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赤壁之戰》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5 18:53: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上冊《赤壁之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六年級上冊《赤壁之戰》教學設計

  1.使學生懂得赤壁之戰,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時地利,揚長避短。

  2.理清課文的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赤壁之戰的全過程并從中悟出赤壁之戰雙方勝與負的根本原因。

  2.理清課文的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了解赤壁之戰的全過程并從中悟出赤壁一戰雙方勝與負的根本原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赤壁之戰的時代背景。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理清課文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赤壁之戰的時代背景。

  (二)理清課文的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時代背景。

  《赤壁之戰》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編而成的。哪位同學知道三國是哪三國?他們的首領各是誰?

  (三國是魏、蜀、吳。他們的首領分別是:魏是曹操;蜀是劉備;吳是孫權。)

  三國是怎樣形成的呢?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了黃河流域之后,雄心勃勃,想進一步奪取長江下游孫權的地盤。當時曹、孫雙方力量對比懸殊,面對強大的曹軍,孫權聯合沒有地盤的劉備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與曹軍交戰。課文講的就是這次戰役的故事。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之一。這一戰局不僅改變了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也為后來魏、蜀、吳三國成鼎立局勢奠定了基礎。同學們,你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赤壁這個地方在哪里?交戰雙方是誰?他們為什么要打仗?結果怎么樣?)

  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首先我們來聽一遍課文的朗讀錄音,找一找課文中是誰和誰在打仗。

  帶著問題聽錄音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率領的80萬大軍和周瑜的3萬兵士作戰。)

  周瑜是孫權的部下,東吳軍中的水上大都督。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攻打東吳,在赤壁這個地方被周瑜率領的東吳軍打敗。赤壁之戰寫的就是這件事。作戰雙方力量懸殊那么大,曹軍為什么會敗呢?我們認真學習課文之后,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辨字組詞

  指導學生討論字的間架結構和字義,然后組詞。例如:渡字的部首是氵,說明這個字與水有關系,它的字音是右半部分的字音度,這個字的意思是:從這一岸到那一岸。用這個字組詞可以是(渡口)(渡船)(渡過)(渡江)等。

  率(率領)(輕率)(率兵)(表率)

  遣(派遣)(消遣)(調兵遣將)

  策(計策)(對策)(策略)(決策)

  盔(頭盔)(盔甲)(丟盔棄甲)

  3.或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抵擋:抵抗的意思。

  相持:各不相讓。

  自不量力: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量,估量。

  計策:對付某種情勢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

  定睛:集中視線。

  波浪滔天:形容水面上波浪極大。滔,漫、充滿。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失去信用。

  調兵遣將: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調,調動。

  無心應戰:沒有心思跟進攻的敵人打仗。應,應付。

  丟盔棄甲:形容打仗狼狽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時用來保護頭部的帽子,多用金屬制成。甲,用皮革或金屬做的護身衣服。

  纜繩:拴船用的粗繩子。

  號稱:名義上是。本課的意思曹軍說是80萬,實際上遠沒有那么多。

  相持:雙方堅持對立,互不相讓。

  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幔子:為遮擋而懸掛起來的布、綢子等。掛在屋內的帳幕。

  鼓聲震天:古時候打仗,擂鼓表示進攻。這里形容鼓聲非常大。

  3.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教師范讀課文,然后找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的結構。

  課文主要記述了曹操率軍攻打東吳,因為兵士坐不慣船,就把船用鐵索連起來,周瑜采納了黃蓋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計策,火燒了曹操的戰船、軍營,曹操大敗而逃。

  這篇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但又不能死套起因、經過、結果這一固定模式。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課文做具體的分析。課文在起因之后,經過之前,這一部分是戰前的準備,應該單獨畫為一段。經過和結果同屬火攻一仗的全過程,不能分開。按照這樣的分析,本課應該是這樣的順序:①戰爭的起因,②戰前的準備,③作戰經過和結果。因此課文應該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曹操率軍南下想奪取東吳的地方,東吳的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與曹軍隔江相對。這是赤壁之戰的起因。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講曹軍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用鐵索把船連起來練兵。黃蓋根據這些情況,向周瑜獻計用火攻打敗曹軍。這是雙方的戰斗準備。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講黃蓋假意投降,駕火船燒曹營,大敗曹軍。這是火攻一仗的全過程。

  (三)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六年級上冊《赤壁之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語文《赤壁之戰》教學設計08-05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07-15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06-10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02-01

《赤壁之戰》的教學設計12-18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12-18

關于《赤壁之戰》教學設計07-23

《赤壁之戰》的教學設計范文06-29

《 赤壁之戰》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网性爱视频 | 日本免费看片尤∴ |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 亚洲综合不卡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