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3~115頁總復習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回顧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能辨認軸對稱圖形,正確區分平移與對稱現象。
2。在操作中,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美,培養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歷數據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目標解析:
本課是總復習的第三課時,在學生對圖形的運動和數據收集整理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因此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僅在于復習鞏固已有的知識,更側重于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
1。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辨認。
2。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
教學難點: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準備:課件、剪刀,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圖形的運動
(一)回顧整理,梳理知識。
1。關于圖形的運動,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動手剪一個對稱圖形,并指出它的對稱軸。
3。利用手中的圖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體會區別。
(二)動手操作,溝通聯系。
1。猜一猜、想一想
(1)出示:
猜一猜:按照畫的痕跡去剪,打開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怎樣剪出來?先怎樣折,再怎樣剪?
(3)你會做風車嗎?(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出示制作步驟)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組四人合作,組長自己設計一個圖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選其中一種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組內交流。
3。說一說,描一描
(1)在你剪的圖案中,有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并用彩筆描出它的對稱軸。
(2)全班匯報,復習對稱。(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轉現象嗎?
(小花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也可以看成圖形的平移;笑臉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又可以看成圖形的旋轉;風車則是物體的旋轉現象等。)
(三)聯系生活,完善認知。
1。 出示:
2。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轉現象嗎?
3。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平移和對稱現象,并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回顧和復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平移和對稱現象,發現平移和旋轉的不同之處,溝通其與對稱之間的聯系,最后走進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溝通圖形的變換與生活中的物體運動的關系,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復習數據收集整理
過渡:同學們,剛才你們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對稱現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現象,還有的找到了旋轉現象,以你們記錄的第一條為準做一項調查。
(一)收集整理數據
可以怎樣收集全班同學的數據?(舉手、畫正字等)
(二)記錄分析數據
1。根據上面調查的結果設計統計表,記錄數據。
現象 | 對稱 | 平移 | 旋轉 |
人數 |
|
|
|
2。分析數據
(1)從統計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過這次調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設計意圖:結合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統計本班學生在生活中找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一方面復習鞏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統計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9題。
鞏固復習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2。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0題。
鞏固復習平移、旋轉現象。
3。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1題。
鞏固數據收集整理。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以及整理分析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圖形的運動與數據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小小設計師(機動)。
要求:
①畫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基本圖形。
②根據你畫的基本圖形,運用平移、旋轉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③跟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設計的。
④集體交流,展示自己設計的圖案說說設計過程。(實物投影)
【設計意圖:復習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在交流收獲中自我評價。同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創造美麗的圖案,在創造中感受圖形的變換之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意識。】
【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總復習》教學設計04-06
拼音總復習教學設計09-08
總復習2的教學設計07-04
分數總復習教學設計06-22
拼音總復習教學設計09-02
《總復習》教學設計范文07-30
語文總復習教學設計10-20
《總復習—統計》教學設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