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
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來自最大簡筆畫掌握一個多音字。
2.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3.體會詞語在句子中表現景物的特點和表達感情的作用。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字。
2、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3、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詞語在句子中表現景物的特點和表達感情的作用,學會運用聯想的方法增強文章的生動性、豐富文章的思想內涵。
新課導入:
一、欣賞畫面,感受美
1、以欣賞荷花錄像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作者一起到祖國北方遙遠的邊境,觀賞了一塘美麗的荷花,這節課,讓我們乘著音樂的翅膀再次走進荷花的世界吧!
2、播放荷花錄像,學生欣賞。
3、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你剛才看到的荷花。
二、賞讀課文,發現美
1、同學們,我覺得你們都很了不起,能把荷花形容得這么美!你們看到的荷花是這樣的,那作者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打開語文書,讀一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邊讀邊拿筆勾畫出描寫荷花、荷葉的句子,把它多讀幾遍,并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互相交流:把你畫出的句子讀給同桌聽,并說一說你的感受!
3、集體交流
重點句;
“又走十步,果然見到由綠色的'蘆葦、蒲草圍繞的寶葫蘆形的湖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荷葉,大的賽過磨盤、芭蕉扇,小的如茶碗、酒杯。”
學生交流: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大荷葉比作磨盤和芭蕉扇;小荷葉比作茶碗、酒杯,從這個比喻句中能體會到荷葉的形狀很美和大小不依?并指導讀一讀這句話,將體會到的美在朗讀中表現出來。
繼續理解描寫荷葉的句子
“浮在水面的圓圓荷葉密密層層,葉子上凝聚著水珠,晶瑩剔透,光彩四溢。”
指導學生感受從“密密層層”這個詞中體會荷葉很多,并想象“葉子上凝聚著水珠,晶瑩剔透,光彩四溢。”是什么樣子。
“葉子之間,點綴著三角形的菱角葉,是淡淡的嫩綠顏色。”
這句話主要寫了荷葉的顏色。
這幾句話都是描寫荷葉的,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的,才是荷葉這樣栩栩如生,仿佛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觀察描寫非常有序,先寫荷葉的形狀、大小再寫荷葉多,有露珠的荷葉什么樣,荷葉的顏色。在描寫中運用了修辭方法,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
作者筆下的荷花又是什么樣的?
4、指導朗讀這幾句。
三、想象畫面,體驗美
1、師過渡語;
讀得多美啊!是的,這么多的野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師范讀第三段)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嗎?(大自然)
3、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是她為我們造就了這么美麗的畫卷。請你們把再用心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試著把這一段背誦下來。
4、指名誦讀這一段。
四、深入學習,感悟美的品格
滿塘的荷花雖美,但也并不希奇,作者為什么卻對此拍手稱奇?令作者稱奇的僅僅是荷花的美嗎?(是荷花堅強的品格)
荷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現,可能是那些原因?這是作者的——聯想,那么請同學們也展開想象的翅膀,猜一猜還有哪些可能?
白天的野荷塘是這樣美不勝收,那么夜晚的野荷塘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足跡,去欣賞那里的“荷塘月色”。
夜晚的荷塘是什么樣的?
五、小結
這一環節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讓學生自己歸納學習方法,教師則點撥關鍵處,從中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本堂課我重點采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沒有繁瑣的一問一答,沒有教師瑣碎的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書聲瑯瑯,靜思默想,議論紛紛。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部編版拼音教學課件04-06
部教版dtnl教學課件04-02
部編版dtnl教學課件04-02
部編版拼音教學課件推薦04-07
長春版《去年的樹》說課稿11-30
荷塘月色粵語版歌詞07-09
荷塘月色教學反思04-04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07-30
粵教版離騷課件09-06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