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百家姓教學課件
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但是,許多小朋友并不能有意識地認識到自己姓和名,分享了百家姓教學的課件,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了解到《百家姓》的相關信息,讀準容易誤讀的姓,認識常見的復姓;知道名字蘊含里的學問,能講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激發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2.對有關“姓名”知識產生興趣,燃起探究欲望,選擇自己感興趣和不明白的問題為主題,準備做進一步的研究,養成獨立思考、動手實踐的好習慣。
3.能夠關注并理解文本標注的提示意義;學習與人初識時的交際技巧。
課前準備:
1.查找《百家姓》的有關資料,了解《百家姓》。
2.調查統計本班共有多少個姓。
3.了解自己姓名的來歷以及蘊涵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從這些字中你們發現自己的姓氏了嗎?(課件出示各種姓)
2.我們中國古稱華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姓氏起源歷史久遠,姓氏文化傳承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堪稱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世界之最,是古今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無可比擬的,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百家姓》,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
二、了解《百家姓》
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回家搜集來了《百家姓》的資料,下面就請
同學們來匯報你的收獲。
1.介紹“姓”的來歷。(課件出示“姓”)
這是“姓”字,它是由“女”與“生”合成的字。5000多年前,我們人類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部落里人們只認識母親不認識父親,姓的出現代表了以母親為首領的氏族文化。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父系制度逐漸代替了母系制度,社會上又出現了“氏”。氏是人類父系制社會的產物,在秦代以前姓與氏是有嚴格區別的,直到漢代司馬遷寫《史記》,才把姓與氏統一起來稱為“姓氏”,統一后的姓氏就一直延用到現在。
2、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誰知道中國姓氏的來歷呢?其實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傳說。
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知道哪一個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準備交流
(2)、老師引入故事話題
1)我姓張,我就講講張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遠的過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的兒子揮很聰明,喜好狩獵,發明了弓箭,被任命為弓正,賜姓張;此外,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也稱為張氏。
張姓氏的名人有:西漢大臣張良;東漢科學家張衡、書法家張芝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偉大作品;還有現代愛國將領張學良等。
2)請姓王的學生講講王氏背后的故事吧。
3)請姓李的學生講講李氏背后的故事吧。……
(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家的姓氏來源感興趣,愿意去看書了解。)
3.“趙”姓起源
為什么居首?因為趙是指趙宋,因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姓趙,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而且趙性人口在當時也是為數最多的。
4.當今《百家姓》
家喻戶曉的《百家姓》收錄了504個姓氏,其中單姓438個,
復姓66個。如今中國人的姓氏已逾7000個之多,排列前10位的是:“張、李、王、劉、陳、楊、黃、趙、周、吳。原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的趙氏早已被我們張氏置換,有關資料表明,張氏人口有1億多,占全國總人口的8%,最少的姓氏據說是“莽”姓。全國只有幾個。
李王張劉 陳楊趙黃 周吳徐孫
5.我知道的復姓有“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6.趣說姓氏
在歷史上,有的人以官職為姓,如姓候、帥、司馬等。有的人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有的人以職業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
日本人有很多姓也是向中國學的。現在,中國人的姓氏還出現了江河湖海、春夏秋冬、花鳥魚蟲、東南西北、大小多少等詞類,甚至有外國人的稱謂。我們知道的“北京奧運會”五個在在百家姓中也能找到。
7. 考考大家
萬俟.音為Moqi(莫其),常有人誤讀為“萬壽”。
區,音為OU(歐)常有人讀為“區”(qu)
黑,音為He(賀), 常有人誤讀為“黑”(hei)。
三、誦讀《百家姓》
1同學們課外搜集了這么多百家姓的知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百家姓》。
2.學生個人背,男女生輪背、開火車背等形式考查學生背誦情況。
四、 激發愛國情,總結全課
1.學生介紹自己姓氏中的名人。
2.我們每個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中國人有句俗話叫做“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說的就是對姓氏和名字的尊重。姓氏是每個人的傳統標記符號,我們的名字也寄予了家長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誰能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
3.我們追尋著歷史和先人的足跡,在古代先輩們忠孝仁義的思想長河中,品味和汲取先賢之典故精華,并繼承優秀的中華姓氏文化且將其發揚光大。普天下華人無不心系祖國,無論是趙錢孫李,還是周吳鄭王,都是中華同一家。
4.小結:中國人,百家姓;百家姓,一家人。
反思:
以社會性活動為主線的綜合活動《百家姓》是我們班《我是中國娃》主題背景下的一個活動。活動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但是,許多小朋友并不能有意識地認識到自己姓和名,通過組織這次活動,讓孩子們認識了解自己的姓,對中國的姓氏文化感興趣,感受中國人姓氏的代代傳承,感受到父母、同伴的關愛,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整個活動分為游戲導入、初步感知、深入了解、拓展延伸四大環節進行。活動開始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好朋友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接下來的環節引導孩子們找一找自己的姓,通過問題“有小朋友沒有拿到自己姓的卡片嗎?這里有你的姓嗎?那為什么會沒有拿到?”引發孩子們對同姓者的關注,在游戲和討論后,我進行了經驗的梳理,初步讓孩子們感受姓氏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之后的環節我引導孩子們尋找不同的姓,讓他們感知了解不同的姓氏,并向他們介紹百家姓,引導孩子們感受中國人姓名的與眾不同,通過問題“你們還會傳下去嗎?傳給誰?”引發他們的思考和討論,此時我再一次梳理經驗,讓孩子們再次感受姓氏的傳承。在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是引導孩子們認識幾位了不起的中國人,了解他們的姓名,找一找與自己同姓的了不起的中國人,在激發孩子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的同時為下一個活動《了不起的中國人》做鋪墊和過渡。
整個活動我讓孩子們從自己的姓名入手,通過找找自己的姓氏,發現《百家姓》的趣味,讓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輕松地與傳統文化碰撞、對話、生發情感,讓復雜的《百家姓》變得簡單明了。當孩子們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時的欣喜,第一次發現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時的快樂,第一次統計出班級有多少姓時的滿足,從他們在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我感到孩子們獲得了很多!
【百家姓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什么是教學課件09-19
教學課件的作用04-08
蝸牛的教學課件12-06
音標教學課件12-02
趙州橋教學課件12-05
化學教學課件12-05
《長城》的教學課件03-19
《絕句》教學課件12-11
烹飪教學課件12-05
《安塞腰鼓》的教學課件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