɑ顒右c:規定放物體的操作要求,確定判斷沉浮的標準。)
3、把塑料塊輕輕放入水里,觀察它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操作過程:先猜測塑料塊的沉浮。再根據操作要求輕輕放入水中,觀察它的沉浮情況,板書:浮。
二、觀察更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師從小袋子取出7種物體,分別是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卜、橡皮。
2、以小石塊為例,討論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預測”、“理由”的填寫,并建議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頭符號來表示。
3、學生獨立完成其他物體的“預測”、“理由”這2行表格的填寫。
4、小組領實驗器材,分工合作,進行實驗觀察,完成實驗記錄表。
5、組織交流:
把我們的預測與實驗結果相比較,預測正確的有哪些,預測不正確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預測理由,想一想物體的沉浮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隨機羅列各因素,如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備后面活動中進行探究。)
6、還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對白,試試其他身邊的小物體的沉浮,對影響沉浮作進一步的思考。
三、觀察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
1、小組整理實驗材料,留下水槽、蘿卜、橡皮,裝好另外幾
2、學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記錄表“預測”、“理由”這兩列。
3、小組領小刀,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組織交流,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什么因素?(體積大。,物體的沉浮情況有沒有發生改變?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小,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補充:這里也可以用質量來概括,即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質量減輕,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5、收回小刀、蘿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針和木塊,引導思考:
一枚回形針在水中是沉的,把兩枚回形針穿在一起,還是沉的嗎?把更多的回形針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還是?
一塊木塊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膠帶把兩塊木塊粘在一起,放入水里,還是浮的嗎?如果把三塊、四塊甚至更多的木塊粘在一起,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
6、提供材料回形針10枚,木塊3塊,學生實驗。
7、組織交流,概括: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大,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也不會發生改變的。
8、小結:把剛才切分和疊加這兩個實驗聯系在一起,我們得到了什么結論?學生記錄中教材第4面的實驗報告單上。(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板書設計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磚塊 沉
木塊 浮
塑料塊 浮
猜測與沉浮相關因素: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小學科學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敘事課件04-11
科學課件《解釋》教學反思02-25
科學與藝術教學學習課件04-11
晝夜交替小學科學課件05-04
建高塔的小學科學課件05-10
小學體育教學教案課件04-11
小學體育籃球教學課件04-11
小學音樂教學的課件04-11
小學英語寫作教學課件04-22
aoe小學拼音教學課件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