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11 15:30:00 志升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精選5篇)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分析與體驗音樂作品,了解歌劇這一藝術形式,熟悉有關歌劇的一些基本知識。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歌劇《白毛女》選曲,指出人物聲音特點以及音樂的旋律特點,并用語言表達作品豐富的情感。

  創新能力目標——學生以模唱、表演歌劇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藝術魅力。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方法:

  對比法、參與體驗法、表演法、聽賞法、情境教學法、設問法、分析法、歸納法。教學重點:

  欣賞并表演《北風吹》、《扎紅頭繩》

  教學難點:

  通過對一部音樂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賞使學生懂得情感體驗及欣賞音樂的重要通道,音樂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刻畫出不同藝術形象表達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樂的本質—音樂是情感的藝術。

  教具準備:

  紅頭繩等表演道具、CAI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鑒賞對比《北風吹》《扎紅頭繩》并回答相關問題

  {過渡語}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歌劇《白毛女》的兩個著名片段,同學們來比較一下:北風吹和扎紅頭繩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要素有哪些?

  下面由同學們來一起分組討論:

  曲目速度力度音色演唱形式表達情緒音樂特點

  《北風吹》中中弱女高音女聲獨唱

  《扎紅頭繩》快中女高音對唱

  二、情景劇編創

  老師簡析:(導出情景劇表演)

  1.師:你能說一說他們的聲音有什么特點嗎?

  (喜兒:聲音清脆、甜美楊:渾厚、低沉)

  2.出示歌譜,學生模仿二人的聲音朗讀歌詞。

  再次聽賞歌曲,體會兩首歌曲的旋律特點。

  (《北風吹》:舒緩《扎紅頭繩》:歡快)

  3.模仿二人的聲音表演《扎紅頭繩》。

  三、情景表演

  情景設定:《扎紅頭繩》。

  A清第一場戲線索

  時間:1935年除夕。

  地點:河北某縣楊各莊村。

  人物:楊白勞、喜兒、

  道具:楊家所吃:玉米和白面餃子。

  2天真、期盼歡快、活潑旋律跳進,節奏密集下行休止符運用

  楊家所穿:風雪夜披著蓋豆腐的布。

  楊女所戴:二尺紅頭繩。

  楊家所用:柴火、散放的盆罐和油燈。

  情節:喜兒剪子-----楊白勞躲債回家------系紅頭繩------貼門神

  B、導言:

  師:過年了,喜兒在家等待著出門躲債的爸爸回家和她一起團圓。下面有我們的同學來表演這一場景,他們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喜兒和楊白勞的'表演。請學生上臺跟隨音樂表演

  4.觀眾思考:總結歌劇含義

  四、拓展、總結

  師小結:

  歌劇《白毛女》的幾個主要唱段學完了,可以說中國歌劇的發展經歷了四五十年的歷程,《白毛女》是中國的第一部大型的新歌劇,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它的影響下,先后涌現了一大批閃爍著中國民族色彩的新歌劇,像《洪湖赤衛隊》、《劉三姐》、《紅珊瑚》等。除了《白毛女》,還有更多優秀的歌劇需要我們去發覺,今天時間有限,老師不能一一給大家介紹了,老師就給大家布置一個課外作業:每人課后都看一看其他的歌劇,然后在班上開一個交流會,給大家介紹你最喜歡的歌劇或者是當中最喜歡的一首歌好嗎?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2

  教材選取

  全國人教版七年級音樂

  教學對象

  初一

  教學理念:

  音樂形象思維是從音樂音響感知開始的,經過集中概括產生具體的形象思維,同時伴隨著感情體驗與想象、聯想直至理解、認識音樂的思想意境,所以情感體驗是欣賞音樂的重要通道。

  音樂音響是由幾個重要的音樂要素組成的,即音高、速度、力度、節奏、音色,在欣賞教學中加強對這些要素的音響感知及理性的分析,以助于提高學生音樂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中通過聽、看、模仿,了

  解歌劇這一藝術形式,熟悉有關歌劇的一些基本知識。以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表演抓住人物聲音特點以及音樂的旋律特點,充分感受歌劇《白毛女》。提高學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使學生懂得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思想內容、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體驗一部音樂作品不同的音樂段落表達的不同情感。

  教材分析:

  歌劇《白毛女》創作于1945年,是在延安秧歌運動基礎上,由延安魯藝文學院集體創作,是我國第一部新歌劇,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部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以1940年流傳于晉察冀邊區的“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為依據創作的。該劇通過楊白勞及喜兒的悲慘遭遇深刻揭露封建社會的罪惡。全劇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反映在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農民的血淚生活和反抗精神,歌頌人民軍隊發動群眾進行了解放斗爭的勝利。音樂采取了山西、河北、陜西等地的民歌與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作,藝術形式和表演風格具有鮮明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塑造了楊白勞、喜兒等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和人物性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分析與體驗音樂作品,了解歌劇這一藝術形式,熟悉有關歌劇的一些基本知識。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歌劇《白毛女》選曲,指出人物聲音特點以及音樂的旋律特點,并用語言表達作品豐富的情感。

  創新能力目標——學生以模唱、表演歌劇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藝術魅力。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設想:

  本課是一堂以欣賞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旨在通過對《白毛女》的故事情節發展為脈

  絡(幸福生活——非人遭遇——重見光明),欣賞中國歌劇《白毛女》片段,讓學生接觸、了解歌劇這一音樂形式,并喜歡上這一音樂形式;再通過對作品的分析與理解,能揣摩歌劇表演中人物內心的情感,并能簡單地進行模仿、即興創編。

  教學方法:

  對比法、參與體驗法、表演法、聽賞法、情境教學法、設問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重點:

  背唱并表演《北風吹》、《十里風雪》、《扎紅頭繩》選曲體會情境

  教學難點:

  通過對一部音樂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賞使學生懂得情感體驗及欣賞音樂的重要通道,音樂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刻畫出不同藝術形象表達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樂的本質—音樂是情感的藝術。

  教具準備:

  紅頭繩等表演道具、豐富的影音資料、CAI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節選:分析聽賞片段并編創情景劇

  一、鑒賞對比《北風吹》《扎紅頭繩》

  {過渡語}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歌劇《白毛女》的幾個著名片段,你能在剛才的歌曲中找一找歌劇需要具備的要素嗎?同學們來比較一下:北風吹和扎紅頭繩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要素?下面由同學們來一起分組討論:【導入技能】展示

  板書:【演示技能、講解技能】曲目速度力度音色演唱形式表達情緒音樂特點

  《北風吹》中中弱女高音女聲獨唱天真、期盼下行休止符運用

  《扎紅頭繩》快中女高音對唱歡快、活潑旋律跳進,節奏密集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選用合適的音樂為故事配音的活動,更深刻地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師:剛從我們的小演員的表現中我們所感受到不同的音樂情緒:天真期盼、歡快、悲慟。音樂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刻畫出不同的藝術形象表達不同的情感。我們還知道了對塑造刻畫音樂形象起重要作用的是音樂作品中的音樂要素。

  二、情景劇編創

  老師簡析:(導出情景劇表演)【啟發性講解技能】

  1,師:你能說一說他們的聲音有什么特點嗎?

  (喜兒:聲音清脆、甜美楊:渾厚、低沉)

  2.出示歌譜,學生模仿二人的聲音朗讀歌詞【演示技能】再次聽賞歌曲,體會兩首歌曲的旋律特點。

  (《北風吹》:舒緩《扎紅頭繩》:歡快)

  3.模仿二人的聲音演唱歌曲《扎紅頭繩》【反饋與強化技能】

  4.師:聽了他們的聲音,你能描繪出他們的形象嗎?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聽、看,感受不同人物的音色特點,并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并通過歌曲了解故事發展情節

  三、情景表演

  情景設定:《北風吹》、《扎紅頭繩》【演示技能】

  A、清第一場戲線索

  時間:1935年除夕地點:河北某縣楊格村人物:楊白勞、喜兒、王大嬸、穆仁智道具:楊家所吃:玉茭子面摻豆渣

  楊家所穿:風雪夜披著蓋豆腐的布

  楊女所戴:二尺紅頭繩

  楊家所用:柴火、散放的盆罐和油燈

  情節:楊白勞躲債回家------系紅頭繩------貼門神------包餃子------穆仁智討債

  B、導言:【講解技能】師過年了,喜兒在家等待著出門躲債的爸爸回家和她一起團圓。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喜兒的歌聲。下面有我們分組的同學來表演這一場景,他們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喜兒和楊白勞的表演。

  C.表現與創編【變化技能】

  1.CAI播放,《北風吹》、《扎紅頭》繩選段,寫生觀察他們的動作、眼神等表演特點

  【演示技能】

  2.教師再次播放《北風吹》《扎紅頭繩》,學生模仿演員的表演動作、表情。

  3.請學生上臺跟隨音樂表演

  4.學生暢談感受【反饋與強化技能】{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欣賞影片,能通過聽、看、模仿等手段,感受作品的藝術特點,并參與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并從中享受樂趣。)

  5.觀眾思考:歌劇需要具備的要素的重要性

  四、拓展、總結【結束教學技能、講解技能】

  a、回顧學習內容,提升對“歌劇”的理解。

  b、師小結:

  歌劇《白毛女》的幾個主要唱段學完了,可以說中國歌劇的發展經歷了四五十年的歷程,《白毛女》是中國的第一部大型的新歌劇,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它的影響下,先后涌現了一大批閃爍著中國民族色彩的新歌劇,像《洪湖赤衛隊》、《劉三姐》、《紅珊瑚》等。除了《白毛女》,還有更多優秀的歌劇需要我們去發覺,今天時間有限,老師不能一一給大家介紹了,老師就給大家布置一個課外作業:每人課后都看一看其他的歌劇,然后在班上開一個交流會,給大家介紹你最喜歡的歌劇或者是當中最喜歡的一首歌好嗎?

  通過學習,同學們對歌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像中國歌劇的許多經典唱段還很多,以后多聽,多看,從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營養,豐富自己的音樂內涵,將中歌劇繼承、發揚、廣大,為中國的音樂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 了解《白毛女》的創作背景和劇情簡介。

  2. 學習歌曲《白毛女》的演唱技巧和表達方式。

  3.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 《白毛女》的音樂錄音或視頻資源。

  2. 歌詞卡片或投影設備。

  3. 鋼琴或其他樂器。

  教學過程:

  引入環節:

  1. 導入話題,向學生介紹《白毛女》的創作背景和劇情簡介。

  2. 播放《白毛女》的音樂片段,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達。

  學習環節:

  1. 分析歌曲的結構和旋律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主題和情感。

  2. 分段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達方式,包括音準、節奏、音色等方面的指導。

  3. 分組練習歌曲,鼓勵學生互相合作,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拓展環節:

  1. 邀請學生進行個人或小組演唱,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2. 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的'表達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并討論其意義和作用。

  3. 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以《白毛女》為靈感,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總結環節:

  1.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總結學生在演唱技巧和表達方式上的提升。

  2. 鼓勵學生繼續深入學習音樂,培養對音樂的熱愛和欣賞能力。

  教學延伸:

  1. 組織學生觀看《白毛女》的舞臺劇或電影版本,進一步了解劇情和表演形式。

  2. 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音樂比賽或演出活動,展示他們的音樂才華。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白毛女》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2.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分析能力;

  3. 通過音樂欣賞,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表達。

  二、教學內容:

  1. 《白毛女》的音樂背景介紹;

  2. 《白毛女》的主題音樂欣賞;

  3. 《白毛女》的音樂特點分析。

  三、教學步驟:

  1. 導入:通過播放《白毛女》的片段,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好奇心。

  2. 介紹:《白毛女》的音樂背景,包括作曲家、創作背景等。

  3. 欣賞:播放《白毛女》的主題音樂,讓學生靜心聆聽,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情感。

  4. 分析:引導學生分析《白毛女》的音樂特點,包括曲調、節奏、樂器運用等。

  5. 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6. 總結: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強調《白毛女》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7. 拓展:推薦學生進一步欣賞其他相關音樂作品,拓寬音樂視野。

  四、教學資源:

  1. 《白毛女》的音樂片段;

  2. 音樂欣賞指導材料。

  五、教學評估:

  1. 學生的參與度和表現;

  2. 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受和表達。

  六、教學反思:

  1. 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和分析;

  2. 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3. 教學資源是否充分利用,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 5

  課程目標:

  1. 了解《白毛女》的音樂特色和背景。

  2. 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興趣。

  教學步驟:

  1. 導入(5分鐘)

  (1)引入話題,向學生介紹《白毛女》的背景和故事情節。

  (2)播放《白毛女》的片段,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悲傷氛圍。

  2. 音樂欣賞(10分鐘)

  (1)播放《白毛女》的完整音樂,讓學生全神貫注地聆聽。

  (2)引導學生注意音樂中的旋律、節奏、樂器運用等元素。

  3. 分析討論(15分鐘)

  (1)分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對《白毛女》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2)引導學生分析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和表現手法。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發深入思考。

  4. 創作活動(15分鐘)

  (1)分組進行創作活動,要求學生根據《白毛女》的音樂風格和情感,創作一首短小的'樂曲或歌詞。

  (2)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進行評價和討論。

  5. 總結歸納(5分鐘)

  (1)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和創作成果,強調《白毛女》在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

  (2)提醒學生繼續關注和學習中國傳統音樂。

  拓展活動:

  1. 觀看《白毛女》的舞臺劇或電影版本,進一步了解故事情節和音樂表演。

  2. 邀請專業音樂家或音樂老師來校進行講座,深入解析《白毛女》的音樂藝術。

  評估方式:

  1. 學生的參與度和討論質量。

  2. 學生的創作作品和展示能力。

  3. 學生對《白毛女》音樂的理解和欣賞程度。

【七年級音樂白毛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設計07-31

音樂教學設計04-18

七年級音樂《彩色中國》教學設計07-04

七年級上冊音樂《桑塔露其亞》教學設計06-18

七年級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05-16

小學音樂《音樂小屋》教學設計06-17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1-1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28

春曉音樂教學設計12-09

《白鴿》音樂教學設計07-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婷婷六月综合缴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