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教學課件
幼兒中班教學課件篇一
設計意圖
春蠶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動物,為了讓幼兒更深刻地了解春蠶的生長過程,并知道蠶絲的作用和絲綢的特點,我們借助了多媒體手段讓孩子能夠更感興趣、更清楚地了解春蠶,并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體驗用絲綢制品裝扮自己的快樂。
活動目標
(一)運用多媒體了解春蠶的生長過程。
(二)知道蠶絲的作用,了解絲綢的特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春蠶》:春蠶生長過程圖片。
2、各種絲綢制品:真絲衣服、絲巾等。
3、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觀前導語
教師戴著一條顏色鮮艷的絲巾進活動室,引起幼兒注意。
提問:今天老師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呀?(戴了絲巾)那么這絲巾是從哪來的呢?
小結:這漂亮的絲巾裝扮了我們的生活,它是一種春天里的小動物吐出的絲制成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人類的好朋友——春蠶。
(二)觀看多媒體
1、教師逐步出示多媒體課件,并進行啟發性提問:
(1)蠶卵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小小的)幾天后,蠶卵變成了什么?(一齡蠶)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在干什么?(吃桑葉)
(2)經過了第一次脫皮春蠶長大成二齡蠶,它與一齡蠶有什么區別?接著又經過了第二次脫皮春蠶長大成三齡蠶,經過了第三次脫皮春蠶長大成四齡蠶,經過了第四次脫皮春蠶長大成五齡蠶,最后它變成什么樣子了?春蠶一共進行了幾次脫皮?
(3)長成五齡蠶后,它又開始干什么了?(吐絲)它們吐出了什么顏色的絲?
(4)它們用吐出的絲將自己包裹起來,叫“結繭”。繭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在繭里變成了“蠶蛹”,它又是什么樣子的?蠶蛹在繭里變成了蠶蛾,蠶蛾是怎么從繭里出來的?
(5)第二年的春天,蠶蛾產下許多蠶卵,蠶卵又能孵出什么?(蠶寶寶)
2、重新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請幼兒邊看多媒體邊說說春蠶的生長過程。
(三)教師出示真絲衣服和絲巾讓幼兒觀察,讓幼兒摸一摸。
提問:1、絲綢有什么感覺呢?
2、絲綢還可以用來做成什么?
小結: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春蠶為我們帶來了這么美麗的絲綢,它既輕盈透氣,又亮澤光滑。今天我要請小朋友們當一回“小設計師”、“小模特”,用美麗的絲綢來裝扮自己,讓自己“秀一秀”好不好?
(四)幼兒用絲綢來裝扮自己,在輕快的音樂中進行時裝表演,體驗用絲綢制品裝扮自己的快樂。
幼兒中班教學課件篇二
設計背景
為了更好地培養中班幼兒的禮貌行為,重點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見到老師、小朋友會主動地問好、問早,離園會和老師小朋友再見,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再見、請、對不起、沒關系等,并針對這一常規要求,要求家長配合在早晨入園和離園時提醒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問早、再見,在家培養孩子使用禮貌用語,在幼兒園由教師引導教育孩子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培養了幼兒良好禮貌行為。所以我選擇了這么一節關于品德教育的語言活動,我覺得向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根據幼兒園指導綱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從小重視規范他們的行為,對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具有特殊意義。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確文明行為。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難點:懂得生活中的正確文明行為。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正確的禮貌行為圖片,禮貌歌,關于有禮貌的
動畫故事。畫好的娃娃圖片,油畫棒,棒棒膠,線。動物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手指游戲。
問:游戲里的小兔有沒有禮貌?
2、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嗎?
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兔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 。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小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進行部分:
1、師:小朋友,小兔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
幼兒觀看動畫片。教師提問:
(1)誰最有禮貌?
(2)豬小弟是怎樣做的?
教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給小兔表演一個節目好嗎?
歌表演:《對不起、沒關系》
3、想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禮貌的行為。(輕輕地走路,小聲說話,請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車上給老奶奶讓座,到別人家做客不亂定主人的東西。。。。。。。)
4、小白兔給我們也帶來了好看節目小朋友想看嗎?
(情景表演)小動物之間問好,不小心捧著別人了說對不起,別人給你東西說“謝謝”。。。。
5、觀看圖片。(正確的禮貌行為)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個禮貌寶寶,有禮貌的送給你身邊的老師或好朋友。
教學反思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禮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友愛同伴、文明禮貌教育。 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行為。是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同伴問早、說再見。對班級中幼兒的'禮貌表現有一定的了解:班級中有很多幼兒來園時或離園時從來不向老師問早、問好、說再見;但也有小部分幼兒在禮貌方面表現比較好,現在班級中絕大部分幼兒早上來園時都能跟老師問早、問好。通過此次活動,幼兒會更主動、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懂得禮讓,對人有禮貌,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會幼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見到人要主動問好,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規則”對幼兒來講并不陌生,但是幼兒年齡小,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還很差,他們的語言行動易受當時情緒和情景的影響,因此注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可能是由于操作的時間過長,因此,整節課的活動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最后環節——幼兒涂色規則上顯得有點長,這個環節主要是把禮貌寶寶有禮貌的送給別人,目的不是涂色,我想讓小朋涂完,所以這個環節長了一點,在今后的活動中應注意在環節上處理的更好。 教具準備不夠充分。在教具準備上,正確的禮貌行為及錯誤行為圖片少了。讓孩子在直觀感受、參與、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禮儀認識。將禮儀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