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辯別一定的空間方位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水彩筆、圖畫紙。
教學設計:
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這個學期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你們愿意和他們成為朋友嗎?(愿意。)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
學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板書課題:上、下)
探究新知:
1.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
師:你能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嗎?互相討論一下。
學生可能會說:課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們教室在二樓,樓上面是幾班,樓下面是幾班,等等。
師: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們說的都很好。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含義。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知道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南京長江大橋去開開眼界,想去嗎?
多媒體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請朋友們仔細觀察,你都發現了什么?你想告訴大家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說:圖上有火車、大卡車、輪船、白云等。還可能會說:火車的下面有輪船,汽車在火車的上面等。
只要學生描述的比較清楚都要給予表揚、鼓勵。
師: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那誰能說出,汽車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車、輪船、江水、橋墩等。
師:你們想問什么呢?
學生提問題,其余同學解決。
3.打開書,把第1頁空白補充完整。
活動:
1.拍手游戲。
a.師發口令,上、下拍手。
b.聽反語,師說“上”生在下面拍,師說“下”生在上面拍。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口令,其余小朋友動手擺,如把語文書放在數學書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語文書的上面。
3.畫一幅自己最喜歡的能表示上、下關系的畫。
小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高興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上、下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這是新學期第一節數學課,給小朋友們介紹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這些問題,使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初步感知上、下的基本含義。
在新知部分,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進一步感知上下的基本含義,同時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激勵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最后又通過數學游戲,動手擺、畫自己喜歡的畫等在實踐中充分鞏固了新知,培養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多項技能,同時也增加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專家評析:
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例,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一方面在生活實際的情境中體驗數學問題,另一方面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豐富了學生對位置的感性認識,逐步建立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把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把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位置的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位置”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6-17
《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學設計方案07-04
位置教學設計05-26
《位置》教學隨筆03-31
位置的教學設計01-31
《位置》教學設計04-14
《位置》教學反思01-14
位置的教學設計07-18
《位置》的教學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