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四年級上冊美術《我設計的童裝》教學設計
第19課 我設計的童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一些服裝知識。②能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設計一件對稱、美觀大方的童裝:
2.過程與方法:①在觀察、聯想和思考活動中,體會童服與美術造型、色彩搭配等關系。②在模仿服裝與設計活動中,自由體會剪裁方法。③在探究設計與創作活動中,大膽想象、設計、創作與展示。
3.情感:①樹立設計意識,提高審美能力。②大膽進行創意變化,培養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能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設計一件對稱、美觀大方的童裝:
教學難點:能選擇適當的紙材,設計、裁剪、裝飾一件(套)對稱或不對稱的童裝。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記憶和聯想思維,激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學會用審美的眼光進行觀察、選擇衣服與啟發創作構思。如:①服裝是商品的一種,商店的服裝帶有季節性。②用“模特”展示各種造型、色彩的童裝,能讓顧客整體觀察。③知道童裝要符合年齡,挑選的服裝要適合自己,形狀要美觀、大方、顏色搭配要和諧對比,比例要協調等。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察與感受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品評服裝的過程中,培養審美設計意識。
2.欣賞作品,激發構思、探討表現手法。讓學生能用語言說出自己想設計怎樣的童裝。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設問提出要求:(1)感知服裝商店和商品的概念,學習用審美的眼光挑選服裝。(2)欣賞不同季節的童裝,并根據服裝的基本形進行創意的變化,發展創造性思維。③自主探究設計與剪裁方法。
4.板書課題:
一邊板書一邊讓學生打開課本,并認真閱讀課文內容。
(二)教授新課:
1.觀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各種圖片。
2.問:在欣賞中,你喜歡什么衣服?適合什么季節?美在哪里?當你走進童裝商店時,你是怎樣挑選衣服的?哪件衣服適合自己?形狀是否美觀?顏色搭配是否合理(激發觀察、想象、選擇的興趣)。
3.教師設計:①構思。款式、對稱與不對稱、男裝或女裝、季節、上衣、褲子、背心、裙子。②選材。選擇合適表現布質的紙材,如染紙、壓平的瓦楞紙、掛歷紙。③畫圖。根據衣服的基本形進行創意變化,如方形、圓形、還是三角形衫衣,波浪紋衣領還是心形衣領等。④剪裁、粘貼。前、后幅重疊對折,再對稱剪,再改變,前、后粘貼。⑤裝飾。衣領、袖口、衫邊、衫身等。
4..小組活動:討論:能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為自己設計一件美觀大方的童裝。
5.選擇與構思。能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設計一件對稱、美觀大方的童裝,并選擇適當的紙材,抓住童裝的基本形進行創意設計變化,繪畫或剪貼與眾不同的童裝。
6.創作表現。①構思。款式、對稱與不對稱、男裝或女裝、季節、上衣、褲子、背心、裙子。②選材。選擇合適表現布質的紙材,如染紙、壓平的瓦楞紙、掛歷紙。③畫圖。根據衣服的基本形進行創意變化,如方形、圓形、還是三角形衫衣,波浪紋衣領還是心形衣領等。④剪裁、粘貼。前、后幅重疊對折,再對稱剪,再改變,前、后粘貼。⑤裝飾。衣領、袖口、衫邊、衫身等。
(三)作業布置:
能選擇適合的紙材設計裝飾一件(套)對稱或不對稱的童裝。
(四)巡視輔導: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進行講評。
(五)結果:
作業評價:外形美觀、大方、色彩對比、醒目:有創意變化。
【嶺南版四年級上冊美術《我設計的童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嶺南版《小掛飾》教學設計01-29
《我設計的童裝》教學反思10-31
我設計的童裝教學反思01-26
嶺南版小學美術巧變虛形與實形教學設計01-28
《我設計的童裝》的教案07-04
《我設計的童裝》教案設計06-22
嶺南版美術教案06-12
嶺南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