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榕樹》教學設計
《家鄉的榕樹》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13課
教學目標:
1、探究家鄉的榕樹,認識我們中心小學五百年古榕的特點,了解它的好處、樹齡、涂石灰的原因等知識。
2、通過介紹與榕樹有關的活動,激發學生愛校的情感,進而提升到愛家鄉的情感。
3、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一些了解與榕樹相關的活動,激發他們的愛校情感,明白愛校、愛家鄉的不同方式。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引出對榕樹的初步了解,談話讓學生通過榕樹這個媒介把家鄉和學校聯系起來。
二、活動一:親近大榕樹
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課前與榕樹親近的資料。這個環節交流并講解以下內容:
1)大榕樹有什么作用呢?
2)榕樹和其他樹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你喜歡榕樹的哪個部分?
4)榕樹的樹干底部涂了一層什么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5)了解學校榕樹的“身份證”-----中心古榕登記卡
三、活動二:中心榕樹情
1、邊唱校歌《中心之歌》邊做動作,讓學生明白榕樹被寫入了我們的校歌里。
2、介紹校刊《榕樹下》
3、介紹我們中心的.節文化之一“首屆大榕樹藝術節”
1)請大榕樹藝術節節徽設計者介紹節徽
2)請大榕樹藝術節吉祥物設計者介紹榕榕。
3)榕榕帶大家欣賞藝術節的活動剪影。
4)了解本班參加藝術節的同學,尤其是獲十佳稱號的孩子。
4、讀畢業紀念卡的小詩,讓學生明白榕樹在學校的地位,老師對學生的感情。
5、了解學校的名校友何鏡堂,讓學生由愛學校的物移情到愛學校,進而上升到愛家鄉,為家鄉有這樣的名人感到自豪,從而激發自己向名人學習。
四、學校家鄉情
1、布置作業,師總結,升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