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
課題:
《生命的意義》
教材分析: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渡過?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保爾作出了回答。文章是長篇小說節選,要注意小說的要素。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本文生字詞語,了解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明確小說的三要素。
。、體會文章中“人,最寶貴的……”一段文字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英雄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文章中“人,最寶貴的……”一段文字的內涵。
學情分析:
學生受年齡的限制,還沒有十分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名著接觸不多,對革命戰爭的社會背景了解不是很清楚。
課前準備:
學生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內容,了解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明確保爾的高大形象。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犱撉偾肚锶账秸Z》)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人的一生應該怎樣渡過?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保爾作出了回答。這個回答閃耀著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光輝,下面我們來學習本文。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放課文錄音,學生聽錄音熟悉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字音字義,積累名言警句、成語格言、精彩片段。
檢查聽讀情況:
。薄⒈疚墓澾x自《 》作者 , 作家
。病⒔o加點的字注音。 踱步 岔路
。场⒐鹊劁仢M著如茵的綠草 ( )
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 )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及思路。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怎樣一本書?保爾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回答。
2、保爾此時的心情怎樣?
。ㄌ崾荆罕柎藭r的心情是灰暗的、沉痛的、憂傷的。)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采用小組讀、男女分讀等形式。
聯系文中對環境的描寫,揣摩下列句子,談談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1、 他沿著小鎮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著步子……
(見教學用書)
2、 用云杉枝條編織的花環,裝點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墳墓,又在小小的墓
地周圍種植上一圈蒼翠的小樹。陡坡外高聳著挺拔的青松。
(見教學用書)
3、 四野里復蘇的大地散發出新春的氣息。
五、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閱讀文章第7段,討論回答以下問題:
讀了本段你有哪些啟發?那些感悟?
。▽W生討論,合理即可)
六、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總結
七、布置作業。
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你眼中的保爾。
六、板書設計。
生命的意義
奧斯特洛夫斯基
不虛度年華
應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不碌碌無為
七、課后反思。
《生命的意義》導學案6(魯教版六年級上冊)
【《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04-11
《生命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18
課文《生命的意義》學案設計08-22
《比的意義》設計教學01-01
教學設計的意義04-19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9-14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8-18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5-27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