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2 14:03: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詩經〉兩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詩經〉兩首》的教學設計

  1、理解《關雎》所表現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病⒘私庾髌匪\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現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產生的詩歌作品305篇,當時稱為《詩》,又稱《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尊為儒家經典,才定名為《詩經》!对娊洝钒大w裁分為“風、雅、頌”三類。而“風、雅、頌、賦、比、興”,《毛詩序》稱之為“六義”。《詩經》由于其內容豐富,在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廣泛而深刻地描寫現實、反映現實的精神,對后代文學影響很大。

  二、學習《關雎》

 。薄⒗蠋煼蹲x課文,學生跟讀,解決字詞。

 。、學生看注釋,借助工具書,老師點撥,弄清課文的意思。

  首章從對雎鳩的和鳴,觸動了男女愛慕的心情,聯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興,接著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夢寐以求的心情。重疊“游哉”,用以表現思念之深;“輾轉反側”,形象地寫出了求而未得時的苦悶焦躁。

  第三章用了類似第二章的復疊方式,意思卻有進一步發展。男子以音樂挑動女子,博取她的歡心,借美妙的音樂,達成美滿婚姻。

 。场⒂懻撊娪昧恕芭d”的表現手法。

 。、主題歸納:

  《關雎》是一篇民間情歌,描述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真之美。

  三、學習《蒹葭》

 。、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然后自讀。

 。病W生看注釋,老師點撥,弄懂課文的意思。

 、磐ㄟ^“溯洄”“溯游”的連用,側面刻畫了詩人追求的一往情深與執著、內心的焦急與憂愁。再結合最后的“宛在”,由這種一往情深與執著得到的始終卻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這種一往情深與執著帶來的無盡的惆悵。

 、铺搶嵪嚅g,富于朦朧美!耙寥恕钡睦斫饪梢郧f萬、彼此不同,是為虛也;詩人的追求是實的,感情的惆悵凄切是實的。虛實相間給了本詩巨大的想象空間。

 、峭ㄟ^“重章疊句”的運用、押韻、疊詞,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齊整、音律的優美,使之瑯瑯上口,收到一詠三嘆之效;另一方面,通過三次重復“溯洄”、“溯游”、“宛在”、“所謂伊人,在水……”,以及“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都側面刻畫出了詩人等待時間之長、追求之堅持不懈,并通過這種復現增加了全詩惆悵凄迷的興味。

 、取遁筝纭愤@首詩的每章開頭的前兩句都是寫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這些景物描寫給人展現了秋天的清晨,河邊的蒼蒼蘆葦沾滿了霜露的景象,給人以蕭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熱戀者感到分外的凄涼,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戀人,于是他去尋找“在水一方”的戀人。因此這每章開頭的前兩句是“興”,從而引起正文。

 、擅鑼懥撕铀纳n茫浩淼、飄忽不定,更寫出了它把詩人與“伊人”隔絕造成的痛苦與無奈。

  ⑹善于營造意象。所謂意象,指客觀物象經創作主體獨特審美活動而創造出來的固化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合,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物,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助客觀物象表示的主觀情意。

  中國古典文學中亦不乏意象,如歲寒三友、四君子、杜鵑、蓮花、菊花、灞橋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烏啼等等。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

【《〈詩經〉》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經》教學設計03-23

詩經教學設計精選03-19

詩經教學設計06-18

詩經教學設計05-24

《詩經·氓》教學設計03-01

詩經氓的教學設計12-25

關于《詩經》的教學設計03-19

詩經《氓》的教學設計03-19

《詩經氓》教學設計04-30

《詩經》教案教學設計05-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我要看亚洲中字幕毛带 | 亚洲国产九九九热视频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天堂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