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模型解釋》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
用模型解釋
教學目標:
1、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利用模型進行解釋;
2、學生會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模型解釋的方法、作用。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利用模型解釋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形式;
2、了解簡單模型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做成模型后的樂趣;
2、意識到利用模型進行解釋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黑匣子探秘
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解釋,這節課首先就請同學們來解釋這只黑匣子。這是一個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個滾珠和一些用厚紙板做的障礙物。厚紙板粘在盒子的某個部位,不許打開盒子,想辦法知道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并做出解釋。現在考慮一下怎樣才能知道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以及怎樣做出解釋。
2.學生匯報。(板書學生提供的方法)
3.談話:同學們已經知道怎樣找障礙物的方法,而我們今天就采用畫圖的方法進行“解釋”。
4.提供給學生同樣的,包括里面障礙物的位置和形狀,正面四角標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標有A、B、C、D的圖紙。
5.學生分組搜集有關盒子的事實。
6.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學生將各組研究結果粘貼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釋
1.談話:同學們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內的障礙物究竟是什么樣的?可惜的是我們并不能夠打開這個盒子,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與“黑匣子”的事物,我們人類并不能直接觀察它而獲得結果,只能依靠這樣那樣的方法去推測。你們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科學家又是如何解釋的?
2.教師出示DNA模型(圖)、三球儀(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環(課件)。讓學生說說對這些模型的認識以及作用,還可以說一說根據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畫圖的方法解釋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圖可以解釋DNA的樣子,用模型可以解釋太陽、地球、月亮之間的.關系,用動畫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環,這些都是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釋”(板書)。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釋事物或現象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5.談話:同學們現在是不是還想知道盒子內的障礙物究竟是什么樣的?能否根據本課所學,采用畫圖以外的方法解釋盒內的障礙物?
我們下節課將繼續進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課時
一、“黑匣子探秘”
1.提問:想到采用畫圖以外的方法解釋盒內的障礙物的方法了嗎?
2.談話:這節課我們用一個盒子和厚紙板,通過收集到的有關“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個“黑匣子”,用這樣的模型去解釋盒內的障礙物。(這一環節最好引導學生自行討論得出)
3.學生依據圖畫制作模型。
4.學生依據自制模型對“黑匣子”做出解釋。
5.依據各組的研究結果,推測盒內的障礙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樣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業:做一個肘關節模型,并解釋肘部。
【《用模型解釋》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解釋》教案課件設計06-12
《太陽鐘》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04-20
《晝夜交替》教案課件優秀教學設計04-20
《我們吃什么》優秀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教學設計模型10-26
《蛙》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貓課件教案教學設計03-28
蘑菇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宋定伯捉鬼(用課件上課) 教案教學設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