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田野的教案教學設計
《我們的田野》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體驗歌中優美抒情的情緒,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與美麗,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用啟發和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延音線,并唱準延音線。
3.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詞。
教學重、難點
1.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節奏。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能說說美麗的田園都有什么樣的景色嗎?
學生回答:綠草地、樹林、小溪、安靜的湖泊等。
教師介紹這首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我們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張文綱和詞作家管樺于1953年合作創作的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選入了“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二、《我們的田野》歌曲學習
1.初次聆聽《我們的田野》音頻。
提問:聽完歌曲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優美、心情很舒暢、好像 看見了美麗的田野等)
2.再次聆聽《我們的田野》音頻。
教師提出要求:請學生打開書看歌譜,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每一個樂句的開頭有什么 特點?(學生可能回答:每個樂句都不是從強拍上開始的。)
3.演唱歌譜。
教師指導:這種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是從一小節的弱位置上開始的。這首歌曲的`旋律比較簡單,在演唱歌譜的時候要注意每句開頭的演唱方法——在第一個字之前的一拍吸氣。 教師一邊用手畫拍子,一邊說“一、二、吸3 53”,這樣鍛煉學生急吸氣,把氣吸到肚子里,讓整句唱得連貫。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
4.學習延音線。
教師指導:先讓學生數拍子唱出不帶延音線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線演唱,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指導學生有延音線的地方要演唱得連貫、飽滿,有氣息支撐。
請學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線的地方。教師帶領學生分別進行演唱練習。練好以后完整演唱樂譜。
5.欣賞《我們的田野》動畫。
教師提示學生:認真地聆聽歌曲的歌詞,觀看田野的錄像,感受田野的美麗景色。
6.學習歌詞。
教師指導: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在這基本可以準確地演唱歌詞,教師重點指導聲音的位置,氣息的連貫,每個樂句開始時要唱齊,教師給手勢讓學生反復地練習。
7.完整演唱歌曲。
教師彈琴帶學生完整演唱歌詞,注意指導的有第一段結束的反復記號;第二段歌詞:“么肥”“蘆葦”的節奏;第三段歌詞:“雷一”的節奏;第四段歌詞:“有淺”“色的”的節奏;第四、五段歌詞結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詞:“會兒”。
(1)指導學生在唱歌詞時注意弱起小節的唱法,如果學生唱不準,給學生數拍子并指揮學生演唱。
(2)指導第二段歌詞的節奏,如:“么肥”“蘆葦”。
(3)指導學生第三段歌詞的接組,“雷一樣”前兩個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導學生看反復跳躍記號,看到反復跳躍記號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導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詞結尾的節奏不同。
(6)指導第五段歌詞中“會兒”是兒化音,應該連唱。
三、歌曲處理
1.欣賞《田野》視頻
教師引導學生感受田野的美麗。
2.指導學生演唱
教師指導:激發學生說出田野的美麗,帶著這 種贊美、美好再次演唱這首歌曲。第二樂句是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個漸強。第五段最后一句減弱。
3.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或說說自己家鄉的景象。
四、課堂小結
通過演唱歌曲,我們感受到了田野的美麗景色,也使我們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們能夠熱愛自然,熱愛家鄉。
【我們的田野的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的田野教學設計03-12
我們的田野教學設計01-22
我們的田野幼兒教案02-23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們的田野》09-23
大班音樂我們的田野教案07-06
我們的田野課文教案05-09
我們的社區教學設計教學教案06-08
音樂《我們的田野》教學反思07-12
《美麗的田野》教學設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