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2 12:14:0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古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1、培養文言語感,理解重點實詞和虛詞的用法和含義;

  2、學習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寫法,體會作者“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

  3、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過了兩篇以“記”為體裁的文章,《小石潭記》先借尤為清冽的潭水、參差披拂的青樹、往來翕乎的游魚,表達自己對自然的喜愛之情,又借四面環竹,空寂無人的環境道出了自己孤獨無助、懷才不遇的傷感之情;《岳陽樓記》借遷客騷人的憂喜之情,展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向。由此可見,“記”這一文體,明為“記”,實為“寄”也。它們都是作者有感而發,借題發揮,融記敘、描寫、議論與抒情為一體的名篇佳作。下面我們學習《醉翁亭記》,且看作者歐陽修如何借題發揮吧!

  二、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詞注音并注意語音停頓:

  學生齊讀、聽錄音讀、個人讀,理解重點字詞句:

  ⑴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⑶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⑷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⑸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⑹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特別提示:“也”字的用法,“而”的輕重讀法。

  三、課文理解,學生帶問題朗讀課文

  問題設置:

  1、結合課文內容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出恰當的修飾語:

  之瑯琊;

  之釀泉;

  之醉翁亭;

  2、“醉翁”及“醉翁亭”的來歷是什么?醉翁的樂趣在不在酒?

  3、作者在寫醉翁亭之前寫了哪些景物?它周圍的'景色如何?面對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如何?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朗讀中討論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四、他山之石

  我初中時有一個老師性情豪爽,嗜酒如命,每餐無酒不食,每飲四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間斷,常常容光煥發,心樂之,口歌之,手舞之,足蹈之,且自號曰“醉翁”,他的宿舍被我們戲稱為醉翁亭。那么他這個醉翁之意全在酒,或借酒澆愁,或借酒作樂,但教書功夫卻很了得,對學生寬嚴有度,他是教數學的,文學功夫頗深,很得同學的敬重。不幸于上月死于腦溢血。我還特意寫了一首挽詩給他:

  恩師一朝乘鶴去,山愁水凄萬里煙。三尺講臺潤無聲,一生桃李遍涯天。

  從此不得聆面訓,長恨華佗早千年。但愿蓬萊仙境在,青鳥殷勤為探看。

  而本文的醉翁之意卻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五、課文探究

  1、作者寫早晚之景和四時之景都抓住了的____________特點,從而寫出了山間的無窮樂趣。

  2、課文第三段寫人物活動,作者設置了幾個場景?請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3、本文寫了作者的哪些快樂之事?他的快樂僅僅是一己之樂嗎?

  六、小試牛刀

  試結合課文注釋以及你對課文的理解翻譯課文。

  七、小結

  本文借對醉翁亭及其周圍景物的描寫,通過人物活動場景的安排,表現了作者的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以文為樂的豪邁情懷,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成為成語為世人所稱道。

  八、作業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一定游歷過不少的名山大川,請就其中的一處景物,表達自己的人生志向或感悟,500字左右。

【古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文《觀潮》教學設計11-17

小古文《雨》的教學設計12-23

小古文《荷》教學設計12-20

古文勸學的教學設計與反思06-13

語文古文《醉翁亭記》 習題精選11-13

古文《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0-12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8-03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12-15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7-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亚州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