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教學課件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32—3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構成比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存在,并在實際生活中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是否能構成比例。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是否能構成比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看到這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時,你會想到什么?(生自由匯報,師相機引出兒歌《國旗國旗真美麗》)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仿佛讓我們回到了一年級剛剛入學的那會兒,而如今,一轉眼我們已經是六年級畢業班的學生了,希望你們能好好珍惜和利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加強學習,為進入初中繼續學習數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星紅旗是莊嚴而美麗的,并且它與我們的數學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研究國旗中的數學知識:比例(板書課題:比例)
從課題中我們不難看出,比例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知識有一定的關系(比)你們還記得比的意義嗎?(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如何求比值?(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好,下面我們就先來用比的知識解決幾道國旗中的數學問題。
二、以比值為引線,認識比例。
1、探索組成比例的條件
你在哪些地方看見過國旗?
問題:
1:你能說一說這四幅圖中國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2:你們想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嗎?
(發作業紙)作業紙上有四幅不同大小的國旗,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任選兩面國旗來算一算它們各自長與寬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觀察結果,把你的發現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哪個小組研究的是操場上的國旗與教室里的國旗各自長和寬的比?
(請一組學生板演匯報,教師小結板書:兩個比相等)
這兩面國旗長和寬的比值相等,我們可以用等號將這兩個比連接起來。(板書:2.4∶1.6=60∶40)
指著這組相等的比說: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義補充完整)。這就是“比例的意義”(把課題板書完整)請同學們齊讀。
請同學們再默讀一遍比例的意義,思考:想要組成比例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學生回答:等式;有兩個相等的比)
(教師再強調:一定是比值相等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2、尋找國旗中的其他比例
師:你還能從四面國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學生寫在練習本上,然后匯報。教師點擊課件)
3、介紹比例的第二種表示方法
師:我們在學習比的時候,可以把比寫成分數的形式,那比例也能寫成分數的形式嗎?怎么寫?(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4、強調比例的計算單位要統一
出示課件,提出問題,學生判斷。
小結:在比例的計算中,單位要統一。
5、區分比和比例
師:我們剛才一直在強調比和比例的聯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嗎?(小組交流:你覺得比和比例有哪些區別?)
形式不同:比由兩個數組成;比例由四個數組成。
意義不同:比表示兩個數相除;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
三、自主嘗試,鞏固比例。
(一)數的比例
課本33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師板書比例式)
(二)形的比例
課本33頁“做一做”第2題。兩個具有放大關系的三角形(圖中的四個數據可以組成多少個比例?
(三)生活中的比例
師:通過剛才的幾組題,我們進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課本36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訂正交流。)
(四)拓展中的比例
寫出比值是5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五、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你還想研究比例的什么知識?
比例的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法國著名的建筑物埃菲爾鐵塔,希臘雕像斷臂維納斯,還有閃爍的五角星,這些事物之所以能給我們美感,是因為它們的構造都和一個詞“黃金比例”有關。希望你們課后能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比例”,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到那時,相信你們能夠更深刻的感受到數學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比例的意義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03-3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數學課件05-03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精選6篇)04-29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17
數學課件《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2-19
比例尺的意義教學反思(通用6篇)05-1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稿11-12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說課件稿05-13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稿4篇11-12
春雨的教學課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