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0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概念獲得比較全面的認識和掌握。
3.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電腦演示)數字娃娃0—9在一起時發生的一段小故事。
師:你對剛才這個故事有什么看法?
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課題:10的認識,并板書。
二、互動學習,探究新知。
(一)、數數與認數
1、教師出示課件(不同民族的小朋友10名,天空中10個彩色氣球)。
指導學生先看圖后提問:“小朋友數一數,圖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空中有多少個彩色氣球?”
學生回答“都是10個”后,教師提問“剛才你是怎樣數的?”
討論交流,得:按一定的順序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兩個兩個地數等。
2、出示小棒數數。師:“現在老師這兒有一些小棒,請小朋友一起數一數。”學生計數后,教師將10根小棒扎成一捆,提問;你認為把10根小棒捆起來有什么作用?
3、師:剛才的10個小朋友,10個氣球,10根小棒可以用數10來表示,你認為10還可以表示什么?誰能用10說一句話呢?
(教師可作適當提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有10個手指……)
(二)、10以內數的順序和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1、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課件出示尺子,演示從0到10逐漸出現的過程。
師:看到現在這把尺子,請你說說0到10各個數的位置是怎樣排列的?引導學生小結: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
2、用人民幣比較數的大小
教師出示一張10元紙幣和一堆硬幣(9枚)。問學生:“這張紙幣和這堆硬幣,你選什么?為什么”?板書:9<10 10="">9
再添上一枚硬幣,你選什么?為什么?
□<10這題中,□里可填哪些數?誰能一口氣說出來?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哪些數小于10?
(三)、10的組成
1、教師出示兩個筆筒和10支鉛筆。
師:現在老師要把這10支鉛筆放到兩個筆筒里,你認為老師會怎么放?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演10的組成。
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擺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全班學生齊讀10的組成。
2、師:10的組成有那么多,你有什么辦法把它記住?
引導學生主要記住前面五種組成,其余幾種組成不必死記,完全可以由前面幾種組成推想出來。
3、拍手游戲:教師先拍,學生接著拍,合起來10下。(先和一個小朋友練,再一起練。)
(四)、10的寫法
1、師:剛才我們已經和10交了朋友,你會寫10嗎?說說應該怎樣寫10?
2、電腦演示:邊寫邊講解: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1",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練習。寫在書65頁,寫后抽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演示評價。
三、綜合訓練,發展能力。
1、數橘子。出示一個橘子,學生猜里面有幾瓣?再剝開驗證,分開來數。(用實物投影儀演示這個過程)
2、數棋子。出示疊在一起的10個棋子,學生數。出示8個,放在10的旁邊,說說怎樣數最快。
3、請11個同學上來,每人拿一張卡片:0—10,高舉頭上。先打亂順序。
師:哪位同學指揮他們排隊?為什么這樣排?還可以怎樣排?
請學生把卡片藏身后,按個子高低排列。請排第一個的同學舉起卡片,大家說出這個數和幾組成10,并回憶誰拿著這個號碼?找到好朋友,兩個小朋友握握手,回到課桌。依次類推。
四、課堂回顧,知識整理。
師:這堂課,老師感到很高興,不知大家覺得怎樣?
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
【《10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13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13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06
《10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2-01
數字10的認識教學設計07-06
《10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11-13
認識物體教學設計10篇09-02
《秒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0篇)08-19
《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0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