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運用六》語文教學設計
語文教案-積累運用六
教學要求:
1. 通過詞語的讀背,積累詞匯。
2. 能讀懂成語故事,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3. 進行口語訓練,能講熟練的普通話,具有一定的購物講價的能力。
4. 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積累運用六
1. 積累語言文字,能讀懂成語故事,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2.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
積累運用六
2課時
積累運用六
第一課時
一.揭示教學內容
本節課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二部分內容,達到詞匯積累,從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讀讀背背”部分
1. 復習舊知識積累:說說這學期學過的四個字的成語。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讀詞。
3. 指導個別字的音、形記憶。
4. 用各種方法理解詞意。
5. 指導個別詞造句。
6. 讀讀背背。
開火車讀。
學生說說自己用什么辦法把這些詞背下來。
7. 鞏固練習,檢查背誦。
情同( )( ) 不分( )( ) 推心( )( )
( )( )之交 問( )問( ) 親( )無( )
( )老( )貧 心心( )( ) 天( )比鄰
三.完成“閱讀”部分。
1. 快速閱讀短文,說說短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 這是一個成語故事,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以下詞語意思。
此地無銀三百兩: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攢:積聚,儲蓄。
妥當:適當,停當。
焦思苦慮:著急,憂慮。
3. 再讀課文,說說為什么覺得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張三和王二都害怕別人懷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來告訴別人這地方沒有埋三百兩銀、王二沒有偷,殊不知正是這些留言泄露了天機,給自己帶來煩惱。所以說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4. 聯系實際,看看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他們做錯的'原因在哪里?
5. 談談從故事中受到的啟發。
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否則遲早有被發現的一天。另外,不要時時刻刻懷疑自身的安全,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作業
1. 抄寫“讀讀背背”中的詞語。
2. 將成語故事講給親人聽。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舊知
1. 開火車背誦上節課學過的詞語。
2. 默寫其中的八個。
二、 學習新內容
(一) 揭示教學內容及能力訓練目標。
這節課我們一起完成口語交際部分的訓練,這次口語交際內容是“購物講價”,要求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較流利的普通話進行購物講價。
(二) 讀題,弄清題目中的提示。
1.齊讀題目中的要求。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1)“貨比三家不吃虧”------比貨、比價。
a.看質量,問價格,是否物有所值。
b.找另外幾家比較價格、質量。
c.確定其中一家(也可以幾家)討價還價,比較滿意的價格成交。
(2)活動過程 分兩步:
a.按以上方法模擬購物(不購物也行,但過程要去訓練。)
b.聯系實際說說自己曾經的購物活動。
滿意:怎么完成這一過程的。
不滿意:為什么沒成交。
很差:上當受騙。
(三) 根據題目中的提示開展模擬活動。
1.小組內組合,分好角色表演,再互換角色表演,組內評議:要怎樣更好地完成這一過程。
2.選1—3組表演,師生評議。
(四) 談活動感受,得到啟發教育。
正:得到能力鍛煉。
反:以前缺乏這方面能力,受過騙。
升華:在購物講價過程中要文明禮貌,不亂還價,不漫罵賣主,不毀壞商品。
三.小結
今天,我們模擬表演了上街購物講價的經過,懂得了應當怎樣做才能買到較滿意的商品,得到能力的鍛煉,受到文明禮貌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四.作業
完成課時作業 設計。
【《積累運用六》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積累與運用(六)教學設計07-15
語文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07-13
語文積累運用的教學設計07-13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03-05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2-17
《積累與運用六》教學設計06-23
積累與運用六的教學設計07-15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精選07-13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