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學課件

時間:2021-03-31 18:46:47 教學課件 我要投稿

青山不老教學課件

  導語:為了讓學生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下面是由小編為你整理的青山不老教學課件,歡迎大家閱讀。

青山不老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三番五次、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后代的精神。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鏈接專題,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印第安人對他們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戀之情,令我們感動。在祖國的晉西北,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愛著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現在我們學習《青山不老》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去讀一讀自學提示,拿起筆標上序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出示學習目標。

  3、自由讀課文,要求:

  ⑴ 認真快速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劃出你認為比較難理解的詞和句子。

  4、反饋交流:

  ⑴ 交流比較難理解的詞和句子。

  ⑵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課文講述了一位老人將畢生的精力用于植樹造林工作,以此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造福子孫后代。)

  三、再讀課文,感悟“奇跡”

  過渡:正是這樣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跡,大家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學生交流: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板書:創造奇跡)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句子:

  ①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60平方米,那同學們來計算一下3700畝林網相當于多少個教室的面積。

  看到這樣的一組數據,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嗎?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卻是滿山遍野的綠。這就是——生:“奇跡”,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請同學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把這一奇跡展示出來。

  過渡: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跡?請找出來。(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②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這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么?讀著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可以用一個詞、一句話來說說。

  多美的景色啊,誰能用聲音來展現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小結:一個81歲的老人竟然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把一片荒蕪之地變成這樣一片綠色的林海,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③楊柳、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老人說:“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如臂如股”什么意思?“勁挺”呢?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要是沒有這些樹,沒有這樹林,會怎樣?

  小結:是呀!保住了這片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那守住了這土,我們就守住了什么?(莊稼、家園、希望……)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嗎?

  四、奇跡背后

  過渡: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跡的?

  (一)體驗綠洲所處大環境的險惡。(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點撥A什么叫“肆虐”?——任意地殘殺或迫害。課文中指什么東西在哪里肆虐?B除了狂風肆虐,還有什么肆虐?(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

  (2)那么你們知道晉西北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惡劣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資料,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資料)師讀(晉西北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于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墻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墻;五寨縣許多村莊,由于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

  (3)結合注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在這樣險惡的大環境下,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的老頭堅持15年植樹造林,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二)體驗老人生活條件的艱苦(學習第三自然段):

  我們一起讀讀,體會老人生活的小環境條件怎樣?

  (81歲、就剩一人、五人離世、老伴去世)

  五、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導語: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創造了這個奇跡呢?快速默讀全文,可以找找文中的句子來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學生交流對這句話的理解

  面臨享福與吃苦的抉擇,老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吃苦,選擇了開辟山溝、改造山林的艱苦之路,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事沒有完成,這條山溝還需要他,需要他不斷種樹綠化,因此他愿意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這山溝,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這青山。

  2、那作者對老人又是怎么評價的呢?

  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另一種東西”是什么呢?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可是老人能和山水永遠存在嗎?老人能像日月一樣發出光輝嗎?請大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能與山水共存、與日月同輝?

  指導朗讀: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就是“另一種東西”,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

  3、老人的這些精神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老人的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于我們心中。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這青山會老嗎?你是如何理解“青山不老”的?

  六、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如今這位老人已離開了我們,面對這一片青山,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青山不老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5-08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5-10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15篇)04-18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15篇)04-08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15篇04-18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15篇)04-08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15篇12-24

《乞巧》教學課件06-25

教學設計課件02-17

音樂教學 課件04-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宅男入口亚洲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